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祝你早点吃苦

读书的苦是早打早好的疫苗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关于博士生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的话题,似乎在我们读书的时代,总觉得读书苦、读书累,但是等我们年过三十,吃过生活的苦之后再回去看,读书的那点苦真不算什么,跟整个人生比起来,它简直可以称作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会有人辩驳,说社会这所大学能教给我们更多。实际上,社会这所不收费的大学往往是在你跌了跟头时候才会给你教训。当然,前提是你还得自己悟得出来这个教训。

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行万里路的时间远没有吸取前人经验来得快。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为什么非要自己不撞南墙不回头呢?在这个效率优先的时代,很有可能你开悟后,别人已经远远的把你抛下。

年轻时早一点去吃学习的苦,是为了以后的人生少点挫折苦楚。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点吃苦

工作的苦是早铺早好的垫脚石


毕业了选工作,都想选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希望事情少一点。十年之后恍然发现自己没有核心技能,虚度了十年光阴,那时候你会不会后悔?职场上有为才有位,没有吃过苦犯过难,又怎么有能力登上高位,坐稳位置?

每个位高权重之人运筹帷幄背后,都有一段筚路蓝缕的辛酸时光,是每一步摸爬滚打里总结出来的经验,铺稳了向上的台阶。

会有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比我们普通人少吃了不少的苦,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你又怎么知道,他们的椅子下垫起了多少努力的砖头?只是方式不同,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事非亲历不知难。先学经验再去验证,曾经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点吃苦

爱情的苦是早病早治的伤风感冒


慨叹工作艰难之际,会有人羡慕女性,觉得女性进可攻退可守,学习工作不咋地还有婚姻保底。但是这一届婚姻真的能保底么?

朋友圈满屏的“丧偶式婚姻”,哪怕奶茶MM们,鲜亮的袍子上也爬满了虱子。更何况想靠婚姻改变阶层的灰姑娘们呢。没有金刚钻却揽了瓷器活,以为能少吃的苦,最后一口都没少的还给你,甚至还有可能加量不加价。

就像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女主安安似乎是幸福的模板,毕业就嫁入豪门。但是,生活并不如她的名字一样安稳无虞。随着婚姻延续,曾经的白月光变成了嘴角惹人嫌的剩饭粒,天真可爱成了男人眼里的无知愚蠢。离婚之后,女主被扫地出门,没争到儿子的抚养权,甚至在职场上还斗不过刚毕业的小三助理。

婚姻从来都不是现实生活的避难所,它只是契约关系,权利义务相对等。你越强,能承担的义务越多,才能享受更多的权利。你以为可以少吃苦,那你也可以少享福。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点吃苦

我们都希望自己如温室里的花朵,有一张未曾受风欺雨凌的脸。可是风雨如后妈,不知何时变了脸。如果无可避免,我祝你早点吃苦。早点在风雨中练就过硬翅膀,是翱翔天地还是栖于平地,你有选择的自由。不管雨再大、风再狂,都有能力给自己筑起避风港。

人生爽量守恒,早点不爽,为了以后的爽。爽的太早,哭得也太惨。比起人到中年如余欢水的困境,我更愿意祝你早点吃苦,早点成长,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云淡风轻。

毕竟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吃苦之后跌倒爬起来也更容易。别等到无路可退想要奋起时,才发现时光的贼已经偷光了你所有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