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在举国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全国各地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通过远程授课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这也从实践上验证了教育部门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价值。

3月以来,教育部连续发布多个重要文件,对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面实现“名校网络课堂”等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这是继“教育信息化2.0计划”之后,教育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原文 :《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变革的核心推动力》

作者 |本报记者 田川

图片 |网络

发展

教育的创新变革与社会转型一脉相承

线上教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延迟开学的“刚需”,网上教学成为师生沟通的主要方式。“互联网+教育”一方面经受着重重考验,一方面也体现了其独特的作用与优势。曾经,从北上广到云贵川,从黑板粉笔、投影仪到电子屏幕、智能平板……越来越多元且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为中国教育行业带来一场深刻的系统性改革。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引发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纵观教育发展史,教育的创新变革与社会转型发展一脉相承。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新概念,此次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开展是具备深厚基础的。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拉开序幕。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开启。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在国家政策对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大力推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正持续深入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3-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持续增加,从2013年的195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13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863亿元。随着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推进,经费投入还将不断增长。艾瑞咨询2019年末发布的《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未来两年将继续增长。截止2018年末,全国小学及以上全日制学校共有近24万所,共2.6亿余在学人数,1600余万在校老师,无不对教育信息化有着巨大的需求。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知识获取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过程。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将呈现出四个新特征:一是教育改革创新将注入人机协同、共创分享的新动力;二是教育科学研究将进入交叉融合、集智创新的新阶段;三是教育发展目标将聚焦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新标准;四是教育治理体系将面临社会伦理、数据安全的新挑战。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信息技术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当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下,‘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等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特征,教育信息化正在推动智慧社会教育新生态的构建——智慧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告诉本报,智慧教育是智能教育与人类(教师)教育的总和,智能教育是构建智慧社会教育的最活跃力量。能够看到智慧社会教育新生态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一是智能学习资源聚合服务新生态,二是教育智力资源服务新生态,三是泛在与终身学习新生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谈到,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让知识的传递方式由单向转向了多向互动,教师角色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活动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关系也将转变为学习伙伴和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教育的办学形态、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伴随这些改变,教育理念也将发生变化。

突破

教育信息化亟待进行认知重构

近期,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纷纷借助“钉钉”、“学习通”、“腾讯课堂”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网课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网络平台出现大量拥堵、崩溃等现象,传统课堂教师不熟悉网络教学操作方法的尴尬,偏远山区的师生翻山越岭找信号的无奈……网络平台的承载能力、教师的网络教学素养、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都不容忽视,教育信息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这其中也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腾讯教育合作,联合研发了一整套与教务系统相匹配的程序。目前,北航有超过30000的学生,2000多名教师,每学期课程平均3000多门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曹庆华用具体案例向记者分享了北航春季学期线上开课经验:“一个老师创建一门课程,实际上会有152次的页面操作,大概需要1443秒,用这个工具则只需要150秒,提高10倍工作效率。我们只用了九个小时,就把包括研究生、本科生的所有关联数据全部导入到线上。”

疫情之后,教学范式必将迎来重大变革,如何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认知重构、建设标准重构,以及建设内容与产品形态的重构成为行业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既面临着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指出,用在线方式应对特殊时期的需求后,会感受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个通道,还是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具有新的特性,会为教育教学,以及服务提供新的可能性,从而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变教育供给的方式,改变整个教学规律。一线教师要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升在线教学能力。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人’是教育信息化也是整个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教师的培训,也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训练那么简单。”创新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才生告诉记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教育信息化需要老师从观念到方法再到专业成长方式的系统创新,需要学校评价、管理的系统改革。这些软实力需要较大的投入,需要时间,还要有强有力的措施,而“人”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要得到重视。

从教育信息化近年来运用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依托慕课平台、云课堂平台等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一些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APP形式开展在线学习。同时,以“三通两平台”为主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推行多年,伴随互联网、5G、DT数据技术等科技的渗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因素,除了教育从业人员,在硬件建设方面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鸿沟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盲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网络不可靠。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调研发现,一些地区抱着“越高大上越好”的心态,重金砸来的智慧教室用来“秀”而不是“用”。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录播教室都上了,但老师不会用,企业服务跟不上,加之设备使用需要大量耗材,最后难免闲置,沦为摆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并要加以改进、解决的问题。

未来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融合发展

从本世纪初启动的“校校通”“农远工程”,到近年来以AI、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将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未来教育行业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三种技术的应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谈到:“一是STEAM编程教学,如编程机器人、开发主板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教育,如运用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等技术,实时分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状态,有效促进教学反馈;三是把虚拟现实教学和混合现实教学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当前,互联网教育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有重要作用。经过此次疫情的洗礼,全中国人民体会到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国务院参事汤敏指出,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将此次疫情期间学习到的诸如“双师教学普及化”等教育信息化经验继续落实到今后的教学中去。“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从最近的实践来看,互联网教育的效率也非常高,但我们和真正的未来教育还有差距。”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向本报表示,我们要提升在互联网硬件、教育课程体系、网络素养等方面的水平,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来推进教育变革,把网络学习、居家学习、学校学习、社区学习连成一线变成一体。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应根据发展实际和具体项目,制定实操性发展方案,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投入,建立阶段性、持续性的长期投入机制和保障配套的维护维修机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钦太进一步建议,要把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这既是补短板,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应树立“没有应用一切采购都是浪费”的理念,注重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的积累。

据悉,中央财政也将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制定输出端学校和教师激励政策,为设备采购、购买服务、资源配置、教师培训、教学应用、考核激励等提供经费支持,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统筹考虑建设经费、运维经费、应用经费和培训经费的合理比例,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三个课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运维和支持服务。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4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疫情之下,“互联网+教育”能否1+1>2?| 社会科学报

教育资源如何分配才公正?答案写在宪法里 | 社会科学报

视域 | 短暂“云上的日子”过后,“网络学习”如何再上新台阶?

线上教育成“刚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认知重构 | 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