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莽定律: 先搞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魯莽定律: 先搞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魯莽定律,是脫不花38歲寫的,她說「38年親測有效」。我研究了一下脫不花的經歷,發現的確如此。

很多人都知道脫不花是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兼CEO,但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學歷不高,17歲就從高中輟學開始混社會了。

1997年,17歲的脫不花可能還並不知道魯莽定律為何物,但她那時候已經足夠莽撞了。

那年,脫不花被從家鄉送到北京突擊英語,準備去美國留學,然後光宗耀祖。結果來到北京一段時間後,她心野了,鬼迷心竅的認為花著父母的血汗錢讀書太不酷了。

叛逆期的孩子有這種想法的很多,但要麼就是想想,要麼要去徵求父母意見被罵一頓後繼續乖乖上學,畢竟羅永浩爸媽那種家長是極少數。脫不花不同,想就幹,根本沒告訴家長,自己偷偷輟學在北京三里屯找了份辦公室小妹的工作,月薪380元,就這麼開幹了。

這樣做是對的錯的呢?我們不好說,脫不花也不會去糾結,她只是在接下來的人生裡,用一次又一次的「莽撞」連續證明了當年那個決定是對的。

1997年脫不花打雜的那家小公司是做廣告代理的,那還是一個「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的時代。在一個野蠻生長的行業裡,必然會衝出一些「莽撞」的年輕人野蠻生長,脫不花成為了其一。

當時中華民族園西門有個酒吧叫「廣告人沙龍」,每到週末晚上,都會有廣告圈的名人來做免費講座,脫不花經常去蹭聽。

某個週末,脫不花在那裡聽了時任北京奧美總經理的湛國祥的講座,當天的主題是「如何做提案」,脫不花覺得「提案」這個詞高大上,是國際級廣告公司才做的事,她們用的詞都是「彙報」,那一天是脫不花這輩子第一次聽說有個詞叫「PPT」。

莽撞是好的,湛國祥講完被聽眾團團圍住,還沒資格擁有名片的脫不花鼓足勇氣渾水摸魚鑽進人群裡拿到了湛國祥的一張名片。

一個月後,脫不花所在的公司有幸接到一個大客戶邀請,去提案競標。當時對這個小公司來說,是個大機會,全公司開始討論。

脫不花雖然是個打雜的,但聽著聽著很興奮就說了一句:為什麼跟我在講座上聽湛國祥老師講的不一樣呢?

結果大家看了眼脫不花,雖然不耐煩但還是問了句:你說咋搞?

脫不花一下被問懵比了。

若是一般人,也就這樣過去了。脫不花不是,她要回答你。但她不懂啊,不懂沒事,去搞懂啊。

然後脫不花翻出了湛國祥的名片,對著名片上的電話號碼發了會兒呆,然後竟然咬著牙把電話撥過去了。

結果,電話是秘書接的,說湛老師在開會。

脫不花又鼓起勇氣說:請轉告湛先生,我是在廣告人沙龍上聽過他講課的一名學生,我有些問題想要請教他,能否請他給我回個電話?

這就是脫不花式做派:先幹起來,然後再一步一步逼近成功

結果過了一會兒,湛國祥真的撥過電話來了。脫不花說她接過來講了這輩子最二的一個電話:「湛先生湛先生,我是一個小朋友,一個月前我聽過您講如何做提案,現在我們有機會做提案了,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做,請問您能幫幫我嗎?」

沒想到,脫不花直接把湛國祥約出來了,而且是約的當天中午。定了地點,脫不花抱著尚未準備好的材料就跑去見湛國祥了。湛國祥看了說:內容再改來不及了,我建議在形式上下功夫。於是他給脫不花講了:怎麼用PPT這個軟件、到哪買投影膠片、怎麼製作和保膠片、應該用什麼樣的文件夾來裝膠片比較美觀等等。

其實,哪是什麼內容來不及改了,形式也來不及了,因為那天晚上他們就要趕火車去見客戶了。

不過這不是脫不花的作風,她竟然決定:幹!和湛國祥分開後,她就飛奔去買膠片等物料,然後再飛奔回辦公室做文件,經歷了打印機複印機各種卡紙事故,她竟然在同事必須去趕火車的最後時刻搞定了!

