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最近,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一條好消息: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天,我國337個城市日均空氣質量全面達標。

  有小夥伴感到疑問,空氣質量達良很正常呀。其實,這是2013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不含港澳臺)337個城市首次“集體達標”,是個歷史性的突破。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今年世界地球日,全國337城市空氣質量指數全部達標)

  濟南的朋友,是不是感覺“泉城藍”也多起來了呢?從霧霾最容易湊熱鬧的秋冬季說起吧,最近生態環境部還公佈了一份成績單,是說2019年到2020年秋冬季,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有沒有完成目標,要列出來“排排坐”啦。

  努力治霾的濟南,完成了目標任務:PM2.5改善9.5%,比4.5%的目標加了“量”;同比打掉1個重汙染天氣的目標也超出預期,實際上幹掉5個重汙染,所以是不是感覺剛過去的秋冬季,沒有過去那麼纏人的霧霾天呢?

  說到這裡,咱只提到了上個秋冬季的濟南空氣,進步了。那麼濟南“氣質”是不是真的變好了呢?

  咱先看看最近三年的數據: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2017年,濟南市四項汙染物濃度可吸入顆粒物(PM10)131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6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49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相比,PM2.5改善27.0%,良好率提高了12.9%。與2013年相比,上述汙染物分別改善34.5%、40.9%、72.9%和21.0%。

  2018年,還是上述四項汙染物濃度,分別111、53、18、47(單位都是微克/立方米),PM10、PM2.5、SO2濃度同比下降13.3%、18.5%、28.0%,二氧化氮濃度基本持平。空氣質量優良率52.0%;重汙染天數17天,比上年減少1天。

  2019年,四項汙染物濃度則分別為103、53、15、41(單位都是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82天,良好比率49.9%;重汙染天數9天,重汙染比率2.5%。

  但別看是“微克級”的進步,但付出的可是“愚公移山”級別的努力。

  隨便說幾個治霾面臨的“大山”: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2018年濟南PM2.5源解析結果)

  工業結構型汙染仍然突出。火電、鋼鐵、焦化、水泥、石化等重汙染行業齊全,產業結構徹底轉變仍需時間。長期以來,農村和城鄉接合部冬季採暖燃煤散燒對大氣汙染偏重。

  城市揚塵汙染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在城市建設、發展的關鍵期,城市揚塵汙染來源廣泛,加上揚塵管控存在難定量、易反覆的特點,汙染貢獻突出。

  機動車排氣汙染負荷逐年加大。2017年,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就突破了200萬輛,到了2019年,更是突破了285.53萬輛,排成隊能繞赤道1/3圈,機動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等等汙染更是少不了。

  以臭氧為代表的複合型汙染問題凸顯。揮發性有機物作為臭氧的前提物,它的來源太廣了,隨著顆粒物濃度的逐年改善,複雜的臭氧問題凸顯……

  說起來都是淚,“壓力大山”就不細數了。

  “先天條件”糟糟的濟南,卻在不經意間“氣質”大升,成為美美噠的“網紅城”。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藍天白雲“不經意”刷屏的背後,其實是濟南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刮骨療毒”,就拿最近三年來說,治霾的舉措說上三天也說不完,只好簡單地找幾條來分享一下:原來我們的城市,這樣的努力。

  優化產業結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別說是霾這個伴隨著人類生產活動就開始的產物。產業結構調整也不是一朝一夕間。

  時間追溯到“十二五”期間,濟南淘汰了鋼鐵、水泥、電解鋁、焦炭等四大行業落後產能910萬噸。

  在2014年,濟南東部老工業區列入全國首批21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涉及90家工業企業,計劃搬遷改造企業62家、就地升級保留28家。到了2019年,濟南累計完成搬遷改造企業76家。

  2017年,濟南市“小散亂汙”企業清理取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按照“綜合施策、分類處置”的原則,完成7190家“散亂汙”企業治理整頓。

  2019年,對這些“小散亂汙”開展“回頭看”,嚴防死灰復燃。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濟南淘汰中小燃煤鍋爐資料照片)

  優化能源結構

  2017年時,濟南市清潔化民用生活燃煤推廣工作已實現全覆蓋,全市55.61萬戶燃煤取暖居民清潔化治理率已達到95.6%。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同比壓減117萬噸,超額完成濟南市煤炭總量控制任務。這一年,列入任務清單的323臺、1605噸35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淘汰,94臺、14960噸35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濟南市在完成35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和低空排煙設施取締的基礎上,繼續組織排查,避免出現反彈。

  2019年,濟南市平原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進攻堅指揮部成立。全市完成城區清潔取暖面積1651萬平方米、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戶數15.12萬戶。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

  一輛重型柴油車單位里程排放量約為同等階段輕型汽油車的150倍。在200多萬輛機動車中,老舊柴油車是個大重點。

  近年來,濟南持續開展老舊柴油車報廢更新,在全省率先開展老舊柴油車報廢更新資金補貼,截至2019年底,累計報廢老舊柴油車3.5萬輛,兌付資金3.65億元。

  早在2017年10月1日起,濟南各加油站就得開始供應符合國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從2019年度的檢查來看,不合格樣品全部立案查處,罰沒款31.9萬元,沒收不合格車用油品8700升。

  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警部門處罰、城鄉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仨部門密切配合,聯合打擊冒黑煙、超標排放車輛上路,這也是有時候你看到大半夜街頭他們“哥仨兒”也在那兒測尾氣的原因。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別以為不是“四個輪”的汽車就可以為所欲為排黑煙了。“挖掘機”排放問題也被規範起來。2019年,全市共採集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12822臺,核發環保號碼12481個,其中安裝遠程定位裝置4294臺。

  再來舉幾個創新治霾的做法吧

  將監管與責任落實有機結合,全市161個鎮(街道)空氣質量(PM10)進行月度、季度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實施資金獎懲和約談措施。

  開展出租車走航監測系統建設工作,並將市區道路劃分成1021條路段,利用出租車走航數據,每月對全部路段進行紅、橙、黃、綠分類,並據此進行資金獎懲和綜合排名。

  全面感知全市主要環境質量要素、汙染排放要素和環境風險要素,動態監控、科學預測和靶向治理汙染,隨著濟南的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的建成,政府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智慧環保大格局也在漸趨成熟。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電量在線監控展示界面)

  2019年,全市300餘家企業和40餘家餐飲油煙單位建成環保電量在線監控系統,建立了企業、區縣、市級三級報警聯動機制,提供了一種非現場執法的新手段。

#濟南城事#濟南的藍天多了嗎?這三年的數據告訴您

  儘管濟南在治霾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也取得了可見的成績,但這仍然不是放鬆警惕的時候,汙染物們依然在考驗著城市管理者們的治理智慧,考驗著一座城的居民,是否在參與“共治共享”。

  當前,濟南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依然偏重、運輸結構偏公路未得到根本解決。受工地點多面廣影響,揚塵汙染依然顯著。受機動車保留量逐年增加的影響,移動源汙染也在日益凸顯……

  然而,我們做好準備了,為了泉城藍天再多一點,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每個人都是堅不可摧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