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紙幣,人民幣大升級,不輸微信和支付寶!這部分人將率先用上

導讀:從1948年12月1日誕生起,人民幣已經有72年曆史。不管人民幣如何改版,其紙幣的形態一直未曾變化。


但在今年,人民幣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升級——數字人民幣即將與公眾見面,目前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


什麼是數字人民幣?為什麼要發行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如何替代現金?瞭解這些問題,對每個人都十分必要。

告別紙幣,人民幣大升級,不輸微信和支付寶!這部分人將率先用上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央行數字貨幣(DC/EP),正在內部測試支付等領域的應用場景。


4月16日,數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數字貨幣由央行牽頭進行,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


DC/EP試點場景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央行數字貨幣仍在內部研發階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推進研發和場景測試,各大行內部研發一般由總行網絡金融部門負責,具體推出沒有時間表。


4月14日晚間,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流傳開,消息稱,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試點城市測試。


從網上流出的農行數字貨幣錢包截圖看,其顯示的主要功能與銀行電子賬戶日常支付與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農行數字貨幣錢包首頁中,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告別紙幣,人民幣大升級,不輸微信和支付寶!這部分人將率先用上

圖片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網絡)


中國銀行在一項名為“321工程”的項目中確定了數個試點數字貨幣的內部場景,經過前期的多次測試和準備工作,內部試點條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該行深圳等地內部App試點部分內部場景支付。


該場景為中行內部應用場景,尚未開發專門的電子錢包App,而是內嵌到已有的App中,用戶交易流程與目前已有的支付工具沒有明顯差異:用戶綁定銀行卡後,可使用銀行卡充值DC/EP電子錢包,通過電子錢包完成支付。


據悉,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試點地區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去年12月,央行數字貨幣(DC/EP)試點計劃分為兩階段:


  • 2019年年底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
  • 2020年在深圳大範圍推廣。


試點的機構包括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


試點的場景包括交通、教育、醫療、消費等。


實際上,央行對數字貨幣進展的口徑一直是“穩妥推進”。


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課題研究小組在《中國金融》發表題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文章稱,推進我國DC/EP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穩妥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的第一項工作是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系統推進現金髮行和回籠體系改革,加快推進鈔票處理業務、發行庫守衛和發行基金押運轉型。


去年8月,時任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的穆長春就表示:“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進行五年,現在‘呼之欲出’。”隨後2019年9月6日,他正式出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央行數字貨幣落地尚未“官宣”,但市場已先一步有了動靜。數字貨幣概念連續兩日大漲,昨日眾應互聯、廣電運通、恆寶股份等15只個股漲停。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應用落地無疑一個大消息。但是,央行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相信不少人還是一頭霧水。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還跟別的央行數字貨幣不太一樣,它的英文簡稱叫做"DC/EP"。


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數字貨幣

EP=electronic payment則是電子支付


此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對其進行了清晰定義,即"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定位上,DC/EP是M0替代(紙鈔和硬幣),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告別紙幣,人民幣大升級,不輸微信和支付寶!這部分人將率先用上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具體來看,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對央行數字貨幣大額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銀行報告。


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也就是說,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從法權性講,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央行數字貨幣採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不同


央行人士表示,數字貨幣也不會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寶。


央行數字貨幣替代M0,其功能和屬性與紙幣相似,只不過形態是數字化的。


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走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M0級別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單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儲蓄存款 + 單位定期存款 + 單位其他存款 + 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穆長春在網上公開課程中稱,中國央行擬推出的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穆長春稱。


他認為,DC/EP並不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產生影響。因為目前支付寶、微信支付也是使用人民幣支付,其實也就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貨幣,雖然支付工具變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另外,把支付寶、微信支付比作一家銀行來說,你們的錢都是存在這個銀行裡,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銀行裡轉賬。雖說支付寶微信體量是足夠大,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破產的可能性,畢竟商業銀行也會破產,這樣億萬用戶資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對於監管層來說,必須做到未雨綢繆。

如何替代現金


央行數字貨幣推廣的動力是什麼?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原因之一是,基於人民幣現金的支付、交易、反洗錢等,在現代社會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去年11月在公開活動上表示,在中國,支付寶、微信支付遠超信用卡支付;ATM機在2019年也首次出現下降。人們不再依賴現金流通,不少銀行櫃檯甚至門可羅雀。


這些變化顯現在銀行的現金流通量上,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國現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長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經達到16.7%。但是從2012年以後,不管貨幣信貸如何波動,M0的增幅始終不大,近幾年基本上維持在3%到4%多一點的水平。


“DC/EP是對M0的替代,所以對於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


穆長春此前指出,已經實現電子化、數字化的M1、M2,M0(紙鈔和硬幣)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電子支付工具(移動支付平臺)不能完全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無法完全替代M0。


金融分析師肖磊認為,DC/EP替代M0的使命會逐步實現,兩到三年時間會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數字貨幣替代,基本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全國範圍推廣,平常的現金使用大部分會被替代。


另外,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從中長期來看,目前國內M0規模8.3萬億(增速逐年下降至5%以內),作為M0部分替代,預計央行數字貨幣投放量將在萬億規模,受客戶習慣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取決於現金交易替換規模和電子支付替換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