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这两天,一条关于”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

“的新闻在家长圈炸了锅!

具体是,教育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了“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的内容。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发布一天多的时间,到今天为止已有将近5亿人关注了这件事,3万多条讨论。

虽然“幼儿园不该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该超前教育”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

这次被这么正式地提出、

上升到法律层面

,还是第一次。

一连翻看了几十页的评论,满屏都是爸妈们的焦虑。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从评论中可以总结出,爸妈们担心的问题主只集中在这几点:

1.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进度太快,甚至有些小学直接默认为提前学过,“零起点”进小学会让孩子和家长非常被动。(因为是学前教育法,不可能要求小学放慢教学速度。)

2. 如果不想零起点入学,幼儿园又不教,那就只能自己去找校外机构学了,无形之中给家长增加了腰包和精力上的负担

那么,

这些问题真的会发生吗?

我特意

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官方公众号上

找到了这份征求意见稿查看了全部内容。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的确找到了这条列为“禁止行为”的提议。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但看完全部内容后,我觉得

当爸妈的有这么多的焦虑或许是对草案误读了

提案代表是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先进的理念和推动改革的意愿,应该点赞才是!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大家的焦虑源于误读:

不得教授小学内容 ≠ 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中,

对幼儿园的保教方式、课程资源有很明确的指引,“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是对幼儿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标准和教育内容,这些若是能执行到位,对咱们的孩子将是非常受益的,我们一起来具体看一看:


1

第三十二条(保教方式)中提出:

幼儿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这可不正是咱们一直在追求的嘛。对于学龄前孩子,更需要注重的是基础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过早地引入不符合年龄段能力的知识,反倒会破坏他们的思考能力。

比起小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一份PPT,几本教材,几张练习册,要做到“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其实是对幼儿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福会托儿所所长方玥就曾对当下的教儿园教育表示过忧虑: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学会主动学习,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不断地放到培训机构学习,这种学习是被动的,习惯了长久以往的“被动学习”,孩子可能会缺乏学习主动性,觉得学习只是为了爸爸妈妈,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

第三十三条(课程资源)中提出:

幼儿园应当配备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

标准的玩具、教具和幼儿图画书,不得使用教科书。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这条也没法不更加赞同了!

中福会托儿所的方所长同样提到,幼儿园并非一点知识都不学,而是将幼儿园的知识融入在日常的游戏化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不教之教,是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知识浸润在活动中,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自主、自由成长。”

同样是早上9点送进门,下午3点多接出来,教学内容和重点的偏向和转移,多少会要求老师在游戏化,情境化的研发和探索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让学龄前的孩子在玩中学、体验中学,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符合幼儿班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

所以,不教授小学内容,绝不是说就什么都不教、只让孩子傻呵呵的玩,国家明确规定要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

3

第三十五条(幼小衔接)中提出:

幼儿园与小学应当相互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看,并没有说不能幼小衔接,只是更加清晰地界定了“幼小衔接≠上幼小衔接班”,“幼小衔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这正如我们之前也一直和大家分享的,幼小衔接重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对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提高认知和思维能力,这些不是提前抢跑,也不是超越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强行灌输,而是让孩子在富有知识的环境中成长,丰富内心。

要知道一旦孩子的背景知识不足,听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也会影响孩子后面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了“冰川融化”或者“唐朝诗人”的时候,有背景知识的就很容易理解,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学生就会对“冰川”、“唐朝”这些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会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更别说对课程的理解了。

其实在幼儿园3年,老师们设计的每一天的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小学衔接:小班培养自理能力、中班培养社交能力,大班培养学习能力。看似在玩,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培养习惯、具备适应小学的能力。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那些把小学内容搬进大班课堂的幼儿园,看似在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其实对孩子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网上就有一个妈妈这样吐槽(@知乎网友魔镜):

儿子自从上大班以来,幼儿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和数学,而且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儿子大概是接触的慢,有些知识根本吸收不了,也不能理解。现在每天还有试卷,他连题意都不懂何谈做题。

他毕竟是个六岁的孩子,有些内容他真的是不会,可是别的孩子人家都会啊,次数多了我就开始跟他急了。我们之间互相发脾气的次数翻倍的增长。

如果说取消幼儿园学习小学内容,我举双手双脚赞成,我希望这个年龄的孩子享受童年,享受快乐,而不是每天苦哈哈地写作业作业。

将教室布置成小学课堂,以单调的集体授课形式取代自主探索,以课堂教学环境取代游戏化场景,以认识多少汉字和单词作为评价指标,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非常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造成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现在有了法案的明文规定,也是给想用“鸡娃”的方式偷懒或者作为招生法宝的幼儿园敲响警钟,怎么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师的素养才是未来教育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那么,幼儿园如果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到底会教授哪些内容呢?

来看一下幼儿园的教学指导大纲,会发现,幼儿阶段绝对不是不教孩子认知,而是把每一步的学习路径都规划得相当清楚:

在大班阶段,和小学阶段学习直接相关的数学认知、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等,也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到了大班重点是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对书写姿势也有做要求↓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对阅读的规定特别细特别多,可见重视程度↓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教学大纲的目标都能有效达成的话,孩子的学习一定不会差,爸妈们配合着走,完全可以做到心里有底。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或写入法律,家长圈炸锅了...

当然,如果爸妈们还是不放心,觉得一定要有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来确认孩子在幼小衔接上知识的储备量是否够,也可以参考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到的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校长、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卓立

在《欢迎来到一年级》一书里,明确地给大家拉出过的一份清单,大家可以对照下面这份清单,给自家娃做个大致的参考。

一年级新生需要掌握的15个能力清单

1. 9月份开学的时候是否年满6周岁;

2. 在同龄孩子中,显得稚嫩,还是刚刚好,或者沉稳;

3. 能和你一起或者独自安静地看完一本绘本书;

4. 能区分生活中不同的物体,属于球体、长方体、立方体等;

5. 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6. 能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

7. 能数数到20以上(不用更多了),能理解加减法的意思;

8. 知道自己的生日;

9. 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

10. 会从头顶扔球;

11. 能骑尺寸适合的单车;

12. 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13. 能独立完成上厕所的全部过程;

14. 需要的时候,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

15. 需要的时候,愿意和能够求助。

只要清单上大

部分条目孩子在

读小学前

都能做到,读一年级就肯定没问题,即使一开始进展会有点慢,或者遇到阻碍,但最后一定可以顺利克服困难,适应一年级的生活,大家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

卓校长也特别提醒,

这份清单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孩子在开学时有少数几项达不到也没关系,没有人能百分百准备好,但我们可以有个目标,开始尝试着引导孩子。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学前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可逆的,因此,我觉得在幼儿阶段的学习,根据教育部的指导大纲来走,会更科学,更严谨,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切莫盲目、短视、浮躁,那样反而会贻误孩子一生。

最后,大家怎么看待这次的立法草案,评论区可以继续讨论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