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咱们小时候大多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叫做“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见诸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一个住在水井之中,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小青蛙,与一只来自远方的小鸟亲切攀谈,言语之中透露出了一些自己的自傲与无知。

就如同韩愈在《原道》中所言,“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小的不是天,而是见解与眼光。“坐井观天”这个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无外乎关于眼界、层次。

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坐井观天动画图

问题来了,“坐井观天”四字出处甚明,

那么又是谁坐在井里?

又是坐在了什么样的井里?

首先,坐在井里面的,确实是“蛙”,也叫“井蛙”或是“坎井之蛙”。从先秦到两汉之际,这个词,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眼界短小,见识浅薄之辈。

比如《荀子》里面说:“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西汉《盐铁论》里面也说:“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辽阔。

《后汉书》评价公孙述,则说他是“井底蛙耳。

像是我们经常听到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夏虫不可以语冰”,几种词汇语义相同,燕雀、井蛙、夏虫,都属于同一类意象。

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鸿鹄:现在的天鹅

但是有意思的是,最早与井蛙相对的,并不是“天”,而是江河湖海。井底之蛙的对手,其实应该是“东海之鳖”。毕竟蛙是游泳的,又不是在天上飞,天跟它有什么关系?真正跟天有关系的,则是燕雀、鸿鹄、大鹏之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慢慢变了味儿,到了韩愈笔下一锤定音,也就变成了“坐井观天”了。

有意思的是,实际上这个小青蛙,它所坐的井,也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水井,而是“坎井”。

所谓的“坎井”,实际上通“埳井”。埳这个字,最早指的是凹陷的意思,而“埳井”最早指的是凹下去的土坡,或者是废弃的土井,其实也是四通八达蕴含水源,与我们理解的圆圆的一口井,实际上还不是一回事。

当然啦,时代变化,一些表象的事物难免也会有所变化,所不变的实际上是里面蕴含的人文内核,大家能够掌握后者便足矣了,毕竟不能丢了西瓜去捡芝麻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