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谈到学校教育的作用,第一反应肯定是学习知识啊!这还用说?

哪个学校的招生宣传都不能少了课程设置,教学特色和升学率,都得强调孩子在我们学校可以学得多、学得好。

近几年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名师资源极大丰富,还有各种人工智能的辅助手段,能根据每个孩子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更精准的教学匹配。

在线教育教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效率比传统课堂模式有很大提升,却并没有让学校关门。

疫情期间的全民网课遭到疯狂吐槽,让更多人意识到,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学校教育无法被在线教育完全替代。

01

不上学更突显学校的重要性

这些天孩子们一直呆在家里,在充斥着懒散、无聊、聒噪的日子里,让斗智斗勇的大人们(比如我)对学校充满怀念,愈加认识到

学校真是个解放家长的理想场所。

学校提供了一个安全且规则明确的环境,能名正言顺地给孩子们找点事情消磨时间、释放精力,至于顺带着学点儿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这两个多月的网课,作为家长也更加理解了老师们的辛苦。

每天面对家里一个两个娃,已经头大到不行,一天总有十几次忍不住想嘶吼,三四回想把娃扔出家门。

而老师们每天要面对四五十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每个人叽里呱啦说上一句话,听得脑袋都要嗡嗡作响了吧。

在学校工作多年,我很清楚,老师们大都喜欢文静听话、看起来“稳当”的孩子,主要原因是省心、比较好管理,这是人之常情。

活泼乃至有些调皮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错,但客观上会增加老师和学校很多的工作量。

在这里,诚挚呼吁家校之间多些相互理解和包容。

家长们要明白,保持孩子个性必须在遵守规则、减少别人的麻烦和打扰的大前提下,但学校也应该认识到,为了管理省事方便,过度追求整齐划一,很容易矫枉过正。

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02

学校是未来社会竞争的预演

懒惰、享乐、随心所欲都是人的天性,如果每天只需要面对轻松的、有趣的事,自然是开心快乐,但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总有些无聊的、枯燥的事情不得不去做。

学校教育模拟的就是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社会环境,面对不喜欢而又不得不做的任务,如何做到全力以赴。

最近陪我们家小朋友背课文,老师要求不能卡顿而且一个字都不能错,一遍两遍根本做不到,孩子急得直哭,但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完成。

背得再熟练,过上一段时间都会淡忘,所以背课文的意义不在于记住那篇课文本身,而是踏踏实实、耐下性子、一遍遍重复的过程,让孩子体验到人生无捷径,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而获得的巨大满足感。

除了满足感还有挫败感,以我多年做学生评估的经验,想取得拔尖的成绩,仅靠努力是不够的,当然成绩也不能代表一个人全部的能力。

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校教育中的某些挑战,可能对某个人来说,就是怎么样都无法做到最好。

这一过程是在帮助孩子们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学会坦然接受、尽力而为。

比如我是个“体育渣”,经常庆幸高考不用拼体育,但没天赋不代表可以放弃。

认真对待体育课和各种练习,至少可以达到中等程度,各种评比不至于被体育拖后腿。

自己有孩子之后,更是对体育从小抓起,最近发现中考高考趋势,体育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看测试成绩,平日锻炼的态度和参与度都很重要。

学校教育是孩子步入社会前的重要环节,学校的群体环境可以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要知道未来的社会竞争是多元化的,学会扬长避短,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看到无数的孩子,因为一刀切的“唯成绩论”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从而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这是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值得反思的地方。

也有很多幸运的孩子,因为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散发光芒,我觉得这才是学校教育最有意义、最令人欣慰的价值所在。

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03

学校就是现实社会关系的缩影

疫情期间不能上学也不能出门,孩子们每天面对的只有家人,特别容易感到焦躁、厌倦和无聊,即使学校里吵吵嚷嚷,要上课、考试、写作业,还是让人想念,特别是想念小伙伴们。

社会性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人需要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

学校的集体生活能帮助孩子们寻找自我价值,建立与他人和外部世界的联结,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结交朋友,也可能遇到讨厌的人,不仅会感到开心快乐,还可能会面对嫌弃、嫉妒、挑衅甚至是霸凌,但这些何尝不是未来面对复杂社会关系的考验?

我曾经听到一个外向活泼的低年级孩子说:“XX老师不太喜欢我……”我心头一紧,然后他说:“我在课间和午休时候抓紧写作业,老师就会高兴,还有考试成绩好,老师就会更喜欢我一些……”

孩子是何其敏感的生物,老师即使没说什么,他们都能感受到。

我见过多少青春期的学生,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走上某个学科方向,或者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放弃一门功课。

都说“择校不如择师”,学识和教学水平固然重要,老师的品德、修养、人生态度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更重要的。

学校除了老师,还有“同伴效应”

为什么说“生源才是名校的生命线”,择校也好,入学考试也罢,表面上筛的是成绩,除了小部分智商因素,更多的是由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品格修养等软实力。

身边同龄人的示范作用,有时候比起老师家长还要大。

与其说教育塑造人格,不如说环境风气更能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现在一些偏僻地区的新学校建得越来越好,而很多老牌热门学校处于拥挤的老城区,硬件条件一般,但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给予职高各种优惠政策,家长们还是尽可能让孩子挤进普高……原因不言而喻。

最近热议的“公民同招”政策,重点也是放在平衡生源上,但真的能做到每个学校都一样么?就像我之前分析过的,学费依然是生源的门槛。

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04

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前提

近十年在教育行业,我经历了三所知名私立学校,家校沟通始终占据着工作的重要部分。

无数案例让我深深感受到,家长和学校经常处于不同视角和立场,如果缺乏足够的信任,误解、矛盾就会随之而来。

曾经有个经常跟学校沟通的热心家长代表,后来自己开办了教育机构,她跟我感慨:现在才知道,处理家长们的意见建议是多么繁琐复杂的工作,你们做学校太不容易了,现在谁说学校一句不好,我都跟他急。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甚至会超过家庭生活,所以家长认同也好,不满也罢,都无法否认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无可比拟的作用。

世上没有完美的学校,择校的时候不要人云亦云,要考虑家庭和孩子的需求,做出清醒冷静的判断。

孩子在家学习2个多月,我终于理解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随着疫情好转,相信大多数家长跟我一样,期待着鸡飞狗跳的生活早日回到正轨。

各个学校已经在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着开学演练和物资准备,学生们重返校园指日可待。

度过这个史上最漫长寒假之后,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还是那句话,选课找春华,少花冤枉钱!

我是春华老师,家长身边的课程测评师!你的朋友圈需要一个像我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