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阳和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真的是历史迷案吗?未必!

(部分选摘自网友历史资料) 1790年前(公元227年),蜀汉丞相在北伐曹魏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篇奏章,后人曰《出师表》,其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那么,躬耕地在哪里呢?

一、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5个问题:

(1)诸葛亮什么时候“躬耕于南阳”的?

(2)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时间

(3)诸葛亮做《出师表》的时间

(4)南阳郡、宛城、邓县、南郡、襄阳县、襄阳郡、隆中的关系。

(5)襄阳隆中地名的由来。汉代地图上,他明明是阿头山,究竟是谁说它是隆中的?

关于南阳和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真的是历史迷案吗?未必!

地图中阿头山,隆山,博望坡,为保证古地图的严谨性、完整性,区别与古地图原图地名,台学者由左向右横向标注。这三个地名在襄阳南阳两县古地图中均有准确标注。希望个别襄阳人不要再故意找茬、狡辩!


二、回答上面四个问题

(1)《三国志》记载“(诸葛)玄卒,亮躬耕陇亩”,所以诸葛亮躬耕的原因是其叔叔“玄卒”,这一年是197年,诸葛亮年17岁。

(2)227年做的《前出师表》有“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尔来二十一年……”,看以看出三顾茅庐发生在207年,诸葛亮年27岁。

(3)228年诸葛亮做《后出师表》。

(4)据《后汉书》记载襄阳属南郡,不属于南阳郡。据《晋书》记载,208年曹操取荆州,置襄阳郡,辖原南阳郡的樊城、邓县。(详细史料可见下文“

躬耕于南阳是不是南阳”)

(5)习凿齿!

这个人是三国以后、西晋以后、东晋时期的,距离诸葛亮时代100多年后的一个流行作家,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

1.他很崇拜诸葛亮。

2.他是襄阳人。

3.他编造了很多“故事”混入史籍。他的主要理念叫“史为今用,以今观史”,意思就是历史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当今的政治需要服务。他在这个理念下杜撰了很多东西,给后世的历史考证带来很多麻烦!这个观点被后来很多著名历史学家,比如裴松之、刘知己所批判!他杜撰的很多“故事”也被后世用其他实锤史料证伪!最可怕的是他记录的东西真真假假,九真一假,掺杂一起很难分辨,有很强的欺骗性!

而仅就其对于诸葛亮的一些记载来看,比如收录《后出师表》。这一篇一直被认为是伪作,三国志并未收录入诸葛亮名下。其行文风格迥异,里面一些内容也与史实不符!比如陈寿三国志记载赵云卒于229年春,相信一国史官对于自己国家的柱国大将的生死应该不至于弄错吧!然而在228年做的后表中却说赵云已经死了!习凿齿治史不谨可见一斑!

正是这个人,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认为诸葛亮是自己老乡,隐居在隆中,所以把这篇《草庐对》改名叫《隆中对》!而后郦道元引用了习凿齿的说法,记载在水经注中,又由于郦道元的影响力,很少人会去深入考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错误就此埋下!

由于原文没有正式名字不方便记忆,习凿齿加了名字,并通过自己影响力让《隆中对》这个名字流行起来!关于动机自己脑补!

《隆中对》这个名字流行起来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争议!

而由于南北朝期间,南阳被北方政权控制,襄阳属于南方,南方汉人政权对于诸葛亮的祭祀活动也就从南阳转移到了临近的隆中进行,最早记录名称是诸葛小庙!随着时间的推移,隆中也就越来越成了一个古迹……

关于其他能够让襄阳隆中狡辩的一些问题:

1.有人刘备三顾茅庐过汉江没有问题,说汉江不是天险是小河想以此推翻高山大河作为分界线的常理分析。

这是用Google earth测量的隆中附近江面的宽度……为了防止有人说这不是汉江,还选在旁边有个大桥的参照物!

想想你们在学校跑1000米或800米的感受吧!

我承认我跑步不行,没见过什么世面……

关于南阳和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真的是历史迷案吗?未必!


2.关于“隆中”地名

史籍上可查到的这个地方本叫“阿头山”,直至100多年后,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为其改名为“隆中”!

