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文/陳猷華

一、第一號通緝令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劉邦做沛縣泗水亭亭長時,曾在咸陽遇見過始皇帝出巡,面對赫赫威儀,他非常羨慕地說:“大丈夫當如此啊!”

公元前202年,劉邦夢想成真,韓信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一舉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幫助劉邦圓了皇帝夢。但是劉邦還是有點發虛,總擔心有人來爭龍椅,比如項羽麾下好幾名猛將都還在民間遊蕩,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捲土重來。於是劉邦急忙發出第一號通緝令: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誰敢藏匿,“罪及三族”。

季布是項羽麾下的主要將領,與鍾離昧、龍且等大將並列。項羽號稱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已是夠勇猛善戰的了,但是他也沒能掩蓋住季布的光芒,後者同樣以英勇無敵揚名天下。

劉邦急忙下令追捕季布,除了擔心他收集散兵遊勇,另立山頭,危及劉家天下的穩固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朝得意,就要“有德報德,有怨報怨”。提起季布這個人,劉邦就恨得牙齒癢癢,非得千刀萬剮才能出這口胸中悶氣。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那年滎陽城被項羽圍困得像鐵桶一般,漢王劉邦無計可施,只好請求投降。但劉邦深諳“兵不厭詐”的道理,從來不講誠信,不過是藉機使用金蟬脫殼之計罷了。

投降那天帶領百官、宮女出降的當然不是漢王本人,而是相貌與其相似的將軍紀信,劉邦自己則穿著將校的服裝混在亂兵中,從另一城門逃走了。不料他千辛萬苦逃出重圍,沒走多遠,就被楚軍大將季布發覺。

季布率領一隊精兵飛快地追上來。劉邦自知不敵,便厚著臉皮請求季將軍高抬貴手放了他,並許諾以後定報大恩,封季布為王。然而季將軍不理這一套,要漢王劉邦下馬受縛,自去向項王求情。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劉邦身邊沒有得力將軍,只得自己揮雙劍迎敵。但他哪是季布的對手,沒兩個回合,就渾身大汗淋漓。季布舉槍壓住劉邦的劍,哈哈笑道:“尊敬的漢王閣下,快下馬受縛吧!”

劉邦已經沒有力氣抵抗,堅持下去只能是自討苦吃,便把劍一收,準備下馬投降。

可惜天不滅漢,正在劉邦磨蹭之時,斜刺裡又殺出一彪人馬,劉邦的愛將樊噲趕來了。劉邦趕快躲到了樊噲身後。然而勇猛的樊將軍也不是季布的對手,只好掩護著劉邦且戰且走。

成了勝利者的劉邦是一定要洗雪當初的恥辱。季布能逃到哪裡去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內,皆是漢兵!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二、丁公以為劉邦會報恩

西楚霸王項羽死時31歲,他的大將季布此時也應在30歲左右。季布在起義前就因行俠仗義,扶窮濟困而聲名遠播。當時甚至流行過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見季布信義之高。

季布相信,能夠向自己伸出援手的豪傑是大有人在的,但是他不想去連累他們。他首先想到的是去投奔弟弟季心,因為季心也是一位有名的俠士,而且氣蓋關中,周圍數千裡範圍內的勇士爭著為他赴湯蹈火。但不巧的是,季心此時殺了一位豪強,為了躲避官府追捕,早跑得遠遠的了。

季布還有一個舅舅,他名叫丁公,跟季布一樣也是項羽部下將領。季布曾暗中打聽丁公的下落,想約他一起浪跡天涯。不料有人告訴季布,丁公投奔新皇帝劉邦去了。季布聞言大吃一驚,嘆息說,舅舅太糊塗了。

楚漢逐鹿中原之時,劉邦帶的軍隊總是被項羽打得大敗。劉邦在另一次逃跑過程中,只顧自己逃命,不惜把自己的一對兒女踢下馬車,結果還是被一支楚軍追上。富於戲劇性的是,這次帶兵追上來的楚將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公。丁公與劉邦曾經是“戰友”,一同與秦軍作過戰。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一般來說,領袖人物都是天才的演說家,言辭頗能打動人心,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劉邦在危急關頭,就充分展示了這種本領,幾句恭維話就把丁公灌得迷迷糊糊的。丁公覺得劉邦比項王仁慈寬厚,正猶豫之際,劉邦趕緊向旁邊的夏侯嬰示意駕車快跑。丁公攔住部下沒有追趕。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後,丁公就去投奔劉邦。誰知劉邦翻臉不認人,當著文臣武將的面責備丁公說,使項王丟失了天下的,就是你呀!身為項王麾下將軍,卻心存二心,縱容強敵逃走。我大漢朝靠忠孝立國,焉能要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叛臣。劉邦喝令把丁公推出去砍了。

丁公不明白,自己的到來其實很傷劉邦的面子。人們會說,劉邦其實很無能,要不是丁公網開一面,他早就玩完了,哪能有份當皇帝。丁公與劉邦曾有過交往,卻摸不清他的個性,結果一步步來尋死路。

故事:劉邦懸賞千金,追捕楚將季布(上)第一號通緝令

按照劉邦的邏輯,他身邊的一個花白鬍須的大臣也該處斬。這人就是項羽的叔叔項伯。他當初常為漢王通風報信,使侄兒項王的謀劃多次落空。項王最初設鴻門宴,欲殺掉劉邦,就是項伯向張良洩露了機密;後來韓信垓下設伏,也是項伯引薦的奸細去說動項王向垓下進軍的。

使項王丟失天下的,實在是項伯才對,但是劉邦根本沒有想到要懲罰項伯對項王的“不忠”行為。人群中的項伯也是神色自若,一點也沒有感到殺丁公跟他有什麼關係。項伯一則與劉邦是兒女親家,再則已經被賜姓劉了,怎麼能算項王的叛臣呢!

統治者的邏輯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有點像國畫中的散點透視(多視角),完全服從需要。如果說丁公放劉邦一馬是“不忠”,那麼季布攔截劉邦就應該是做對了,就應該值得表彰了。但是劉邦還是要在全國各地張貼通緝令,懸賞捉拿季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