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眾所周知,陶淵明對菊花一往情深,更是留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情景俱佳讓人耳熟能詳並心生嚮往的詩句。為何陶淵明晚年所作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桃花源記》,卻選擇桃花林為引子展開一幅人們安居樂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理想生活圖?陶淵明不是最愛菊花嗎?為何不寫“菊花源記”?

1. 為何不寫“菊花源記”

菊花背後代表的隱逸生活依舊艱難。

其實在這裡,並不是陶淵明喜愛菊花,就一定要寫“菊花源記”。不可否認菊花是陶淵明最喜歡的花,菊花是隱逸的化身,陶淵明為了躲避黑暗的官場像“菊花”一樣隱居,不與官場同流合汙。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戰亂頻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隱居避世的陶淵明也生活的異常艱。除了精神上得到了自由,遠離官場的阿諛奉承,維持日常的生活還需要每日的辛苦勞作,但常常食不果腹。陶淵明甚至還曾吃不上飯外出乞食,如《乞食》中說: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陶淵明年少之時,一心想入官場大展鴻圖之志;在官場又三番五次的辭官選擇隱居;隱居後生活的非常貧困潦倒。現實的經歷,讓陶淵明的思想發生很大的變化,從儒家到道家,最後又成了儒道並濟。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晚年的作品,陶淵明厭倦了戰亂,痛恨官場的剝削,也體會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難,這時陶淵明心裡渴望的生活是百姓安居樂業,不受剝削不受壓迫。在這裡“隱逸之菊”已經不能滿足陶淵明心裡構建的理想社會,所以沒有用菊花的意象展開故事。

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2. 為何寫“桃花源記”

桃花代表的意象十分美好。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這是《桃花源記》開篇記敘的語段,迷路的漁人在無意中發現了桃花林,而這片宛若仙境般的桃花林似乎從來沒有外人到訪,一處遺落世間的秘境就這樣被漁人發現了。看似偶然的遇見桃花林,實際上有著陶淵明很深的寓意。

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桃花代表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如《禮記·月令》: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

桃花還有代表婚姻愛情,如《詩經》有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還有拿桃花的燦爛美豔來喻指美人,暗含了桃花的美人意象。如愛情詩《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由此可見桃花意象古人非常喜歡,經常使用。

陶淵明這裡的桃花林,除了意象上的美好之外,還有一種對生命的渴望。除了詩句中常常有桃花意象存在,在歷史典籍裡也提過桃林。如《山海經》中記載: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列子·湯問》也有記載: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裡焉。”

這兩處記載的鄧林都是桃林,夸父雖然身死但留下的桃林就給日後人類的繁衍生息留下希望。

陶淵明也讀過《三海經》,還寫詩讚美夸父的豐功偉績,如詩云: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夸父是中國古典神話最為大家熟知的人物之一,夸父逐日的故事正是反映出中國遠古先民對於時間與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永恆的時光。

在這裡陶淵明對夸父留下的桃木手杖化為一片桃林非常敬佩,這片桃林為後人留下了希望。雖然夸父的故事只是神話傳說,但這裡蘊含著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結語

陶淵明用桃林營造一個仙境,住在裡面的人生活幸福美好。也只有桃花不僅僅象徵著生活美好、男女情愛,更象徵著人們對超越時間、生命永恆的夢想。

正是桃花這樣一種美好的意象,不僅能營造生活美好的氛圍,還能深深的吸引漁人一探究竟。

作者:端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