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航天的鼻祖,从“万户飞天”说起

作者 | 孙瑞希

01

你知道吗?

人类航天的鼻祖在中国。

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特别喜欢技术发明。在明朝同瓦剌的战争中,大将军班背认为,正是因为万户对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战争取得根本胜利,所以他奏请朝廷让万户到兵器局供职。

班背将军为人耿直,因为得罪了奸臣被革职,并被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中。为了营救将军,万户决定造一只能飞的大鸟。不过,还没等大鸟造出来,班背将军就被人杀害了。

万户万念俱灰,觉得人世间的生活实在是无趣得很,他就开始筹谋着逃离人间,到月亮上去生活。是的,你没看错,是到月亮上生活。是不是脑洞开得有点大?

当时,明朝的火箭技术已经很先进。注意,这个火箭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火箭。

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随着火药的发明,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

接着说万户。

他认为明朝的火箭技术很先进,再加上风筝的帮助,飞行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到月亮上去。万户认真研读班背将军留下的《火箭书》,并让匠人们造飞鸟,又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

一天晚上,月如银盘,万户带人来到一座高山上。人们将造好的飞鸟放在山头上,鸟头对着月亮,鸟尾装有火箭。万户拿着风筝坐在飞鸟背上的椅子上,随着飞鸟尾部引线被点燃,火箭喷火,飞鸟冲向了天空……

结果你们应该猜到了。之后,人们在山脚下发现了飞鸟的残骸和万户的尸体。这个故事就是“万户飞天”。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人类航天的鼻祖,从“万户飞天”说起

万户飞天(图片来自网络)


02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中,人类一直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空间。

1961年4月12日,27岁的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搭乘“东方-K”号火箭,从拜科努尔洲际导弹基地发射升空后,按预定时间进入空间轨道,在太空围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壮举。加加林被誉为“宇宙哥伦布”。

为了庆祝人类太空时代的开始,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定为世界航天日。

人类航天的鼻祖,从“万户飞天”说起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图片来自网络)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人类航天的鼻祖,从“万户飞天”说起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喜悦的民众(图片来自网络))


03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万户的飞天梦,成为了现实。

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有150多个国家成立了宇航局、太空局和航天局。一些航天大国已经将捕捉小行星、太空采矿、太空电站等等作为未来的航天目标。

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对搞科学研究感兴趣,或许可以考虑将来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与航空航天有关的专业。比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等。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航空航天以及探索宇宙等方面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建设航天强国是一项伟大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较长的时间里,依然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康德说:“有一样东西,我对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著有书籍《刻意成长》。17年职场历练,以温和、真诚、接纳的状态为广大来访者解决职业困惑,提升职场适应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瑞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