也就是三国时代压根没有隆中这个地方,怎么会有《隆中对》?所以《隆中对》这个名字才是后人篡改的!!

3.关于诸葛玄

有人提到诸葛亮投奔在襄阳做官的叔父诸葛玄,因此诸葛亮必须在襄阳躬耕。这个推论成立吗?

诸葛亮投奔诸葛玄,和诸葛玄曾在刘表手下做官都是史实。可是他们避而不谈的是:

①诸葛玄是195年带诸葛亮投奔荆州,随后即被派遣去豫章做太守,并于197年死于战乱;期间总共仅2年时间,在襄阳怕是1年都不到;

②诸葛玄的墓在今平顶山市境内,与南阳北部邻接;落叶归根,这说明诸葛玄是在平顶山安家而非襄阳;而诸葛亮要么应该在诸葛玄家中,要么应该随他去豫章,唯一不可能长期住在亲戚不在的襄阳!

4.关于黄月英

诸葛亮娶了襄阳人黄承彦的女儿,所以诸葛亮一定在襄阳隐居?

他们避而不提的是诸葛亮弟诸葛均,根据《诸葛氏谱》记载“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旺”。

诸葛两兄弟是住在一起的,襄阳根据诸葛亮岳父是襄阳人就认定诸葛亮隐居襄阳;那么南阳人是否可以根据诸葛均娶了南阳林氏而认定诸葛亮隐居于南阳呢?!

5.关于司马徽

有些人信口雌黄说司马徽、徐元直、孟公威、石广元是襄阳人,是诸葛亮的师友,所以诸葛亮隐居在襄阳!

请问颍川人同意吗?这些人都是颍川名仕,颍川在南阳东北部邻接!曾在襄阳附近游学,知道什么叫“游”吗?这是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6关于“躬耕于南阳”,是不是“南阳”?

南阳,起始于秦昭襄阳设置的南阳郡。从南阳郡开始到诸葛亮呈送出师表时,“南阳”这个地名发生了很多变化。研究“躬耕于南阳”,必须要理清“南阳”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襄阳都没有出现。此时期,在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分布着众多的诸候国,分别是吕国、申国、谷国、唐国、邓国、卢国等地,后期这些诸侯国全被楚国所灭,今南阳、襄阳一带成为了楚国的领地。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出兵攻打楚国,襄阳一带先被秦军占领,秦国把汉江以南的襄阳一带设立了南郡,请注意此时襄阳已经有了明确的归属——南郡,与南阳郡一字之差,此时汉江以北地区仍然是楚国,南阳还没有出现。在南郡成立6年之后(公元前272年),秦国大军向北打过汉江,一举灭掉了楚国,秦国把汉江以北的地区设置“南阳郡”,郡治设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这便是“南阳”的来源。

秦王朝建立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南阳郡、南郡都予以保留,今天南阳市(宛)就属于当时的南阳郡,而今天的襄阳市就属于当时的南郡,两地隔江相望,但不是一个地方。随后的西汉时期,刘邦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建置。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在王莽推行的新政中,南阳郡改名叫前对,宛城改名叫南阳,这个记录在《汉书》和《水经注》里均有记载。这是宛城正式改名“南阳”的最早的记录,此时比诸葛亮早200多年,距离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相去不远。此时,“宛城”非常明确的叫“南阳”。

在当前一些学者的文章中,称在诸葛亮死后200多年后的隋朝时,宛城才改名叫“南阳”,这明显是不顾历史事实。

东汉末年,诸葛亮开始了“躬耕南阳”的农夫生活,一直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才结束了躬耕生活。此时期,南阳和襄阳,一个是郡名,一个是荆州的治所,两者之间关系非常明确,没有互相隶属关系。

“三顾茅庐”事件就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时间段,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就有两种理解:第一个理解就是东汉时期的“南阳郡”,第二个理解就是南阳郡的郡治宛,这两个理解都有道理。但无论哪一种理解,诸葛亮的“南阳”和当时南郡的襄阳、襄阳城西的隆中都没有关系。

