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曾經垃圾成堆、臭水橫流,如今高樓林立、環境整潔……櫛風沐雨60餘年,只有0.22平方公里的秦淮區五老村街道樹德里社區,已成為鄰里和諧相處、街坊互幫互助、面貌煥然一新的“都市花園”。

曾經的“苦惱村”,如今的“幸福地”

秦淮區三條巷25號,在蔥蘢綠意的掩映下,一棟兩層高的民國建築,在春日裡訴說著滄桑。這裡是五老村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也是江蘇省第一座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紀念館前的一座群雕,重現了1960年12月22日周恩來總理考察五老村時的情景。這裡的愛國衛生運動,得到過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讚賞。

據紀念館講解員介紹,五老村曾被稱為“苦惱村”,當時這裡臭水溝和臭水塘縱橫交錯,附近巷子裡的垃圾也都倒在這裡,到了夏天,就是蒼蠅蚊蟲的大本營。1952年,五老村發動10萬多人次,填平了全村大小37個汙水塘、2條70多丈的臭水溝、29個糞坑,搬走了積壓數十年的上千噸垃圾,移植了1萬多株花木……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爬上爬下、伸臂彎腰,對樓道、院落、車棚等衛生死角開展全方位大掃除,這在樹德里社區已是常事。”環境整治提升月”活動以來,社區已經清理了37處衛生死角,處理了151根“飛線”、清理了53個車棚。群眾參與,共建共享,鄰里關係更加和諧,樹德里社區成了生活的“幸福地”。

“社區有方案、有計劃、列菜單式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居民主動參與進來,效果很好。”樹德里社區主任王照怡說。

“老破小”變身,新家園賞心悅目

曾經的樹德里社區,有著“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煙火氣息,如今更增添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優美怡然。

樹德里社區一共92棟樓、3000多戶居民,老年人居多。老舊小區生活味濃,隨著時間的流逝,卻逐漸變得“老破小”。2016年出新頭條巷,2017年出新二條巷,2018年出新三條巷……連續3年的小區出新,讓破舊的樹德里社區重新恢復了光鮮。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二條巷33號小區的院子裡,盆景錯落有致,放眼看去春意盎然,呈現出勃勃生機,這是居民自己在裝扮家園。

居民樓外立面重新粉刷了油漆,樓道安裝了智能單元門,坑窪路面整修成平整的柏油路……從三條巷走過,路邊白牆上的一幅幅藝術畫,不少出於居民之手,充分展現了社區文化,令人賞心悅目。

“老舊小區出新之後,環境變好了,健身設施也多了。”朱金紅在二條巷1號已經住了40多年,見證了樹德里社區的變遷。如今,她經常在樓下的小廣場健身,和老鄰居聊家常。今年,樹德里社區還將引進“紅色物業”管理模式,為老舊小區的發展保駕護航。

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精神生活

“相知無遠近,唯德自成鄰。”在樹德里社區的玻璃牆上,這句話格外醒目。引導居民樹品德,提升社區整體素質,離不開每一個樹德里人的盡心盡力。

愛音合唱團、銀鈴舞蹈隊、社會媽媽關愛團…… 在樹德里社區,依託網格化社會治理平臺和社會組織,為居民精心提供居家養老、文化休閒等社區服務。

“居民之間彼此瞭解、互相幫助,自然就成了鄰居。‘五老村精神’一直在傳承,人人動起手來,家園自然更美好,在精神生活上也是如此。”王照怡說。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行走在樹德里社區,常讓人感受到溫暖。這裡,有為特殊家庭中的未成年人開展心理慰藉和物質資助的“愛心媽媽”,有定時定點免費為社區居民服務的“煒民義診室”,還有一支志願為民服務團隊,為居民維修水電、理髮、縫補衣服……

樹德里社區緊盯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點滴變化,時刻在提升生活幸福指數。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用自己的方式為社區盡力,共同打造“都市花園”。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老破小”的變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