疫情過後,離婚率報復性增長為哪般?

作者及來源:楊斌Voice

疫情過後,離婚率報復性增長為哪般?

一場疫情,一段史上最長春節假期,使得國人從未有過如此集中的居家時間,因此很多的需求也就被束縛了。當初有人預測,等疫情解封后,將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浪潮,目前來看,顯然這方面是不夠明顯的。反倒是,從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我看到了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報復性增長的離婚率。

說起這個話題,其實還蠻沉重的。這場疫情,促使太多人離婚,太多家庭分崩離析。變了,不合適了,不想在一起了,當初滿心歡喜的婚姻,為何如今只剩下“算了呢”?

綜合網上的資料來看,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本身就準備要離婚,只是因為疫情耽擱了,復工之後就出現了扎堆性離婚的現象。第二,這個就有點逗了,是因為在家實在無聊得慌,就翻閱對方手機,不曾想就發現了某些人出軌的證據,那隻能離婚了。第三個,也是這次離婚率暴增的主要因素,夫妻之間因為長期在家生活,日夜相處,摩擦頻繁,最後三兩個不愉快就說拜拜了。

前兩個原因,都是在可理解的正常範圍內,就不多說了,我們重點看看第三個。要說這第三個原因,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因為從反饋的情況來看,所謂摩擦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諸如“順手把衣服搭上了椅背”,“出門忘帶垃圾”,“發朋友圈所有人都點贊,他看都沒看”,“他對我越來越沒有耐心”,“老公睡覺打呼嚕”,“窩在沙發上聊天打遊戲”,“把襪子放進洗衣機”,“早上10點還不起床”,“吃完飯後,水池裡一堆的鍋碗瓢盆不洗”……

疫情過後,離婚率報復性增長為哪般?

你說,就這些事情,至於逼到要結束三年、五年甚至七年的婚姻嗎?平時都生活得好好的,現在竟然連一個多月都無法克服。其實,問題的關鍵也就出在這一個多月上。

因為疫情,都在家隔離,同在一個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原本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以前由於工作忙,沒空解決,或者被淡卻了,這次突然慢下來的生活節奏,讓所有的問題都迅速生根發芽,集中爆發。正如有網友說得好,疫情不是離婚的根本原因,它只不過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場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它照出了很多人真實的婚姻關係,讓原本相愛的人更加相愛,讓原本隔閡的人快速分離。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牙齒時間長了還會咬到舌頭,夫妻之間過日子,哪有不磕磕絆絆的,小吵小鬧都是很正常的,可動不動就離婚也不太合適。古人云“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離婚畢竟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所以決定之前還是要考慮清楚的,不能因一時衝動,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悔恨。

在離婚群體中,大多是年輕人,但終歸是成年人,他們當中很多對婚姻的認識卻是不足的。在開始選擇一段婚姻生活的時候,往往還沒有形成對婚姻的客觀認識,對婚姻“兒戲化”,導致結婚快、離婚也快。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自主性,所以在家庭矛盾中,她們扮演的角色,不再是那個忍氣吞聲的人,如果感覺對對方不滿意,她就會主動與男方離婚。當然了,從社會進步的意義來講,這肯定是好事。

另外,如今的社會,單身人士的自由度越來越高,像相比於兩個人過日子,一個人生活反而顯得隨性自如,沒有那麼多束縛,這也是很多人結婚後,一遇到小問題又選擇離婚的原因。凡此種種,都可能導致婚姻中的兩個人,一旦出現小摩擦、不愉快,就會關係緊張,甚至走向分離。

由此可見,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婚姻關係還是挺脆弱的,這就更需要大家悉心呵護。其實,緩解夫妻摩擦的辦法也不是沒有,比如說,在疫情居家期間,有的夫妻就各自發展自己的愛好,女方學畫畫,男方就專注於背自己的古詩詞,這樣出現碰撞和矛盾的機會就少了。

常言道“距離產生美”。有時候,隔一個時間、空間,反倒能產生別樣的感覺。即便是是結了婚,也別24小時膩在一起,否則遲早會有審美疲勞的。什麼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古往今來,多少動人的情感,都產生自這種距離之美中。不遠不近,若即若離,若有若無,其中的道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距離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浪漫,同時也考驗著我們的愛和誠意。關於夫妻關係,關於婚姻保鮮期,是需要智慧打理的,張弛有道,只有找到彼此最合適的距離,才能將幸福進行到底。

最後,希望所有離婚的、準備離婚的,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過的,我想只有你學會了、懂得了婚姻這其中的奧秘,才能守得住眼前的或把握未來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