然後在最後一分鐘,本來沒機會一起去的脫不花竟然突然被老闆指著鼻子說:

你,一起去!

整整一個晚上,她又張羅著把臥鋪之間的小桌子當投影機,模擬放膠片、換膠片以及準備各種臺詞。

然後天快亮時,老闆又指著她的鼻子說:

你,到時候你講後半部分!

脫不花這樣的人,當然不會拒絕。

你看,本來整個事跟脫不花沒啥關係的,結果因為一次次的莽撞,她竟成了主力。

最後的結果的呢?抱歉,提案沒有競標成功。魯莽定律的精髓是可以不成功,但要儘快驗證

不過沒事,羅胖2018年跨年演講時說了:所有的事到最後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說明還沒到最後。

脫不花說那個失敗的提案給她帶來兩個後續好運:

第一,大項目沒拿下,但因為那個表現,那個客戶把後面的小項目直接給他們做,不用招標,合作完之後又持續合作了七個項目。

第二,後來公司有個新業務,做培訓,因為見識了脫不花那次在提案上大大方方的講話,直接指定脫不花為項目負責人兼培訓師。

脫不花說:我所負責的第一個客戶,組建的第一個團隊,合作的第一個媒體,寫的第一篇文章,培訓的第一個學員,賺的第一筆獎金,買的第一部手機,都源於此。

先幹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不開始幹,你腦子裡都是在論證「要不要幹」,而你一旦開幹後,你就開始了「怎麼幹好」的論證,同時你多幹一步就逼近了成功一步,因為問題都是在做事的過程中一個一個解決的,空想不解決任何問題。

魯莽定律:  先搞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3

魯莽定律:

沒有執行力

再完美的計劃都是空談

脫不花的第二個重要人生轉折點,同樣來源於一次莽撞經歷,這一次她用魯莽定律告訴我們:

沒有天生完美的計劃,只有一流的執行力去讓一個計劃以完美告終

1998年的一天,脫不花路過一個酒店的會議室,發現裡面正在搞培訓,會場管理不嚴格,她就溜進去坐在最後面聽了起來。這個老師講的內容讓脫不花深受震撼,什麼戰略管理啊, 4P均衡發展啊...

講完,她就衝上去找老師交流,想問老師下次在哪講,她再來聽。結果這個老師說他一般只給自己公司講,這次是因為給朋友幫忙,所以是第一次講公開課。

一般人問到這隻能作罷了,但脫不花竟然問:那麼如果我們也舉辦公開課,可不可以請您來講課?

老師說: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試試。

脫不花很激動,但她其實不知道怎麼做公開課,連場地都沒有。結果她一扭頭,發現一個酒店的工作人員在一旁,她直接爬過去打聽,那個工作人員就是負責出租場地的,脫不花就問人家租這麼一個場地要多少錢,對方一報價,嚇了她一跟頭「這老師確實高端,但我也租不起這個高的啊!」

那個工作人員又問脫不花:你能接受多少錢?

脫不花沒概念,愣愣的報了一個五分之一的價格。結果談到最後,對方同意了,只是說:「但是你要送給我5個免費聽課的名額!」

就這樣脫不花竟然搞定了場地,然後又轉頭去找老師問講課費要多少。老師也愣了,因為從來沒有講過收費公開課。結果倆人合計半天,按脫不花的話說是:最終商定了一個今天看來低得令人髮指的講課費!

這就是脫不花的魯莽定律,啥都沒有兩頭撬

,一會兒功夫愣是搞定了場地和老師。

聽這種課的都得是企業家啊:去哪招這樣一群學員啊?

