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消費券,購買的都是你的智商稅

所有消費券,購買的都是你的智商稅

我有消費券,但我不用

(一)小學算術題

首先,讓我們來做一道簡單的小學算術題。

疫情過後,為了刺激本市的經濟發展,武漢向市民投放了5億消費券,只要在武漢的人都可以去搶券。

那麼問題來了,平均每個市民,能搶到多少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武漢大約有多少人口。

根據大多數可靠與不可靠的信息來源,武漢的戶籍人口大約900萬,加上其他的常駐人口500萬,總共約1400萬。

做一下簡單的除法:5億÷1400萬=35.71元。

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武漢的居民,理論上可以平均享受到35.71元的消費優惠券。

但注意,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這道題目存在於現實中,而生活,可不是算術。

而且,這30多可不是一次性給你的。

事實上,這個搶券活動從四月持續到七月,一共9周9次,每週四開搶~~

劃重點,週四開搶。

週四是什麼時候呢,工作日,大家復工之後,公司一地雞毛,本來就忙得不可開交,哪裡有心思去搶什麼消費券呢。

當然,那些因為疫情失去了工作的,當我沒說。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真的失去了工作,給你多少消費券,你也沒消費的興致了吧。

再算算,每人每週平均可以得到多少:35.71÷9=3.96元。

對,你沒看錯,不到四塊錢。

再次強調,這只是理論上的,事實上,不可能這麼平均,有人可能四塊錢都搶不到。

但即便真的恰好平均,一週也只有4元,這個在武漢,好一點的地方,一碗過早的熱乾麵都買不起,你唯一買得起的,只有兩次吃虧,兩次上當。

這還不算,最坑的是這個消費券淘寶不能用,京東不能買,拼多多不認識,甚至連美團都.....你必須去實體店購物。

是的,你必須去實體店。

你必須在湖北武漢,這個曾經的全國重災區,現在確診清零,但無症狀感染者,依舊一息尚存的地方,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躬親蒞臨,一個人流可能會很密集的場所購物。

當然,人流密集也許只是想象,畢竟與嚮往自由的金髮碧眼來說,中國人向來都是理智且惜命的。

也但願如此。

最後,有人算過,如果你是那萬里挑一的幸運兒,你將可能獲得600+,當然絕對不會超過700,但別急著高興,你要花完這600塊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你必須花費真金白銀5000以上(一直覺得滿減就是一個巨坑)

第二,第二,你必須去實體店10次以上(有這個心氣你咋不直接去紐約呢)

說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個消費券沒有那麼香了。

(二)雙11、雙12、618

突然想起了最近國際互聯網上很火的一個問題,同樣發生了疫情,歐美和日本幾乎都會去商場超市搶購衛生紙,為什麼中國當初就沒有?

很多視頻和文章,從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做出了詮釋,說得都很有道理。

但歸根結底,真相只有一個,中國人不是不買,不是不屯,而是之前就已經買夠了。

在什麼時候呢?

答曰:去年雙十一。

是的,每年的雙十一,很多人把下一年需要用到的衛生紙都買回了家。

然後,下一個雙十一,週而復始。

其實,這件事情,本身不算什麼問題,畢竟,衛生紙屬於“肛需”物資,只要不受潮,保質期很長,用到第二年,完全沒有問題。

但,你買的,僅僅是衛生紙嗎?

時至今日,有多少人在雙十一,為了淘寶湊單,天貓補件,買了並不喜歡的衣服,並不實用的物件,並不可口的零食,而最終他們的歸宿,不是被束之高閣,就是被扔進垃圾箱。

又有多少人,能理直氣壯地說一聲,自己從來沒有因為衝動購物。

很遺憾,本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只有在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才回去看淘寶,翻京東,平時基本也不會看有沒有大牌打折的消息。

我跟我同學說了這個,然後就被他鄙視了。

說你還是不是年輕人,連衝動消費都沒有過,你現在就過上了老人的生活了嗎?

老人不老人,不知道,但作為一個80後,中年危機是現代進行時。

但我覺得,這些和老人無關,和80後無關,和中年危機更沒有關係。

我生來便如此,勤儉那是早就刻在骨子裡的東西,小時候,一件寬大的舊衣服能穿好幾年,也並不會因此而感到自卑什麼的。

其實我覺得,倘若再往前個幾十年,中國大地上,應是人人都如此的,然而,如今時移世易,此風不再被提倡,經濟流動性,內需之說,被越來越多的提及。

但這句話,本質上應該更多的講的是大企業級資金的流動,至於日常消費,對於內需的作用,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曾經在網絡上說到理想,很多人說,小時候希望中國每個人給自己一塊錢,這樣大家的生活都不會受到什麼影響,但自己卻一夜之間成為了億萬富翁。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

但我們也要明白,這個數字,對於個人來說,肯定是大破天際了,但對於一個大的市場環境來說,卻並非如此,譬如,這個錢,如果投到美國華爾街去,可能一個水花都不會濺起。

上月美股四次熔斷,那次增發掉的資產,不是它的成千上萬倍。

中國市場,自然比不過美國,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內需問題錯綜複雜,真的不是你每年多去淘寶購物幾次就能夠有幫助的。

誠然,你消費一次,對國家絕對是有利的,只是這個好處並不大,然而,對你的壞處卻是不言而喻的。

於個人,你養成了一個壞的習慣;

於家庭,你減少了儲備的資金;

於子孫後代,你做了一個反面的教材。

所以,雙十一,雙十二,618,淘寶,京東,拼多多什麼,你打你的折去吧,與我何干?

