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我們都知道哲學分為兩大陣營: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又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把主體的主觀精神,如感知、意念等看作是意識世界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則是這些主管精神派生的,是主觀精神的顯現。主觀唯心主義過分誇大主觀意識的作用,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於人的主觀精神。

其代表理論有:陸九淵心學的“吾心即是宇宙”;康德(德國)的“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王陽明心學的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愛爾蘭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等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和基礎。這種客觀精神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物質世界。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物質世界和人類產生之前就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其代表理論有:朱熹的“理在事先”;程頤的“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柏拉圖說的“美的東西是美使它美的”;基督教的“上帝創造萬物”;伊斯蘭教的“真主是萬物的主宰”等。

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就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姬司晨


  • 王陽明乃唯心主義人物,句中的“心外無物”,書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中的對話,王陽明的意思是,只有當人看見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觀照、喚醒花時,花才作為一種有顏色的存在呈現出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離卻我的靈敏,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乃唯心主義的觀點。唯心主義的傑出代表,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一一惠能大師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者都是唯心論。


百般千尋


我認為所謂心外無物,不是說心之外沒有物,而是心之外的物雖然存在,但與我之心沒有關係,存在不存在與我的生命與我的心沒有關係。感知不到沒有關係的物,和沒有有何區別?它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感受,重要的不在於它存在與否,在於是否與我有關聯。

真是不可說,一說不是偏就是錯,或既偏且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