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道理都懂為什麼很少人做到?

Sunny漁者


人之所以難以做到,竊以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世風日下,行善者少,作惡者多,世人怕別人說風涼話。奉勸世人切莫聽見螻蛄叫,耽誤了自己種莊稼。

二是世人不相信善惡報應,聽到的多是“好人不得好報”的說法,孰知報應有講究,有速報、現報、隔世報,報應有早晚,早晚都會報。

三是因為世人存有僥倖心理,以為作惡沒人看見,就沒什麼事。孰知人在做,天在看,頭頂三尺有神靈,一絲一毫不會差。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此乃做人之根本,切莫捨本逐末。


真一道子


大部分人都知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為什麼?

最主要的原因是,當牽扯到自身利益時,善與惡並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誰都會標榜或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但這首先是建立在他人沒有侵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一個公認的老好人,在很普通的事件中,也許會採用極端手段,瞬間成為惡人。比如因為毗鄰土地的界限問題,某人傷害到了自己的寶貝兒子,隔壁老王和老婆行為不端,甚至只是因為“你瞅啥”……

在很多有意或無意侵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首先要做的是“奮起還擊”,這是自身防禦系統的自然反映,“惡”便成了首選。而且這種“惡”會無限蔓延,直到出了心中“這口惡氣”為止。

能夠止惡為善,打了左臉給右臉的人,都在神話裡,比如釋迦牟尼。

常見的“小善”而不能為,也是因為牽扯到自身利益,比如扶不扶摔倒的老人?遛狗能不能收拾便便,不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抽菸、吐痰,孝順父母,善待他人等等。

小惡和小善存在與人生的細節中,揚善除惡是文明社會的必須,也是個人修養昇華的必須。


侯爵一世大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三國時劉備的一句傳世名言。劉備靠自己的愛護部下體恤百姓的悲憫心懷,在英雄輩出的三國年代為自己爭得了一席之地。雖然他出身寒微,但是他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追隨。隨著三國的廣泛流傳這句名言也是成為中國百姓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

善惡一念間。積小善成大善,揚善懲惡,是我們一直遵循的社會規則。

有些人一生為善,他們慈悲為懷,心懷慈悲心,身做善良事,從古至今大有人在。因為他的本身的利益沒有受到侵犯和本身安全能得到保證。他的生存是穩定的,沒有生活之餘。見到不如自己的人,心生憐憫,伸出援助之手,這便是善舉。是我們的傳世美德。

但為什麼有的人變善為惡呢?做不到積小善,反而變成了小惡不斷。最後釀成大惡禍害社會,墮落自己,為天地所不容。

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有善念的,但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完全照著一個標準去做。因為善是有條件的,行善之人應該先保證自己生存,這一點是符合自然生存法則的,優勝劣汰是一個殘酷的自然生存法則。如果沒有自我的保護意識,人類文明早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為了保護自己,在面對一些危險的時候,會自動採取防護意識,保護意識。難免做出一些被別人看為惡的舉動。所以從另一個方面說人又是自私的,但自私又為人類社會帶來動力,正因為自私才推動社會的發展,人的自私,人的慾望產生了競爭,產生了新的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科技不斷創新,文明也隨之變得繁榮。可以說沒有追求自我的完善人類就不會進步。

人基本上遵循的是自我利益至上原則,滿足自己的慾望,滿足自己的需要,是首要的前提。然後才是助人,顧他,心懷天下。

所以說道理懂,但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我們也不必為此耿耿於懷。能為自己爭取既得利益是正常的,但應該有個標準,應該在社會道德允許之內。還有一點,不要以善惡去判斷人。沒有人能夠做到大善。能夠達到祖宗說的六十分就可以稱為善人了,做到滿分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