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一份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我是一名復(旦)二代,我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的媽媽告訴我思考要成為一生的習慣。我五歲了,雖然月齡小,我的爸爸告訴我人生是長跑,不要在乎起始點上的細微差距。”

“三個月會說話,一週歲能表達自己意願。兩歲學詩,三歲學游泳,現在已經學會自由泳。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已經準備報考英皇二級,五歲會唱百首古詩,英文閱讀量超過500篇。用四個月取得了圍棋11級證書,每天用中文看圖說話。”

以上,

這份是一個五歲小朋友為了就讀國際學校準備的一份簡歷。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然而這並不是特例,是國際學校裡孩子們的童年常態。

網友“@今天弟弟被揍了嗎”表示,“我侄子他們的學校也是這樣,國際學校的孩子進學校要面試,家長也要面試。不合格不錄取,沒特長也進不去,學校裡的孩子非富即貴。(截選)”

而我們紀兢兢業業,只爭取能體面的活著。

非富即貴。

常聽聞,富生富,窮養窮。

家裡富裕的朋友們,畢業後基本都選擇了出國。大學時期的年級長,在大三這年就已經在鄭州投資了他的第三套房產。

“父親給了幾筆錢,讓我自己看著辦。”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我們望著他朋友圈裡的樓盤圖,驚掉下巴。

我們奮鬥的前半輩子甚至一輩子,不就是為了一套房嗎?

在BBC紀錄片《人生七年》裡,孩子 7 歲時,富人家長已經告訴孩子 Andrew 和 John 要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了,讓他們開始對社會和財富運行規律有所瞭解。他們也會告訴孩

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中學,考上牛津劍橋,走入社會上層。一切都被預定好了。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人生七年》7歲採訪實錄

我至今印象深刻,小正太Andrew用孩童稚嫩的聲音說道 “我喜歡看報紙,上邊有我的股份。”

貧民窟的孩子則基本都在為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所困擾,這時候的他們和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的意識。

影響起跑線不同的,並不是貧富差距。

網友“@乖貓zq”對這份五歲的簡歷表示“他的閱讀量和我家三歲的寶寶也差不多。每個月要買40本書左右,經常帶她去周邊省份旅遊。我們就是普通的父母。並不是要她多厲害。我希望她開心更多。”

看到了嗎,是規劃人生的意識。

是教育。

優渥的家庭經濟條件,可能會提供一條便捷的通道。但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現實不是“貧富差距”,而是那些比你有錢的優質二代,比你努力。 比你努力,比你努力。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人生七年》21歲訪談實錄

富二代也好,復二代也好。父輩們努力打下的江山,已經是一個標杆。做哪些事有意義 ,哪些坑不要跳。他們用幾十年的人生經驗,提煉到教育孩子的幾句話裡。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人生七年》49歲訪談實錄

我們作為普通父母,普通的兒女。雖然還沒有夠及過金字塔的頂端,但是我們也有幾十年的跌撞經驗,來講“什麼是值得做的 ”,不是嗎?

我是平平凡凡的一代。

我的姑姑年少時因貧窮輟學,卻數年如一日的囑咐我讀書。就連姑姑的追求者,都曾眼含熱淚的握著我說“你是你姑的夢想啊,你一定要考上大學。”

我的父親啊,他不懂大學。就連報個高考志願,他也要花數千元千里迢迢去和別人請教。

母親常言,“你說的我也不懂,你努力夢想就好了,我都支持你。”

我是平平凡凡的一代,家人沒有給我最優渥的經濟條件,卻已經給了我最好的愛和教育。

如果人生的這趟賽跑輸了別人,也只會是輸在我們跑的途中。

正確解讀:非富即貴的五歲小朋友簡歷,暴擊!

終有一日為人父母,

我們將一直朝著“讓我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的目標而努力。

不僅富物質,而要富精神。

此致

(對了,推薦大家看看這部跟拍了14個人49年的紀錄片,《人生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