你看,這才是最難的,如果脫不花首先想的是這個,解決不動,她就不做這公開課了,但魯莽定律就是:再難不怕,幹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脫不花在跑廣告業務時,跑腿兒去過央視廣告部送材料,「對,我見過企業家最密集的地方,就是央視廣告部」。

於是她立刻抬腿跑去了央視西門,找到了替老闆跑腿兒時接觸過的廣告部行政秘書,嘰嘰咕咕半天,那個秘書給他廣告部主任的名片夾,讓她去複印一份,於是脫不花就有了一本企業名人通訊錄。真實奇葩。

脫不花一個一個打電話,到實在不能不開班時,賣出去了十幾個座位,然後加上送給酒店工作人員的5個名額,開班那天坐了二十多個人。脫不花說:學員少,服務湊!於是她又是做主持活躍氣氛,又是做抽獎增加體驗,還評優秀學員讓大家開心,所以最後大家都很滿意。

當時有位學員被脫不花評為優秀,獲得第二次免費聽課的獎勵,結果第二次那個學員又帶來十幾個高管來聽課,後面那個學員又請她帶著老師回企業做內訓,那家公司成了脫不花的大客戶。

你回過頭來看,因為一次偷溜聽課,脫不花竟這樣莽撞的衝進了企業家培訓領域:

·那個講課的老師是高建華,後來先後擔任惠普中國的助理總裁、戰略總監,首席知識官,也是中國第一個CKO(首席知識官)。

·那個被評為優秀學員的高管是牛根生,他當時在伊利做副總裁,聽課後的第二年從伊利離職,然後創立蒙牛。創立蒙牛後的成功後,他專門找到脫不花表示感謝,併成為脫不花的重要客戶,合作了10年。

脫不花人生中組織的第一次公開課,有完美的計劃麼?沒有,但她用一流的執行力執行了下來。

脫不花的魯莽定律一定也融入到了羅輯思維這家公司,因為我記得有一次,羅振宇說了這麼一段話:

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坐在家裡想是沒用的。我們的風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先幹起來!

魯莽定律:  先搞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4

魯莽定律:

高手思維是我要做什麼

而不是我會做什麼

回過頭來看脫不花的一些經歷,你會發現,她做的很多事情都並不簡單,而且以她那個節點過去的經驗來說,她可能並不會做。

但她贏就贏在,很多時候她並沒有過多考慮「我會什麼?」,而更多的是考慮「我要什麼?」,因為「只要我想要,我可以去學」。

魯莽定律背後是一條高手思維:我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會做什麼

1995年,馬雲去美國。第一次看到互聯網,他摸到計算機時都不敢用力打鍵盤,生怕給人家搞壞了。

馬雲感覺這個「網」太神奇了,輸入關鍵詞,就能連接一切。於是,他在美國的網上搜「中國啤酒」,結果一無所獲。

這樣的結果讓馬雲很失望,他決定回國創辦一家公司,把互聯網帶到中國,把中國帶向世界,而那時中國還根本沒有在線業務。

1999年,阿里在馬雲的家裡成立,雖然只有18個人,但他們想做的事情很大:用互聯網技術改變落後的商業行為。

·普通人在規劃自己要做什麼時,之所以老是糾結、不去行動,是因為他們總是上下打量自己一番:我會這個,不會那個。所以對於一些雖然做了牛逼但很難的事,我們總是想想而已,並沒有準備去做,因為我們覺得「我不懂啊,我不會啊」。

·牛人在規劃自己要做什麼時,不太會侷限在心裡想「現在會什麼懂什麼」上,他們更多的是思考:我要不要做這個。

只要回答為“是”,他們便著手去做,不懂不會沒關係,我可以一步一步去解決。

如果把1995年摸到計算機的換成我們,我們多半會覺得:哇,這東西太神奇了,等咱們中國也這樣了就爽了。

我們不懂,於是90%的人不敢去想,10%敢想的人裡估計大多也在一番糾結後不敢去做,敢想又敢做的人能有1%就不錯了。

馬雲也不懂,他英語教師出身,更不懂技術,但他只要回答「我要不要做?」就是了。

這樣的場景,時刻發生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