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在現代社會,不管你身處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小城鎮,媽媽們繞不開、躲不掉的一個難題就是"養娃"。媽媽們的焦慮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當媽媽們發現自己犧牲了工作和生活卻仍然管不好孩子的時候,巨大的委屈和不滿讓她們失去理智。"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一說出口,這場媽媽和孩子之間的博弈就已經輸了。

事實上,"為你好"的背後,是媽媽們對於孩子失控的焦慮,是媽媽們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產生的一種自動化想法。但媽媽們很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因為自動化想法的產生非常快,是大腦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不經任何歸納就產生的念頭。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為你好"反應了媽媽們在養娃這件事情上的焦慮情緒,表達了媽媽們潛意識裡對孩子的指責。雖然媽媽們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她們的孩子卻往往可以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壓力,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偏離家長的期待。

在電視劇《小歡喜》裡,宋倩是一個單親媽媽,職業是一個金牌老師,在她的細心教導下,女兒喬英子從小就是個學霸,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非常優秀。宋倩對女兒的愛是充滿控制的意味的,比如,英子每天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都是她安排好的。連吃的自由都沒有的英子,自然是不滿於媽媽的控制的。所以當媽媽反對英子報考南京大學的時候,母女之間的矛盾衝突到達了頂點。但可悲的是,當英子已經被逼的站在橋邊準備跳河的時候,媽媽仍然不能理解女兒為什麼非要考那個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英子這才把心中真正的不滿發洩了出來。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生活中這種場景太常見了,媽媽們事無鉅細地包攬孩子的一切,但卻忘了問問孩子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愛。宋倩在親子關係中的角色一直就是掌控者,可能是出於對英子的愧疚,她一廂情願地給予英子自認為最好的照顧、替她規劃最完美的人生,當英子反抗的時候,宋倩就用"為你好"的思維對英子進行道德綁架

這也是生活中很多親子關係矛盾的來源:"我是你的媽媽,我難道會害你嗎?你還不懂事,我是為你好"。而這種觀念的背後,其實是母親在拒絕孩子獨立的要求,是母親在潛意識裡拒絕與孩子分離。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來談一談為什麼一個控制慾特別強的媽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1. 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機會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與他人、環境的互動,才逐漸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自我意識在青少年時期逐漸發展成熟。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過,孩子在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形象,如果他所處的環境剝奪了孩子未來發展的種種可能性的話,這個孩子會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

比如在上面的故事裡,英子在高考前有了自己對人生的規劃,她想要去南京大學學習天文學。對英子來說,宋倩替她做的規劃是一種束縛和捆綁。如果聽從媽媽的話隨便讀了北京的某一所大學,那麼英子的整個大學生活都將無法擺脫宋倩的控制,所以英子會不惜以跳橋來為自己爭取自由。

在生活中,這種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博弈還是很常見的:小到一日三餐吃什麼、穿什麼樣的衣服、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大到讀什麼大學、選什麼專業、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

經歷和選擇,本身也就是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終究要孩子自己完成才算數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2. 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是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必經之路

"一個孩子,如果他內心的自我感覺和他在別人心裡的感覺是相符的話,這個孩子就獲得了很好的自我同一性,相應地,這個孩子就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和身心發展的要求。"——埃裡克森

這段話看起來不太好理解,我們還是以英子和宋倩的關係舉例吧。如果宋倩最終瞞著英子改了她的高考志願,把英子成功送進了清華或者北大,那麼英子在宋倩眼裡的形象是"乖巧、聽話、成功的女兒",但在英子內心對自己的評價卻很可能是"無能、失敗、不快樂的人",接下來,英子很可能會一改乖乖女的形象,把叛逆期延長到大學生活。

我在諮詢室裡遇到不少這樣類似的家庭,其實家長的本意是想孩子少走一些彎路,但這種沒有邊界的愛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的一則新聞,北大一位出國12年都不願意回家的留美博士,在網上發文控訴當年父母對自己的過度控制和缺乏邊界的關愛。