“三顾茅庐”事件发生20多年后(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四川成都向后主刘禅呈送了《出师表》,文中自述“躬耕于南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记录“三顾茅庐”事件的记录。在诸葛亮呈送《出师表》的这个时间,“南阳”已经不是当年“三顾茅庐”时的“南阳”,此时的南阳郡范围只管辖了宛城一带,而原南阳郡南部的新野一带成立了义阳郡,南阳郡与南郡之间隔开了一个义阳郡。

在诸葛亮呈送《出师表》的第二年,公元228年,45岁的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送了《后出师表》,提到了“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此“南阳”就是宛城,讲的就是曹操战宛城事件。

研究“南阳”问题可以发现:对于南阳来说,无论“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指哪里,宛城都是南阳,这一点毫无争议。对于襄阳来说,无论“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指哪里,襄阳都不是南阳,这一点也毫无争议。


6.关于南阳当时是不是“曹占区

”“襄阳说”还有一个长盛不衰的奇葩观点,就是当时南阳是曹操的“敌占区”,所以诸葛亮绝不可能到“敌占区”去居住。这又是在“想当然”了,哪部史书有“布衣绝不可能”到南阳躬耕的记载?诸葛亮建安二年到南阳“躬耕陇亩”,直到建安四年曹操才到宛城演了一出“困于南阳”闹剧,随即撤回许昌,集中精力经营北方。所谓“曹占区”就是这么不长的几天时间。此后,建安六年刘表攻宛北30余里西鄂,没有曹操军队和宛城的地方军队来救援的记载,而且南阳功曹柏孝长也躲在西鄂城中,当时南阳城(宛)在刘表手中不言自明。刘表攻打西鄂,可以看做是对南阳郡内不服从自己的地方豪强势力的一种清理行为,也是对南阳郡的全面接管行为。随后,“建安七年(202)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并在建安八年初(203),“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叶县在宛北两百余里,博望在宛东北约80里,这些记载可以清楚看出南阳郡治宛城在刘表的控制之下。而曹操在建安八年的驻军前沿是西平,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这段时间,除了曹操“困于南阳”以外,刘备“屯兵新野”,刘表“从容自保,境内无事”是南阳郡的基本态势。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在基本平靖了北方后,曹操才调兵南征。这么清楚的记载“襄阳说”就是不看,闷着头只管说“南阳是曹占区”,还无知的拿“博望之战”来证明宛城在曹操手里。可笑啊,所以,你是不可能指望这些把博望和宛城地理方位南辕北辙的“襄阳专家”来搞清楚“躬耕地”的,只会弄成一盆糊涂。期待那些意淫诸葛亮躬耕期间南阳是“曹占区”的专家们,冥想没有用,多看书才是正道!

三、躬耕地的前世今生

1、首先诸葛亮自己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躬耕地在“南阳”。

2、据《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记载,南阳郡、南郡以汉江为界。襄阳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书中有;秦兼天下,自汉以北是南阳,自汉以南是南郡……汉因之……。习凿齿自己在《襄阳记》中再次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所以,躬耕地必在汉江以北,显然不是汉江以南的“号曰为隆中”的地方。

3、207年刘备三顾茅庐,208年曹操取荆州,置襄阳郡,辖原南阳郡樊城、邓县,227年诸葛亮做《前出师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显然此“南阳”不包括邓县、隆中(习凿齿说:隆中属邓县)。有人说诸葛亮不会承认汉贼曹操对大汉的行政区划调整,这是个笑话:(1)208年时,汉献帝还在位(2)据《关羽传》记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以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可见刘备任命关羽为襄阳郡太守,所以诸葛亮是承认襄阳郡。

4、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说“曹操……困于南阳”,必“南阳”是宛(河南南阳),197年宛城之战,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这里显然诸葛亮用“南阳”指代郡治宛,实际上这是一种惯用用法,如《后汉书》“南阳,洛阳城南七百里(约今500里)”、《南都赋》“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孙坚传》“比之南阳”、《张绣传》“张绣在南阳”……这里的“南阳”都是宛城,是不能理解为南阳郡的。实际上,“南阳”是“伏牛山南、汉江北”这一范围的描述,宛即碗,也是这一范围地形(南阳盆地)的直接描述,南阳即宛。今南阳市和宛城区均简称“宛”。东汉南阳是开国皇帝刘秀是家乡,又是南都,所以南阳被称为“南都帝乡”。诸葛亮来汉时全国第二大都市南阳躬耕是合理合情的。

