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清朝的外国高官,罗伯特·赫德

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起源于一道来自外国人奏折,作者的名字叫罗伯特·赫德。

罗伯特·赫德,字鹭宾,1835年2月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阿马郡,1853年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之后的1954年,年仅十九岁的赫德作为见习翻译来华。1858年,以书记官身份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

聊聊清朝的外国高官,罗伯特·赫德

如果你还没忘记,在之前火烧圆明园那一篇中我曾说过,柏贵在二鸦期间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而赫德就是供职于这个政权。

在此期间,他先后结识了两广总督劳崇光、中国海关首任总税务司李泰国。这个李泰国有必要说一下,他的名字虽然很中国,但是其实他是个英国人,英文名字为“Horatio Nelson Lay”。

李泰国结识赫德后,很赏识他,就举荐他出任当时的大清皇家海关副税务司,相当于海关二把手。其实此时的赫德对海关、税务等并没有多少认知,但是他很有学习能力,很快就能上道儿。

1861年,在太平军逼近上海,在上海的李泰国一看形势不妙,向清廷请病假,跑回英国治疗了。他这一走,海关的事儿就交给了两个二把手,乔治·亨利·菲茨罗伊与赫德。菲茨罗伊愿意留在上海,而赫德则走访全国各地,帮助清政府筹办海关。

看到赫德这么卖力,1863年11月15日,清廷总理衙门宣布任命28岁的英国人赫德为总税务司司长。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任命简直是丧权辱国,堂堂一个大国的海关竟然控制在外国人手里,这是不太准确的。客观而言,赫德为中国海关事业可谓是尽心尽力,操碎了心。

作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主要职责就是收钱,为清政府进出口的货物收钱。但是你要知道,这是晚清,凡是能赚钱买卖,哪个官员不眼红呢?

此时的赫德已经在中国浸淫已久,所以他上任后,主要实行了三方面政策:

一是严厉打击贪腐,禁止清朝各地方政府插手海关;

二是全球招考、公开选拔雇员,想进海关,必须考试,不管哪个王爷、高官的亲戚都不好使;

三是高薪养廉,赫德给海关高级职员开出的薪酬非常高,是其他国家同等职位的两倍。职员干满一定年限,还有一笔相当于年薪的酬劳金。此外,退休金、回籍旅费、带薪年假一应俱全。

在赫德的大力整顿下,清廷海关的税收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至19世纪70年代末,更是达到3000万两,一度占到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国的“财神爷”。

这个海关不仅比清廷的旧式衙门清廉,甚至清廉指数在当时的全球也排的上号。除此之外,赫德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很多朋友可能知道,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即大名鼎鼎的大龙邮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龙邮票就是赫德设计、发行的。所以在当时,这套邮票也叫海关大龙。

聊聊清朝的外国高官,罗伯特·赫德

1865年10月17日,赫德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儿,他给当时主政的恭亲王上了一道奏折,名为《局外旁观论》。

奏折中有这么几句话,摘抄出来请大家欣赏。

“局外常论中国似此懦弱,若不致外有探伺之患,即內与外來往者,连闻此说,难保无藐上不服作乱之祸。”

“自四海各国观之,竟莫弱于中国。”

“止有国政转移,无难为万国之首,若不转移,数年之内,必为万国之役。”

注意,这是在1865年洋务运动连个影都没有的时候,一个外国人,直接上书,说清帝国如此弱,没有外患也会有内祸,如果不变革,不出几年,必然被西方列强奴役。

如果按照《大清律》定罪,那么“谤议朝政”的罪名是免不了了,给个斩监候都是轻的。

但是,恭亲王并没有处罚他,而是将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和威妥玛的《新议略论》抄录给东南沿海各督抚讨论。

这两份文件一下发,立刻炸了锅,各地督抚大多骂赫德猖狂,竟然敢说我大清弱?当然,对其中切中时弊的分析,督抚们也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最义愤填膺的是李鸿章,他在回奏中之言,“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好了,赫德大致就是这么个人,但就是这么个人,李鸿章很不喜欢。

