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你才會發現的4件事,沒有人會輕易告訴你

之前有人預測,說疫情過去之後,會迎來報復性消費,這樣的預期也讓很多行業短暫地鬆了口氣。對元氣大傷的餐飲、旅遊等等行業來說,能迎來一次報復性消費潮,就是救命的久旱甘霖。

然而國內疫情基本穩定,那麼報復性消費潮真的來了嗎?

從向陽君觀察到的各行各業的職場人現狀來看,因為裁員,為了保住工作焦頭爛額的不少,因為降薪,雖然滿肚子牢騷但也忍住不跳槽的也不少,保持現狀就很不容易了,哪裡還有功夫去報復性消費?

反而,更謹慎的捂緊了自己錢袋子的人變多了,對自己的現狀和未來有思考的人更多了。

離職後你才會發現的4件事,沒有人會輕易告訴你


01

一些之前離職,又因為延後復工,或者行業不景氣各種原因至今還在待業的人,陷入焦慮在所難免。

我現在的存款還夠過多久?

下一份工作什麼時候有著落?

接下來找工作我該找怎麼樣的才能一直幹下去?

這些問題,也是前段時間找到向陽生涯的諮詢客戶小秦,趁著待業在家的這段時間在思考的。他是今年一月初和原公司提的離職,但沒想到因為疫情的原因,他至今沒找到自己的下一份工作。

小秦工作了5年,但是他的職場經歷卻很豐富,平均一年一換工作,最長的一份幹了一年多,最短的一份剛過了試用期就跳槽了,反思了這幾年的發展,小秦深刻感到了自己再不確定一個領域好好發展,如果今後還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變數,那自己根本扛不住。

小秦離職前後的經歷應該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有些事自己不經歷過一遍永遠不會意識到,有些職場發展的真相,只有自己離職、經歷波折後才會發現,別人不會輕易告訴你,或許說了之後你也很難聽進去。

但是,這些道理,越早知道,才能越早讓你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02

“到哪裡都能混口飯吃”的想法太天真了

有些人並不把換一份工作看得太慎重,就是因為抱著這種反正總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新工作的想法。

有著這樣的心態,工作就是在幹活,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基本的生計問題,結果是什麼呢?往往就是遇到一些挫折就逃避,一不如意就想辭職,把跳槽當做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卻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今天的想法決定明天的成就,就算相同的職業起點,只要對待同樣工作內容時的心態不同、理解不同,自然而然就會有不同的表現,長期發展過後,最終會導致職業生涯的狀態、職業的層次完全不同。

更別說還有很多意外的因素出現,如果只有混日子的心,遲早把自己搭進去。不知道這次的疫情對他們來說是不是就像當頭一棒,讓他們可以從這樣的想象中脫離出來。

離職後你才會發現的4件事,沒有人會輕易告訴你


03

從找工作開始就應該確立目標,全力以赴

日本的暢銷書作家和田一郎寫過一本書叫做《辭職後,我後悔的12件事》,書中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無論如何,儘早投身到你現在所做的事情中去。

他認為,就算你學的專業與你從事的工作相差十萬八千里,當認定除了認真做事以外無路可走時,自己的潛能才會顯現出來,才能看到工作的真正樂趣。

其實向陽君覺得他說的還不完全對,面對工作確實要全力以赴去對待,但如果面對自己不喜歡不熟悉的領域,一開始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容易積累負面的情緒,讓自己無法從中找到樂趣。

為什麼要讓自己經歷這個過程呢?為什麼不從找工作之初,就做好職業規劃,確立目標呢?

向陽生涯這些年見過無數投簡歷時廣撒網的候選人,其中至少80%都後悔自己的選擇。

盲目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叫運氣,但幸運不會一直眷顧你,只有自己目標明確然後不斷積累,才是自己可以應對各種情況的底氣。

04

離開了平臺,你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每一種職業都是依託於特定的組織平臺或者市場環境的。平臺真的特別重要,個人的努力在一個好的平臺和一個一般的平臺或較差的平臺,結局完全不一樣。

就像你要去往一個目的地,光靠兩條腿走路可能需要一個多小時,騎車大概20分鐘就能到,而開車的話,可能10分鐘都不用就能到達,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平臺和載體,有的就能事半功倍。

好的平臺能帶給一個人很多好處,比如你是個程序員,是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廠出身,那麼寫進簡歷裡就是對你技術水平的一個過硬的認證。

比如你還是一個剛剛正式入職的應屆生,但有過一年在知名外企實習的經歷,那麼通常接受過成熟的培訓體系培訓,學到了很好的工作習慣之後,你的每次彙報,做的每一個方案都會展現出簡潔清晰的條理性。

當同期進入公司的新人還在因為寫郵件的問題讓領導批評的時候,你已經展現出自己靠譜和專業的一面,這時團隊裡如果有什麼好的機會,領導是不是就會優先考慮你?一旦把握了這樣的機會,你的職業起點無形中又上了一個臺階。

離職後你才會發現的4件事,沒有人會輕易告訴你


05

進入職場,需要更有針對性提升自己

洪向陽老師在《10天謀定好前途》中說過,職場的本質是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只有專業,才有地位。

而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也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特別是面對類似現在這樣的職場環境,很多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人遭遇失業危機,若想遠離失業,不妨讓自己成為專業人才,有了金剛鑽,自然成為香餑餑。

對企業來說,人才易得,專業人才難求。如馬雲所說,花高薪聘請專業人才,就是節約成本,專業人才任何時候都是稀缺的資源。

職業是講求向上發展的,要做到專業,就不能把工作當作例行公事,而是要用研究的態度來對待,一邊鑽研一邊學習,一邊總結一邊反思,有針對性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很多人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一直停留在舒適區,然而要做到專業就要突破自己,要把學習區也變成舒適區擴大的一部分,從中找到樂趣,並且不斷進步,始終保持競爭力。

物理學上有這麼個現象,下雪的時候不是最冷的,雪化的時候,才是更冷的時候,疫情會過去,但是影響依舊在持續,個人的發展在此時面臨分叉口的選擇,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看你現在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