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我們知道陽明先生的心學體系由三個遞進理論支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想要入門“王學”,必須要懂得“心即理”這個基礎觀點。

心即理等同於“心外無物”,為了給學生解釋“心外無物”的觀點,陽明先生舉了個著名的案例——巖中花樹,這個例子記載在《王文成公全書》裡。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但這個例子引起了諸多爭議,後世有不少人認為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

其實是他們誤解了陽明先生,誤解了心外無物中“物”的涵義。我原來也誤解了其本意,對啊,沒有人心,沒有人類,客觀事物照樣存在啊。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客觀物體不依賴人的主觀性而存在。於是我們反駁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實則大謬。

從例子中可以明確,陽明先生所謂的物,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狀態,而非客觀事物本身。

“寂”不是“無”,寂是一種狀態。

《周易·繫辭上》有言:“《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這裡的“寂然不動”意思是停息了心中各種各樣的念頭。但並不是你的思想就不存在了,只是它暫時停息了。

以此類推到巖中花開,由於心的存在,花的存在狀態才由寂變成特定顏色的花開狀態。

我比較贊同浙江大學董平教授的觀點,他認為:心即理的“理”是指事理,而不是物理。心外無物並不是說心外沒有客觀事物,而是說客觀事物的狀態由於心的觀察才得以確定。

所以,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是指事物的狀態決定於人的內心,而不是說事物的本身決定於人的內心。兩者有本質區別,前者與人的主體性有關,後者不依賴人的主體而存在。

那些說陽明先生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人應該仔細研讀經典,而不要望文生義。

準確理解了“心外無物(心即理)”後,再去體會“知行合一”與“致良知”就會容易許多。


方圓故事


  • 王陽明乃唯心主義人物,句中的“心外無物”,書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中的對話,王陽明的意思是,只有當人看見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觀照、喚醒花時,花才作為一種有顏色的存在呈現出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離卻我的靈敏,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乃唯心主義的觀點。唯心主義的傑出代表,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一一惠能大師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者都是唯心論。


百般千尋


我認為所謂心外無物,不是說心之外沒有物,而是心之外的物雖然存在,但與我之心沒有關係,存在不存在與我的生命與我的心沒有關係。感知不到沒有關係的物,和沒有有何區別?它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感受,重要的不在於它存在與否,在於是否與我有關聯。

真是不可說,一說不是偏就是錯,或既偏且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