首先,表现在对外事务话语权上。赫德不仅是海关总税务司,还算是慈禧、恭亲王奕䜣的外事顾问,斡旋、借钱、调停等事务多有出面。

例如,1884年中法越南之战爆发后,赫德便代表清廷赴南京与法国公使议越南案;1875年2月21日,英国人马嘉理在云南被当地人杀死,英国意欲出兵。清廷派赫德前去斡旋,清朝让渡部分利益后,签订了《烟台条约》,避免了中英一场战争。

其实,赫德中国的英国人官员,是很矛盾的。他为清廷打工,却又得平衡母国利益,最后是两边都不讨好。

例如上面说的《烟台条约》的签订,在谈判时,赫德与英国使臣威妥玛因为条款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差点动手;而反过来,清廷看到条约中给予英国进入云南及西藏特权,也很不满意,总之是两头不讨好。

总体而言,清廷还是认可赫德的。1886年,赫德获赏花翎、双龙二等第一宝星;1889年,赫德升为正一品;1893年,光绪赏赫德三代一品封典。这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做过的最大的官,伊藤博文险些打破这个记录。

恭亲王对赫德的评价是:“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甚至封疆大吏的人事任命,有时也要咨询他的意见。

以上种种就意味着,只要有赫德在,李鸿章就无法在清廷一家独大,独揽外交权。

其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赫德很不屑李鸿章。

赫德与李鸿章共事了超过三十年,但是他对李鸿章的评价并不高。

赫德对李鸿章评价的原话:“李(鸿章)跟我的经历很像,年轻的时候运气不错,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他像我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因为他的高官厚禄才让他声名显赫。他现在所表现出的才能,换一个其他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他本质上跟中国官僚没有任何区别。”

同样,李鸿章对赫德的评价也不高。李鸿章的原话是,“阴鸷而专权,怙势而自尊”、“内西人而外中国”。

他两这种相互瞧不起的情况,固然有牛人相轻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路线问题。李鸿章是个中国官僚,精于政坛,长于人情世故;而赫德则是外国雇佣,长于经济管理。所以,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两人相互依附又互相提防。

基于以上原因,在海军建设过程中,李鸿章决定,摆脱英国人在洋务运动中的影响,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就是以他为主。

1879年,赫德向总理衙门提交了一份试办海防条例,建议增设总海防司署,组建南北两洋海军,由他担任总海防司,并一手操持从英国购买军舰。同时,他指示在伦敦的亲信金登干物色各类海军人才,准备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经总理衙门审核报恭亲王批准,清廷决定任命赫德出任总海防司司长。

李鸿章闻讯大惊,联合南洋大臣沈葆桢上书,指出赫德不能既管钱又管兵。最终,总理衙门采纳李鸿章建议,拒绝了赫德的海防章程。

赫德随即再上书,要求他经办北洋购舰,李鸿章再次反对,并提出所有军舰均采购自英国,尾大不掉。实际意思是英国人卖的肯定比自己装备的要差,万一以后打起来还是打不过。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李鸿章说的有道理。可是你仔细琢磨一下,就算英国人卖给清廷同样先进的军舰,清廷就打得过吗?人家累积了百年的优势是你几艘先进军舰就能打破的吗?

其实在《烟台条约》签订之后,中英在十几年内基本没有大的摩擦。在中法之战法军封锁台湾海峡的关键时刻,英军不惜得罪法国,宣称保持中立。

1885年,中法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清廷福建水师已经全军覆没,法舰队封锁台湾海峡,试图困死台湾。

1885年1月25日,英国宣布:凡远东地区包括香港在内所有皇家海军驻扎之港口,全部对法军关闭。失去香港和日本港口的后勤补给,这意味着法国远东舰队的煤炭、弹药、食物、药品全部必须从越南运输,而当时的越南的后勤保障设施非常不健全,这给在台湾海峡封锁的法国舰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其实当时英法的关系还不错,所以法政府于表达强烈抗议,认为英国名为中立,实际上通过香港向清政府输送军火,英国不予表态。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想着跟人家开战呢?

