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

最近幾天不少股民朋友被上市公司鉅額虧損的公告驚得目瞪口呆,不預虧個10億可能都排不上前100,有些公司虧到只剩下1億不到的淨資產。這些公司絕大部分不是因為經營環境變化導致利潤鉅虧,而是對資產大額計提減值損失,主要是把所有以往掩蓋的爛賬、壞賬、劣質資產一次性計提光,俗稱“洗大澡”。

解密!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

至於為什麼這麼多上市公司集中在今年“洗大澡”,這既有3年前瘋狂併購對賭協議集中到期的原因,也有今年銀根縮緊、監管加強導致無法繼續做假賬的因素,本文不深入討論,僅分析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損失“洗大澡“。

一、為什麼要減值測試

這是會計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不能高估資產或者收益。

按準則要求,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如果有確鑿證據的應當進行減值測試。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和商譽,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二、減值的會計科目

上市公司通過資產減值進行洗大澡,主要會用到三個會計科目:商譽、存貨和應收賬款。

(一)商譽。無併購,不商譽,上市公司用11億資產收購賬面淨資產只有1個億的公司,就產生了10億元的商譽。

預虧王“天神娛樂”2015年各種溢價併購,產生了幾十億的商譽,幾年下來發現收購的公司不值這個價,2018年一次大幅計提商譽減值,預虧73-78億。

(二)存貨。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如牛奶、麵粉等產品,超過保質期未賣出其價值就歸0,其他如電子產品、衣服等時效性較強的商品滯銷時,也常計提減值損失。

今年比較奇葩的是雛鷹農牧對存貨計提的減值,理由竟然是沒錢導致仔豬餓死,這跟當年獐子島扇貝消失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沒什麼事還是少買農業股好。

解密!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

(三)應收賬款。公司賒銷貨物給顧客時就產生了應收賬款,如果錢存在收不回來的跡象,如客戶破產、跑路、明確表示不還錢等情況,就要計提減值準備。

今年最慘的應該是華業資本,二股東入股帶著一堆應收賬款入股上市公司,後來竟然發現這些應收賬款不是收不回來,是根本不存在,所有憑證都是假的,預計虧損46-50億!上市公司也能發生這種事,簡直不可思議。

解密!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

三、資產減值損失如何影響會計利潤

以存貨發生減值為例,需進行如下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直接體現在利潤表中,每計提1元,會計利潤就減少1元,如下圖所示:

解密!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

四、財務造假虛增資產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主要目的是虛增利潤,而這一般伴隨著虛增資產(因為很難虛減負債),連續多年造假下來,賬面上“不存在”的資產越來越多,終究有掩蓋不住的一天,這時候就來一次全額計提把賬抹平一了百了。簡單列舉幾種常見的假賬手法。

(一)高價收購,私下分賬。上市公司出21億高價收購僅值1億的非上市公司,差額20億體現為商譽,私下由上市公司大股東與被收購公司分賬。

(二)關聯交易,虛增利潤。向關聯方賒銷大量商品,虛增會計利潤,導致大額的應收賬款。這種手法太簡單粗暴,實踐中很少見。

(三)關聯交易,轉出貨幣。接著上面的話題,向關聯方A銷售商品,關聯方A按時回款回給上市公司。可關聯方哪來那麼多錢製造資金流水呢?

其實上市公司這時已經通過另一個關聯方B,通過採購貨物的方式將錢轉出上市公司,通過層層流轉後通過A再流入回上市公司實體、但這時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從B採購的存貨是根本不存在的,時間長了就容易暴露,最終通過資產減值方式處理掉。當年某島的扇貝突然不見,可能就是此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