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两朝都产生了"新儒学",为何宋朝压制人性,明朝却解放人性

说起古代诞生了"新儒学"的朝代,宋朝总是会被拿来当例子,人们还会举出宋朝的程朱理学进行证明。其实,翻开中国的史书,会发现中国历史上诞生"新儒学"朝代不止宋朝一个,明朝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宋明两朝诞生"新儒学"的时间节点,也都在两朝各自的中后期。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只是,宋朝的"程朱理学"主旨是"存天理灭人欲",目的在于压抑人性。而明朝的"陆王心学"主旨是"心外无物",目的在于解放人性。那么,宋明两朝同样都诞生了"新儒学",为何宋朝压制人性,明朝却解放人性?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宋明两朝建国背景不同

1,宋朝建国名不正言不顺,需要思想统治

首先,这和两朝的建国背景有关,宋朝建国名不正言不顺,需要思想统治。宋朝的建立是大名鼎鼎的黄袍加身,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典型的武将兵变虽然后来依靠着武力逐渐统一,建立宋朝。但是,"陈桥兵变"中的"兵变"二字,就意味着赵宋的建国名不正言不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人的思想控制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因为宋朝的统治者也不想本朝再出现一个赵匡胤。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于是,宋朝在军事上实行武将分权,在思想上实行思想控制。再加上宋代是建立于长期的社会分崩时期的,阶级矛盾、民族斗争都十分的尖锐,这很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于是一些儒家学者才从儒家的经典中来找寻解决之法,宋代的理学就是这样开始发展的,比如周敦颐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意思很简单,号召大家要遵守儒家圣贤提出的法则。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而儒家自古的定义,都对统治者十分有利,所以宋朝统治者顺水推舟,也肯定了宋朝新兴的儒学。到了南宋时期,国土失落,皇帝被俘,怨声载道下,更需要对皇帝权威的维护,于是程朱理学才彻底成为集大成者。可见,宋朝压制人性是因为建国时名不正言不顺、南宋时期丧权辱国,这才需要对思想进行控制。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明朝建国名正言顺

其次,明朝的建国背景可谓是名正言顺。明朝建立于元朝末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明建国。当时元朝的统治者残暴,比如1351年元顺帝派贾鲁治理黄河曾一次性征调各地百姓二十万人治理黄河,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名鼎鼎的红巾起义就是其一。所以,朱元璋对元朝的推翻,是推翻残暴的统治者,这样的行为很符合中国人自古"诛暴乱"的价值观。再加上中国人存在已久的"汉夷之分",元朝的统治在当时人看来是异族入侵,所以,朱元璋对元朝的推翻还占了"恢复中华"的大义。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于是,明朝建立后致力于恢复社会秩序,但是用的却是法律的手段。朱元璋建国之初,下令实行严刑峻法,对贪官的惩治尤其严厉,凡贪赃钞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并枭首示众;甚至科举考试中都会涉猎朱元璋亲自总结的《明大诰》内容。而朱元璋如此推行严刑重典,目的是为了建立大明朝廷在百姓和臣工心中的威望。同时,朱元璋出身穷苦,天子和官僚阶层的士大夫们有一种情绪上的抵触,而明朝的皇帝们一个个的又出现了很多奇葩,所以很不符合当时理学思想占主流的士大夫的三观。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于是明朝御史们没事就上奏,怼完皇帝怼首辅,思想言论上比较自由。连各种造谣污蔑开国皇帝的野史都可公开发行,陆王心学就在这自由的空气中发展起来了。可见,明朝解放人性是因为建国时名正言顺,理学占主流的士大夫们和皇帝出现对峙情况,士大夫们为了表现对皇权的不满,所以才有了相对合适的环境——诞生了"陆王心学"。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宋明两朝后期的政治环境不同

1南宋后期虽然偏安,但是皇权并未受到剥削,思想管控严重

除了两国开国时的背景不同对两朝思想造成的影响,两朝后期的政治环境不同也是两朝思想不同的原因之一。而宋朝的政治环境,因为程朱理学诞生于南宋时期,所以主要分析一下南宋的政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是皇权并未受到剥削,比如,岳飞身居高位,却被皇帝下令处死,就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的皇帝想要处死一个大将并不难。秦桧即便是权臣,但是对于皇帝仍然是极力讨好,可以看出南宋的皇权并非旁落。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可是,宋朝偏安一隅,国土面积的大量流失,使得国家财政的压力全都压在了经济赋税上。所以,南宋大力发展经济,比如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就是为了生存,只是,宋人想要收复失地的思想一直都在,朝廷上也有大量的主战派。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打击宣扬收复失地这种对自己皇权有害的声音,宋朝的统治者才会实行思想禁锢,为的是压制人们心中的天然人性。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明朝后期皇帝不上朝,导致皇权旁落思想自由