但是李鸿章不管这一套,自此,李鸿章开始有意疏远英国,开始搞起他所谓的“各方平衡外交”,譬如,向刚刚统一不久的德国买军舰。

很多人可能会说,人家德国制造质量好云云。拜托,这是1880年,德国自己的海军都没有几艘像样的军舰,李中堂大笔一挥,买了两艘七千多吨的铁甲战列舰。

况且,这其中有没有猫腻还不好说。

1880年12月2日,清国驻德公使李凤苞代表李鸿章与德国签订订购7000吨级战列舰12艘之备忘录,注意,计划向一个从来没有造过这种吨位军舰的国家计划购买12艘!

1881年1月8日,德国造船厂迎来了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买卖,定远级战列舰。该级舰比当时德国自己任何一艘军舰都要大,俗称练手;而买主清廷,俗称小白鼠。在此之前,世界海军军舰的出口基本由英法两国包揽,而英国占据了绝对大头,当时全球80%的军舰出口来自英国。

北洋水师原本准备以400万两白银在德国订购3艘7千吨级的战列舰,最终支出409万两,开回中国的是2艘7千吨级的战列舰定远、镇远及2300吨级的穹甲巡洋舰济远,其中为定远级两舰付款340万两。也就是说,本来计划是400万买三条大船,实际上确实409万买了两大一小。

不仅如此,稍微懂点军事的朋友可能都会知道这个梗,济远号出名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舰长叫方伯谦,更是因为它虽然叫“穹甲巡洋舰”,但由于其是德国船舶工业史上设计建造的第一型穹甲巡洋舰,没有建造经验,所以载煤量、装甲设计都有诸多问题,更有甚者,其设计排水量为2440吨,回国之后一量发现只有2300吨。

1883年1月3日,国子监司业潘衍桐实名举报驻德公使李凤苞在购买定远、镇远二舰中贪污白银60万两,后经查证,李凤苞被革职。

这个李凤苞并非李鸿章的亲戚,但却是绝对铁杆儿。1876年,李鸿章推荐他任船政留学生监督;1877年,李鸿章保举他赴英法两国学习;1878年,李鸿章保荐他出任驻德公使。这他两儿要是没点人情往来我是不信的。

但是我这个人一向讲求证据,这里没有证据证明李中堂也参与其中,我就不说什么了。

之后,赫德就基本不过问海军之事了。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议和条款。赫德闻讯,与李鸿章一起回京,参与《辛丑条约》谈判,尽力维护中国利益以求达到中国能够承受的议和条件。

因其在谈判中出力甚多,条约签订后,晋太子少保。

1908年4月13日上午7时,73岁高龄的赫德因病休假离职回国,并在办公室留下一张意味深长的便条:“1908年4月13日上午7时,鹭宾·赫德走了。”

慈禧感其服务中国近50年,在其走后,并未取消其职位,仍然让其挂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司长的头衔直到1910年。

1911年9月20日,赫德因肺炎发作后心脏衰竭病逝于英国白金汉郡芬格斯特。清廷追赐优恤、加尚书衔、太子太保。

赫德是世界近代史上获各国勋赏最多的个人之一,共受封四个世袭勋位、十五个一等爵士勋位,及众多其他名誉学术及市政荣誉。

清政府政府授予其一品顶戴、花翎、双龙二等第一宝星、三代一品封典、太子太保衔;

英国皇室授予其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同袍勋章、爵级司令勋章、爵级大十字勋章、从男爵位;

普鲁士王国授予其一级皇冠勋章;

丹麦王国授予其丹尼布洛大十字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