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哦不,是水货...

干货来了,哦不,是水货...

到底什么是干货?

有了干货

有了武功秘笈

就能练成绝世武功吗?

在切入主题之前

先说个故事

这个故事你有可能听过

不过没关系

故事本身不是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

苏秦师从鬼谷子数年之后

学业有成,决定下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由于缺乏启动资金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

变卖家产,得黄金百镒

组建了一个初创公司

为此他置办了一套很炫的行头

黑貂裘大衣

车马仆从数人

遨游列国,开始了他的IPO路演

推广自己的治国理念

但是,和很多初创公司一样

并没有人在意这个新开的小公司

数年之后

苏秦仍然没有什么进展

而起步资金毫无悬念地全部用完了

万般无奈之下

苏秦卖了车马仆从作为路费

一个人徒步挑着担子回到了家

风光而出,落寞而归

他的妻子正在织布

看到苏秦狼狈地一个人回来

就当没看见他,仍然埋头织布

苏秦腹中饥饿

就问他嫂子,有没有吃的

嫂子推辞说,家里没柴火,没法做饭

苏秦心头一震,叹了一口气

哎,都是我的错

此后苏秦再次发愤图强

把鬼谷子给他的太公《阴符篇》一书

拿出来重新开始钻研

昼夜不息

困倦了,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血流满足,还坚持不懈

(头悬梁,锥刺股就来自这个故事)

苏秦就这样天天坚持研习这本书

春去秋来,四季交替

一年之后

(和许多电影里的切换一样)

苏秦重出江湖

周游列国,提出合纵的策略抗秦

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东方六国争相迎接款待

苏秦得配六国相印

风光无限

(后来荣归故里,和妻嫂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这里就不赘述了,因为和主题无关)

那么问题来了

以上的故事里

有所谓的干货,有所谓的成功秘笈吗?

如果有,那什么是干货?

也许你会说

一定是姜太公的《阴符篇》这本书

苏秦就是夜以续日地研究这个“干货”一年多

掌握了里面的精髓

才吸引到投资,出人头地,实现人生价值的

但是这个答案有诸多疑点

第一,太公《阴符篇》可是在苏秦学成下山之前就熟读了的

鬼谷子的培训班里就有这门课程

苏秦对它早已是倒背如流

为什么一个名师手把手教的在一开始却没起到作用?

第二,是不是苏秦读其它书就没用,只有读《阴符篇》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我看未必

毕竟春秋战国时期

没读过这本秘笈而又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人也很多

苏秦读其它书估计也能有差不多的作用

更何况,据说,太公《阴符篇》总共也不足千字

说它有多么神奇,也不见得

(当然仅从字数去判断一本书的价值是不谨慎的)

但是,一定有什么东西从根本上改变了苏秦

让他能够从一本读过很多遍的书里

学到以前没学到的东西

那样东西应该才算得上是所谓的干货、成功秘笈吧

那又是什么呢?

要我说

干货不是姜太公的《阴符篇》

而是苏秦妻嫂的轻慢

对苏秦造成的影响

那才是真正的干货

这虽然没有教会他什么特殊的技能

却让他清醒的认识到

周围的社会是什么一个样子

心里认清、想明白之后

剩下的就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时候

自己主动去学习技能

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自己想办法去做一切可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事情

似乎水到而渠成

那个“想明白”

那个“心动的顿悟”

才是真正的干货,成功秘笈

(你想想

哪一天,如果你孩子自己想明白

不能沉迷手机游戏了

那还用你管吗?)

为什么大公司

塑造企业文化

首先做的就是要立一个愿景(Vision)

是同样的道理

禅宗公案里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

记在《六祖坛经》里

六祖慧能到广州法性寺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争论不已,六祖慧能进曰: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苏秦妻嫂看到他落寞回家时的态度

是风动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

是幡动

而这外在的一切,真正在内在起作用的

是心动

苏秦最终没能合纵六国

阻止秦国的统一

秦始皇灭六国称帝之后

有一次出游会稽

路上大队的车马仪帐

浩浩荡荡

有个叫项羽的小男孩

正和他的叔叔项梁在路边玩

看到秦始皇出游的队伍路过

良马美车,绫罗锦缎,气派非凡

小项羽默默地看着,心里一动

指着远处的秦始皇说:

彼可取而代也

自此以后

一统天下的大秦王朝

必将要面对那个后来

学书,学剑,学万人敌

无比强大的西楚霸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