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数学题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谁也不可能夸下海口说他已经把所有的难题题都做完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更没有这样的必要)。因此,我们在了解了题型、掌握了它们的一般解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这好比是一把把解题的金钥匙,有了它们就能顺利地开启学好数学的大门,并真正领略到解题的无穷乐趣。之前我也给大家讲过几节课的解题技巧,之后的课程我会给同学们分享更多的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解题指导】

有序思考,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去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可以想象,如果在解答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思维混乱,东找一个,西抓一把,解题的效果一定极差。因此说:有序思考既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好、用好它。

【例1】在线段AB上随意加上五个点(如下图),这样,图上共出现了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分析:这个题目比较简单,以此为例大家来体会下有序思考的重要性。要数清图中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非得按照某一种顺序去寻找,否则将会让你眼花缭乱,越数越糊涂,怎么也点不清。

方法一:要数出图中共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千万不能东一个西一个地找,而必须按照某一顺序逐一去数。例如:先从A点往右数,有AC、AD、AE、AF、AG和AB共6条;再从C点往右数,有CD、CE、CF、CG和CB共5条;接着从D点、E点、F点和G点依次往右数,分别得到4条、3条、2条和1条。

累计为:6+5+4+3+2+1=21(条)

下面再介绍一种数法:

先数图中的小线段:AC、CD、DE……GB,一共有6条(总点数减1);

再数由两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AD、CE、DF……共有5条;

接着由三条线段、四条线段……合并而成的线段,它们分别为4条、3条、2条……;

最后便是由原来6条小线段组成的这条总的段AB。

累计为:

6+5+4+3+2+1=21(条)

答:图中一共有21条不同的线段。

千万不要小瞧例1这个题目,只有例1会了,才可以快速的解决例2,这是两个相关联的题目,一起来看一下。

【例2】在下面4×7的长方形中,一共能数出多少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分析:按序点数,先数面积为1(即1×1)的小正方形,一共有:7×4=28(个);

再数面积为4(即2×2)的正方形,这时也要先横数底边有几条长为“2”的线段,仿照例1那样,不难数出底边上有6条长度为“2”的线段,同样数出长方形的宽上有3条长度为“2”的线段,由此得到图中面积为4的正方形共有6×3=18(个);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数出面积为“9"(即3x3)的正方形,共有5×2=10(个);

最后数面积为“16”(即4×4)的正方形。4×1=4(个)

累计为:

7×4+6×3+5×2+4×1

=28+18+10+4

=60(个)

答:图中共有60个大小正方形。

【例3】把一根40厘米长的细铁丝围成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一共可以有多少种围法?

分析:我们首先必须取这根铁丝的一半(20厘米),再由它来“拆”成长方形的长和宽。因为题目要求“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所以就应依次“增加”宽的取值,同时“减少”长的取值,最后使它们相接近。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列表如下: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像这样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地、有秩序地变化着长方形的“宽”和“长”,一点也不乱,根本不会遗漏掉某种情况,也不会重复。

答:一共有9种不同的围法。

【例4】用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凑成一元钱。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凑法?

分析:这道题目看上去不怎么难,但动手解答起来便感到不是那么轻松。如何又快又好地解答这道题目呢?关键还是要有耐心按部就班地去分析思考。分析步骤如下:

一、全拿“1分”来凑,为“1分”×100

、用“2分”去逐一替换这100个“1分”。

一个“2分”加上98个“1分”;

2个“2分”加上96个“1分”;

3个“2分”加上94个“1分”……

49个“2分”加上2个“1分”;

全部换上50个“2分”。以上共有50种(100÷2)替换方法,即有50种凑法。

、用“5分”去逐一替换这100个“1分”。

1个“5分”加上5个“1分”;

2个“5分”加上90个“1分”;

3个5分”加上85个“1分”……

其凑法共有100÷5=20(种)。

、用“5分”和“2分”同时去替换原来那100个“1分”。这时更应把好“替换”的秩序,不能有丝毫混乱,以免产生错漏。这里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规律:

先用1个“5分”,剩下的用“2分”去替换,共有(100-5)÷2=47.5≈47(种)

接着用2个“5分”,剩下再用“2分”去换,共有(100-5×2)2=45(种);

这两次一共是47+45=92(种)凑法。

再用3个“5分”、4个“5分”……依次类推:

(100-5×3)÷2=42.5≈42(种)

(100-5×4)÷2=40(种)

以上两次一共是42+40=82(种)凑法。

(100-5×5)÷2=37.5≈37(种)

(100-5×6)÷2=35(种)

这两次一共是37+35=72(种)湊法。

由此就不难发现它们的规律是逐次减少10种凑法,即92、82、72……22、12、2。其和为:(92+2)×10÷2=470(种)。

综合以上分析,总的凑法为:

1+50+20+470=541(种)

答:一共有541种不同的凑法。

这节课先说这么多,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都可以去做一下,真切地体会有序思考这个解题技巧,这个方法不难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细心。我是小梁老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本节课所讲的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解读专题【有序思考】。适合难度较大题目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