"母親喜歡把我關在家裡,走到哪都託人關照,導致我失去了正常的社交能力;母親喜歡包辦,以至於我上學後還不會剝雞蛋,被同學嘲笑。"

以至於工作之後,即便是名校畢業、工作對口,這位博士也異常擔心自己會因為缺乏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而搞砸工作,最後和其他自信的同事之間的差距真的越來越大。

以愛之名,可以說是這位母親自己一手促成了這場悲劇。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3.媽媽對孩子的限制其實是對孩子的否定

當媽媽對孩子做限定的時候,在她的潛意識裡,一定是不信任孩子的。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官","察言觀色"是他們小時候吸引父母關注的本能反應,所以,連媽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否定和指責,孩子也是能夠接收得到的。

姜文曾經在《十三邀》節目中和許知遠探討過和他母親之間的關係:在姜文的記憶裡,母親對待他十分嚴格,有時候半夜就會把他拉起來胖揍一頓。姜文考上中戲,把錄取通知書遞給母親看的時候,母親卻把通知書往旁邊一扔,說你看你衣服還沒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在這段親子關係裡,不被母親認可的姜文,心裡有一個即使功成名就也無法填補的黑洞,它使人活在深深的無能感裡,無法克服。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4.媽媽的控制會干擾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早在1977年,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這一概念,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感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

自信心是建立在既往經驗的基礎上的,成功的經驗能夠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反覆的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感。經驗又來源於哪裡呢?親身實踐或者別人傳授,二者缺一不可。但一個面面俱到的媽媽很可能會切斷孩子通過實踐獲得經驗的渠道,培養出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孩子。

自我效能感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班杜拉認為,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會傾向於選擇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困難面前能堅持自己的行為,以更大的努力戰勝困難;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則恰好相反。此外,自我效能感也會影響人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自信的人能很好地把握環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困難上,但低自信的人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敗上,從而產生焦慮、恐懼,阻礙了已有能力的發揮。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的教育條件下,學生的發展路徑卻可能大相徑庭。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控制慾太強的家長對孩子的遠期發展來看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應該瞭解和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在適當的時候,把決策權還給孩子。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如果再給宋倩和英子一個機會,她們該如何相處呢?

1. 相互傾聽

宋倩應該學會以英子想要的方式表達愛,而不是粗暴的"為你好"式的愛。當英子第一次提出想考南大時,宋倩應該以朋友的身份聽英子講一講為什麼這麼選擇。而英子也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媽媽的建議,如果只是遠離的話,那叫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 學會有效溝通

吵架是最低效的溝通方式。如何有效的溝通呢?至少雙方要心平氣和、要帶著思考。如果宋倩希望英子留在北京,她應該做的是幫英子梳理出北京天文學不錯的學校,跟英子討論在北京和去南大各自的優缺點,讓英子自己來做出選擇。而英子呢,即使無法說服媽媽,也不該採取跳河這一極端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宋倩終究是希望英子好,所以擺事實講道理讓媽媽放心才是問題的癥結。

3. 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媽媽/女兒,你覺得她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如果你是媽媽/女兒,你會如何看待你的女兒/媽媽?

......

換位思考是一種理解對方想法的方式,或許視角變了,選擇也就變了。

“愛我就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親子關係也要親密有間

親子關係是家庭內部非常重要的一種連結,很多人都誤以為親子關係是一種不對等的附屬關係,其實不然。雙方作為獨立的人,都有被愛和被尊重的需求。只有愛而沒有尊重的關係是沒有邊界的,會讓人忍不住想逃離;只有尊重而沒有愛的關係沒有溫度,家也就不能稱之為家了。所以,

有邊界的愛,是健康的親子關係的前提,做父母的,要在該放手的時候學會放手

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吧~遇見蘇禾,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