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沙城是一個姓雷的人給發展起來的

在歷史上的沙城,最初只不過是幾戶姓雷的人家組成的小村落,位於懷來縣東堡街東頭路北處,人稱"雷家堡"。至元代也不過是幾十戶的小村莊。 明朝,實行"移民屯田"政策,由山西省洪洞等縣的百姓移到懷來。"雷家堡"人口有所發展,村子有所擴大。 明景泰二年(1451)用三合土(粘土、沙、白灰)築起了東、中、西三座城堡。東 堡將"雷家堡"整個圈了起來, 從此雷家堡改名為"沙堡子"。 明隆慶三年(1569), 又用城磚包修了城門、城上垛口及部分城牆,並改名為"沙城堡"。 民國時期高"沙城鎮",城區內只有兩條狹窄的街道,人口也不足8000人。1948年設沙城鎮,1958年建公社,以後,建制多次變更,1984年復設鎮至今。

原來沙城是一個姓雷的人給發展起來的

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改稱新保安,沿稱至今,並築周長1420丈,高3.2丈城堡一座。明萬曆年間補建四樓三門,城內十字街心建有鍾閣一座,上書"鎖鑰重地",成為該城獨特的景觀。新保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京衛要塞之所。解放戰爭中平津戰役總攻的序暮從這裡拉開,國民黨35軍1.9萬人被殲於此,"新保安"三字由此載入《毛澤東選集》等歷史巨捲成為古城歷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充分發揮資源地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走出了一條多輪驅動,多業並舉的經濟發展路子。三十年來,該鎮經濟收入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原來沙城是一個姓雷的人給發展起來的

文字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