与宋朝后期统治者依旧皇权在握不同,明朝后期的皇帝因为不爱上朝,数次导致皇权旁落。明朝后期皇帝们一个个都不爱上朝,虽然皇帝的名号仍在,但是皇权却被宦官、内阁、特务机构所分割,比如,正德皇帝时期的就有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称为"八党",将正德皇帝的兴趣吸引在了豹房和游玩上,借此争权为祸一时;还有明末的"东林党争"也是很好的例子,各个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朝廷搞成一团乱麻。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可是,皇权被分割后,朝廷的思想管控松弛,思想开始自由化。因为被分割的皇权,导致了大量的党争,而党争则意味着各派的官员们思考重点不在国计民生、百姓思想,而在于如何掌握更多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大明朝廷的中央集权被变相削弱,此时大明朝廷对民间的思想管控变得松弛,也使得思想开始自由发展,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宋明两朝印刷技术的革新,对两朝思想文化的传播影响不同

宋朝诞生活字印刷术,利于理学的传播

宋明两朝印刷技术的革新,对两朝思想文化的传播影响不同。宋朝诞生了活字印刷术,很大的提高了书籍刊印的数量和质量。而书籍又是思想的载体,大量的书籍使得思想的传播非常的便利。所以,宋朝时期理学在官方的重视下,可以从上至下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发行,印刷术的发展为理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如此一来,理学书籍的增印促使了思想的禁锢。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明朝发展木活字印刷术,利于自由思想的传播

与宋朝诞生活字印刷术使得思想被禁锢不同,明朝也发展了木活字印刷术。明代的木活字本较多,不论是藩府还是民间的书院、私人均用木活字版印书,成都、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等地大力推行此法。而上文已经提过,活字印刷对于传播思想非常有益,明朝的木活字印刷术,也为陆王心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同时,明朝中后期思想自由,有了很多的心学专著。比如王阳明的《传世录》,李贽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要》等等,这些专著的出现为陆王心学的扩散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加上木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加持、大明朝廷皇权的旁落,陆王心学才开始大肆的传播。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宋明两朝后期的经济条件不同

宋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程朱理学的核心"理"

宋朝的经济政策与历代前朝不同,"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成为社会共识。宋朝自建国起都在进行全方位高密度的财政搜刮,以应对严重的外部军事压力和,养活庞大的职业兵群体。可靖康之耻爆发后,北宋兵败南宋偏安一隅,花大价钱建立的军队竟然皇帝都被人掳走了,总要进行一下总结吧?何况靖康之耻对上下臣工的心理伤害还不小!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可是,当时的君主专制,总不能说是两位皇帝不好吧?于是人们都说君父无错,是蔡京不好,重视商业的国策无错,于是南宋继续秉持着"农商并重"的国策大力发展赋税重要来源的商业,南宋对外贸易港口近20个,还兴起一大批港口城镇,形成了南宋万余里海岸线上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60%,经济发达迅速,社会实在是"物欲横流"。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程朱理学提出重"理"。程朱理学认为,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理"的本性,人开始放纵自己整个社会便失去"理"。所以,人要抑制自己私欲的扩张,才能不在物欲横流的人世间迷失,而为了达到这样"灭人欲"的目的,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的大前提,还补充了"天人合一"的方法,倡导人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影响了"知行合一"思想的诞生

明朝中后期,商业经济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和明中叶以后的税收政策有关,当时国家对于商业征收重税,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都和商业赋税息息相关。仅以钞关为例,1597年全国钞关收入折合白银达四十万七千五百两,约占太仓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见明朝商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与日俱增。而这样的经济发展势头,导致商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雇佣奴仆和人工,只是封建社会下,商人们还是得联系官员打权贵人物的招牌、与官僚资本合伙经营或者捐官买爵等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利益。整个社会都处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陆王心学提出"知行合一"。陆王心学认为,在那个经济急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或者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忘了道德实践,亦或是在整个时代背景下缺乏追求道德的勇气,知道何为道德,但是却没有在众人都追求利益的大环境下转而去践行道德,或者是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奉行道德。于是陆九渊把儒学的实践工夫称之为尊德性,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倡导人们不要合理追求个人利益,以自己的心中所想为中心。

宋明两朝都产生了

总结

宋明两朝,不同的建国背景,不同的统治文化,加上不同的政治文化氛围,使得宋明两朝对思想文化的需求不同,一个需要压抑人性获得社会认同,一个因为占据大义只需要用重典维护社会安全。同时,宋明两朝,因为政治环境不同,对思想的管控力度不一致,一个即便偏安一隅仍然中央集权,一个皇帝不思朝政导致皇权旁落,让两朝的思想处于不同的发展背景下。再加上印刷术的加持,在两朝上述的诸多原因下,分别造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诞生和加速发展。还因为两朝各自的经济政策不一,才导致各大思想家们纷纷提出相应的思想。这才,形成了宋明两朝都产生了"新儒学",宋朝压制人性,明朝却解放人性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