(三)看直播帶貨的正確姿勢

然而,即使你逃得過馬雲和劉強東,你也逃不過薇婭和李佳琦。

去年,直播帶貨大火,造就了這兩個神話般的人物,而各路明星大佬的紛紛加入,更是將這個行當直接推向了巔峰。

似乎你不瞭解直播帶貨,你就沒有在2019年生活過。

但,我又要潑一盆冷水了。

很多人都看過這兩個人的直播,很多人甚至一場不落,但其實他們對直播帶貨,一無所知。

正如幾年前的“德雲女孩”,能站在臺上,背出好些人的經典臺詞,唱出好幾段太平歌詞,京評邦曲,但她們對於相聲,也依舊不知所云。

如果有人不信,請從如下幾個方面描述,為什麼只有他們能夠成功?

語言藝術,表情管理,市場營銷,網紅經濟......

只要你能把一個點說透,你就至少能賺到李佳琦收入的十分之一,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

的確是有的,他們都在自媒體圈悶聲發大財呢。

我也是做不到的,但我決定不去惹它。

很多人是和我一樣的普通人,那我就勸你一句,看直播帶貨的正確方式,當然,聽不聽在你。

主播在每次直播之前,都會對今天直播的內容做一個介紹,你這個時候,可以去看看,今天直播的內容,有沒有你需要的東西。

如果沒有,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關掉直播間了,接下來的一切都和你無關。

任他說的天花亂墜,你只當是一番套路就好。

如果有,那麼你不用關掉直播間,但可以將手機倒扣在桌面上,一邊聽,一邊做自己的事情,直到出現你需要商品的關鍵字。

然後,順著鏈接點進去。

什麼,錯過了直播怎麼辦?錯過了拉倒唄。

就算沒有錯過,你也不一定能搶得到啊。

請記住,你雖然是普通人,但你的時間非常值錢,比貪玩藍月還要值錢很多,之所以現在不值錢,只是你還沒有把它開發出來。

所以,最近各路直播間的湖北專場,我幾乎都沒有去看,因為——

我已經看穿了一切。

什麼我為湖北胖三斤,承認吧,其實你就是饞了。

(四)格局的那些事

小時候,就看過一篇文章,講超市和搶菜大媽之間的關係。

大致內容就是說,很多搶菜的人,都會起很早,然後趕去超市裡面,把新鮮的菜全部都挑選走,這樣同樣的價格,自己就能拿到最好的菜。

最後,作者說,很多年後,搶菜大媽依舊在超市裡,日復一日地佔著自己所謂的便宜,而超市,已經開成了全省,全國連鎖,資產好幾個億。

表達的觀點就是,做人要有格局。

話雖有理,但是例子說的不對,搶菜人和超市,屬於買方和賣方,並不能這麼做類比,真要拿來做比較的,應該是和上班族。

搶菜人早起掃蕩新鮮菜品,傷害的應該是上班族的利益,他們下班之後,就無法吃到新鮮的蔬菜了。

於是,很多年後,搶菜人,依舊是搶菜人。

而當年只能吃“剩菜”的苦逼上班族,可能已經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即使做不到,至少衣食無憂是可以的。

長大後,又讀過一個漁夫和富豪的故事,當時覺得一定有哪裡不對,但卻不知道哪裡錯了,直到看到中國的一個電視節目——變形記,瞭解到了人類的本質。

為什麼會有真香,因為人們通常很難看到事情的真相,卻又過於高估自己的理智,所以......

是的,我們為了雙十一狂熱,為了湊單拼單,計算折扣夜以繼日,孜孜不倦,與搶菜人和漁夫,並無二致。

也許,我們還自鳴得意,過日子要細水長流,精打細算。

精打細算是沒錯,但那只是你以為的,你浪費的,恰恰是你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只要有時間,就有無限的可能。

可惜,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終)

書歸正題,我並沒有說,這個消費券發的不對,發的不好。

更無意和那些西方發達國家做對比。

畢竟,中國在這之前,就已經給所有人免除了新冠病毒治療的費用,這福利比之一人幾百美金,幾千歐元的補貼都要來得實際。

因為健康無價,生命無價。

但給你的錢,你可以花掉,也可以存起來,給你的消費券,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別用為社會做貢獻來搪塞自己的不自律,你,真的沒有那麼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