5、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和襄阳隆中

(1)诸葛亮死后70年,《蜀记》出现“隆中”,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注意此“隆中”在沔之阳(汉江以北),且刘弘去的是“故宅”(宅院,砖瓦房),不是诸葛亮说的“草庐(茅草屋)”。(请详细参阅台湾地区根据台湾故宫博物院资料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之隆山

(2)习凿齿言“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请问:号曰为隆中是什么意思?这里说诸葛亮的“躬耕地”是隆中吗?那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新野、成都是不是“亮家”?也可以说是躬耕地?再者邓县真能管住这个号曰隆中吗?另外,习凿齿在《襄阳记》说“襄阳有孔明故宅”,习凿齿说的好好的,隆中属襄阳,习凿齿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3)《三国志—孙坚传》说的清清楚楚——樊城、邓县在汉江以北。“初平三年(192年) ,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6最后说说南阳襄阳武侯祠的现实情况。

南阳武侯祠建于何时,文献上没有记载,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已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看来早在唐代卧龙岗上已有诸葛草庐了。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祐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再看看襄阳隆中。襄阳隆中牌坊两边门柱正面雕刻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摘自杜甫《蜀相》诗,门柱上雕刻“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选自杜甫诗句,为陈维周书写,陈维周一九五四年病逝。可见牌坊至多民国后所立。

襄阳诸葛草庐,公元1987年建的仿汉建筑。诸葛草庐按照南阳卧龙岗风格设计,陈设简单,一琴一剑,几卷书简而已。

襄阳武侯祠,襄阳隆中武候祠,完完全全是复制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

其他就不用一一列举了。


附:《习凿齿及其杂传创作考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宁大学文学院)。

节选两段落:

"…正是因为习凿齿这种着重于人物个性风貌的为传指向以及“不实”甚至是虚妄的传述,使这些郡国之书其有了小说品格,表现出普遍的小说化倾向。正如《宋两朝艺文志·传记序》所言:“传记之作,近世尤甚,……然根据肤浅,好尚偏驳,…收摭益细而通之于小说”。

……

"而如习凿齿《襄阳耆旧记》等郡国之书的这种小说化倾向,在整个汉魏六朝杂传中亦实具有普遍性,这对唐代传奇小说的兴起与繁荣实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

经社科院学术立项考证:习凿齿写东西是用小说手法,许多东西看似写史,实为凭空臆造小说。所以《汉晋春秋》也最多归类于文学范畴。由他原创炮制的“亮家于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一句话,是派生出后世“躬耕于襄阳隆中”根源。既然仅为文学臆造,此句更不能作为史证。


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襄阳学者和不明真相的襄阳群众,恶意攻击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甚至是以李鬼打假李逵,激起南阳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同时,这种混淆历史,侮辱贤哲的做法也严重撕裂了两地人民群众的感情。

要怪就怪大部分河南人嘴笨,守着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却说不出来!别人拿本没什么公信力野史小记都可以口吐莲花,你们放着二十四史的皇皇巨著却百口莫辩!

如果不赌气客观来说,南阳和襄阳是同属南襄盆地的两座历史名城,距离相对也比较近。直到今天虽然分属两省,但风俗方言都基本相同,襄阳也说的河南话,两地民间交往频繁!那么可以相见,历史上很多两城的著名人物也免不了会两地流动!就诸葛亮而言,你不能以在襄阳生活过,就否定他在南阳生活过,相反依然成立!我比较反感的是,什么都想争,都想吃独食!诸葛亮出师表上自述一个躬耕于南阳,你就得赶快跳出来,拼了老命证明他没在南阳躬耕过,都是襄阳的!这就是典型的地方利己主义在作祟!

所以,我们说诸葛亮躬耕地在宛(河南南阳),不可能在南阳郡邓县(樊城北),更不可能在汉江以南的南郡隆中,至于隆中属于邓县管辖,真是开玩笑——邓县在樊城北,它怎么能跨越樊城、跨越汉江、跨越万山,管辖隆中?

最后,还是请大家尊重一下丞相吧——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