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常情況下,巴中經貿或迎來更多機遇

“疫”常情況下,巴中經貿或迎來更多機遇

今年一季度,中國仍為巴西最大貿易伙伴。 Comex do Brasil

【南美僑報網王玥/文】巴西農業及畜牧業聯合會近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是巴西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進口額72億美元,佔比34%。3月份巴西對華出口大豆881萬噸,同比增長52%,佔當月巴西大豆出口總量的3/4還要多,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

中國擴大對巴西農產品的進口,有一定客觀因素。一是巴西的大豆正值收穫季節,今年產量增加,預計可達到1.21億噸左右。巴西大豆收穫後,需要及時出售,所以巴西方面從農場主到政府,也都在採取積極措施,努力保持出口順暢;二是巴西貨幣黑奧兌美元不斷貶值已使得巴西大豆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吸引力。在巴西,大豆以美元計價,但使用巴西黑奧支付。對當地農戶而言,貨幣貶值導致國內價格上漲,只有擴大出口才能提高利潤率。

中國作為一個消費大國,消費能力正在不斷恢復,疫情只會暫時影響巴中貿易。客觀來講,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國經濟遭受衝擊,市場需求相對降低,進口也受影響。但隨著中國抗疫取得成效,經濟活動正逐步恢復正常。例如作為巴西牛肉最大買家的中國重新開始增加進口,這也充分說明,中國作為一個消費大國的現狀沒有改變,巴中經貿合作的穩定性和緊密程度沒有改變,中國對進口的需求仍舊很大。

巴西人口約2.1億,佔拉美總人口的近1/3。中國積極擴大對巴西農副產品的進口有利於巴西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支撐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中國農網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年巴西連續兩年躍居中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目前,巴西對中國出口產品主要有大豆、牛肉、棉花和蔗糖。2000年至2019年,兩國農產品貿易額由6億美元激增至334.8億美元,其中97%以上貿易額為中國自巴西進口。2018年美中發生經貿摩擦後,巴西對中國大豆出口淨增三成,超過6600萬噸;2019年,巴西繼續從中國市場受益,連續兩年替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

受疫情影響,巴西經濟正面臨巨大壓力。據巴西媒體報道,巴西政府已將經濟增長預期由原來的2%以上大幅調低至0.02%。巴西經濟部經濟政策秘書阿道夫•薩希西達預計,巴西經濟將進入衰退期,第一季度經濟表現不會太理想,第二季度將出現大幅下滑。對此巴西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經濟發展。同時,中國對巴西的農副產品大量進口,勢必有利於巴西貿易增長。

疫情之下,巴中經貿或迎來更多機遇。目前,由於受疫情影響,很多國家都關閉了“國門”,減少和控制了糧食出口。哈薩克斯坦對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泰國宣佈雞蛋禁止出口七天;塞爾維亞宣佈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印度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大米出口幾乎陷入停滯,還有其他國家也相繼對糧食出口政策進行了調整。作為農產品消費大國,中國的農產品供給也面臨一定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巴西的農副產品對華出口可滿足中國市場部分需求,這對中巴兩國而言是雙贏。

中國古語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疫情之下,對很多國家來說雖然關上了一扇門,但也打開了一扇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