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即便是作為個人的自我認知,王世龍也說,“我的照片用現代眼光審視,大都是公式化、概念化;但作為歷史記載,儘管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總歸是我們走過的一段歷史的註腳。”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撰文/劉麗萍 攝影/王世龍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丹江口水庫淅川縣地段修建場面,1964

△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橫跨湖北、河南兩省,1958年開始修建,1973年初期工程竣工,全部建成後,將向河南、北京等省市供水,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


王世龍的攝影在歲月重新展開的當下,得以穿越影像的表層,傳遞出一種既豐富又複雜的意味:在那裡,水自身是發光的、風吹麥浪自身是美的、勞動自身是不朽的、艱難自身是用來超越人生的……


一個攝影家的自我治療

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前,王世龍是河南農村的一個苦孩子;1955年,戰場受傷致殘轉業之前,王世龍是一名戰士;1992年,離休之前,王世龍是一名攝影記者;1995年,被人們稱為傳奇攝影家之前,王世龍生了一場大病,與死神交了一次手。


醫治療養期間,作為與病魔抗爭的方式,王世龍把半個多世紀以來拍攝的照片——除了負傷時丟失的、轉業時上交的、媒體已經刊登的——統統擺出來,買了幾盒洗相紙和放大紙,在自己家裡臨時組建起一個袖珍式暗房,從數千張被當作“邊角廢料”的底片中,精選出一些來,放大、結集、出版——《歷史的腳印》、《中原父老》兩本攝影畫冊便是這次自我治療的成果,由此一發而不可收,相繼出版了《風情》、《圖像歲月》等攝影畫冊與《瞬間紀事》、《牛歌》等文集。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新鄉市郊區農民在抗旱打井,1958

△因為沒有電,只能採取最原始的辦法,用人力在上面踏動圓環當動力,抽水打井,可謂當時的一項發明創造,就像今天公園裡供遊客玩樂的摩天輪。


來自革命根據地的攝影啟蒙

革命根據地的工作任務都是指派的。在正式被指派學習攝影之前,王世龍在戰地油印報《前線生活》擔任油印員;後來,因為部隊由農村轉到城市,《前線生活》由油印改為鉛印,王世龍不得不奉命待崗,期待卻又茫然之中,王世龍不知道上級已經通過了解他在《前線生活》報工作時的表現,為他做出新的工作安排了。直到有一天,領導把兩架戰利品——德國上個世紀30年代出品的120型只有光圈沒有距離、能拍16片的蔡司照相機——掛在王世龍的脖子上,同時安排他拜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畢業的老革命——攝影家劉長忠為師學習攝影。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輝縣農民種地澆水,1973

△水貴如油的自然條件,使當地百姓非常節約用水,一桶水能澆一二十棵莊稼苗,以期多收一點糧食。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王世龍從劉長忠那裡學習了有關攝影的第一節課。這一課沒有講攝影技術,而是講攝影的指導思想:為誰攝影?為什麼攝影?“學攝影首先要提高文化,沒有文化別想幹攝影;幹攝影不但要有文化知識,還要有藝術眼光、藝術頭腦;思想要開闊,精神要活躍。部隊的攝影工作是一項藝術事業,而不是開照相館的!”王世龍說這是令他極其感興趣的問題。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水庫建成後的麥收季節,1973

△麥收季節,這邊收麥,那邊澆地潤土,準備播種早秋,歷史上十年九旱的“大荒坡”,如今變成旱澇保豐收的“放心田”。


鄉土是一種選擇與本分

王世龍轉業到河南省新鄉市《新鄉日報》後,被派往《鄭州日報》學習。學習即將期滿時,時任《鄭州日報》總編室主任的張騷仁找王世龍作了一次意味深長的“思想工作”:“轉業軍人是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如果你同意,把檔案從新鄉要來,轉業到《鄭州日報》工作多好。”但王世龍婉拒了張騷仁的這番好意,選擇了回《新鄉日報》:“當時新鄉正在招兵買馬,籌備建立《新鄉日報》,派我到《鄭州日報》學習,不回去,我覺得不合情理。”這樣,面對來自到省城生活、享受更好的文化條件的邀請與誘惑,王世龍選擇了更需要他的《新鄉日報》。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輝縣千人挖“截潛流”,1974

△4000多人在黃水河出口,挖出一條100多米長、30多米深的深溝,並用鋼筋水泥鑄成一條頭朝下的大壩,攔著地下水,使其湧出地面,流向大地,故名“截潛流”。


1970年,王世龍剛從“牛棚”裡解放出來,剛一出來,就仍以攝影記者的身份,一頭扎進輝縣人民大幹苦幹治水造地的洪流裡。只要治水大軍在哪裡擺戰場,王世龍的相機鏡頭就在哪裡對準他們;他們“吃飯不論碗,幹活不論點”,王世龍的攝影包裡就帶著碗筷和他們同吃同住,在治水工地上拍照,一拍就是20多年。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輝縣寶泉水庫千軍萬馬治水造地的戰場,1975

△太行山的山峽、山溝都被建成攔水壩,而且不佔一畝耕地、不搬一戶住家,實為難能可貴。


時代易逝,意味永存

王世龍的作品,可謂牆內開花牆外香。國內,人們說他的作品“土”;大洋彼岸呢?1982年,王世龍以鄉土派攝影代表的身份,隨中國攝影家協會訪問美國,老外們看了他的作品後“不是說土,而是說洋”、“東洋味濃”。巨大反差中透露的,是歷史本身的複雜與人類認知的差異。


頗具意味的是,我們沒有看到王世龍就自己作品在國外引起的反應有過任何回應;相反,對於國人說他的作品“土”,倒是給予了自己的說法:“幾十年,我一天也沒有離開過農村、農民和如金似玉的黃土地。如果讓我離開,就像讓我離開太陽和月亮,就意味著我脫了根,忘了本。”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幹部、群眾一起,送石修建“群庫灌流”,1979

△1968年到1979年這10多年間,輝縣人民在太行山區修建水庫近20座,採取“蓄著天上水、挖出地下河、截著潛流水、引出溝水泉、提水上山崗”五種辦法,使各個水庫的水,互補互利,哪裡需要,就流向哪裡,故名“群庫灌流”。


是的,如果正如我們在重溫王世龍作品時發現的那樣:水自身是發光的、風吹麥浪自身是美的、勞動自身是不朽的、艱難自身是用來超越人生的……那麼,鄉土確實是平凡的,但恰恰是這些平凡,是我們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樣重壓下的扭曲和變形後,擁有的最深切的盼望;在此意義上,鄉土是黃金似玉的——這不是一種價值評判,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意味:時代易逝,意味永存。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機械化收割,1984

△太行山下大面積的麥收。


>> End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精彩版式呈現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本文節選自《文明》2012.05月刊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誌公眾號:WENMINGZAZHI,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文明》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誌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


溫故鄉土——王世龍攝影中的個人記憶與鄉土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