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豆瓣评分9.2

《活着》是余华于1992年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这部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并斩获多项文学大奖。

小说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一个叫做富贵的人,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历苦难的故事。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处于大时代背景下,正在经历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苦不堪言,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憧憬和希望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余华《活着》

在富贵被抓去当壮丁后,看到炮火弥漫着战场,看到一个个无辜年轻的生命在他面前死去的时候,他心里有着无处可逃的绝望还有酸涩。

但想到自己年迈的娘亲,想到自己的妻子,孩子正在苦苦等着他回去,他便想活下去,憧憬着早日和家人团聚,正是这活着的希望让他平安回到了家。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在大饥荒的年代,粮食成了稀缺物质,死亡的气息笼罩在整个苍穹。没有了粮食的支撑,村里人越来越少,余下不多的人都每天坚持挖着野菜,扛着锄头去那些不知道翻过多少遍的田里去掘着地瓜。

书中这样描写村里人寻找地瓜的场景:“凤霞跟着我,扛着把锄头去地里掘地瓜。那些田地不知道被翻过多少遍了,可村里的人还都用锄头去掘,有时干一天也只是掘出一根烂瓜藤来。凤霞也饿得慌,脸都青了,看她挥锄头时脑袋都掉下去了。”

普列姆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

所有人都知道已经没有了野菜,但还是都装着不知道,心里怀揣着希望。每天怀着憧憬出去找能够让他们延续生命的东西,不厌其烦去用锄头去掘着地瓜,在山上挖着野菜,一天一天重复着一样的事。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生存下去唯一的希望了,有了希望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希望,生活便没有了意义,那他们便活不下去了。

苦难下顽强生活

《西雅图时报》: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优美、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

余华的这部作品不似《许三观卖血记》在诙谐、荒诞的幽默中隐喻人物境遇,而是在在沉痛压抑的氛围下描写人物的残酷命运,让人感觉到了一种绝望和压抑。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搞土地改革的时候富贵看到龙二被枪毙的时候对自己说的话,那时候他觉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自己的后半生会越来越好。

正是怀着这种期待富贵一直努力生活,即使生活过着很艰苦,但他依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生活,因为他认为只要一家人都平安健康活着便是他最大幸福了。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茨威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无度的。”就在富贵觉得自己有乖巧孝顺的女儿,有聪明听话的儿子,还有不离不弃的妻子陪伴,这一生觉得值了的时候,命运却给他开了一次天大玩笑。

他的有庆被别人抽血抽死了,他独自忍受着内心的失去儿子的痛苦,替自己儿子守着坟,不敢告诉家珍,怕她受不了。因为他知道有庆和凤霞是她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最后希望了,一个母亲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孩子。

书中这样描写当时富贵在有庆坟前的场景:“接下去的日子,白天我在田里干活,到了晚上我对家珍说进城去看看有庆好些了没有。我慢慢往城里走,走到天黑了,再走回来,到有庆坟前坐下。夜里黑乎乎的,风吹在我脸上,我和死去的儿子说说话,声音飘来飘去都不像是我的。”

“我和死去的儿子说着话,声音飘来飘去都不像是我的。”自己的有庆被害死了,他却不能做点什么,只能在自己儿子坟前诉说着心里话,为他守着坟,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守着坟。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但他依旧没有自暴自弃,乐观生活着,因为他有凤霞还有家珍,有庆没了,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不能倒下,他倒下这个家就真的完了。

可是命运却一次次给他开了沉重的玩笑,凤霞生孩子难产死了,家珍也死了,二喜死了,最后连自己这世上唯一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小外孙也死了,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牛活着。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列夫·托尔斯泰词条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富贵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沉重中度过,不停经历着苦难,被命运蹉跎,亲手送走了自己爱的家人,送走了这世上所有牵挂,只留下了他在这个世上游荡着,富贵无福亦无贵,有的只有苦难。

富贵一生都在与命运顽强斗争,即使生活赋予了他苦难,但他始终努力生活,从苦难中慢慢成长,从苦难中找回了他为夫为父的责任与担当。他对生活心怀希望,相信生命便是最大的希望,一家人都健康活下去便是最大的幸福,便是他一生最好的富贵,可最后他却连这富贵都没有守住。

活着便是希望

合众国际社:小说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幅人性的挂毯。其冷静的风格使读者与福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神伤。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一个作家甚至因此称《活着》是“中国的《约伯书》”。


余华《活着》正视生命的苦难,只要活着便是希望


余华的笔法残忍而善良描写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从内战到大跃进,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土地承包责任制,福贵的命运仿佛神话悲剧一般不可违抗。

在旁观者我的视角里不断煎熬,不断抵抗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从有儿有女,人生齐全,到晚年的时候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人,和一头已经老得被人抛弃了的老牛作伴,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生活赋予了富贵太多的苦难,夺走了他所有的幸福,“活着的意志”是富贵唯一没被剥夺之物,人生对他而言,窄若手掌又宽若大地。

余华曾经在英文版自序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我读完《活着》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心中难受的厉害。仿佛看到了我爷爷曾经受过的苦难,我读初中的时候爷爷常喜欢拿着自己旧烟杆,将叶子烟装在烟杆里,拿着打火机把烟点燃,吧嗒吧嗒,吞云吐雾给我讲诉了曾经的发生的事。

他告诉我在大饥荒的时候,他的爸爸活活被饿死了,死的时候他才五十九岁,瘦骨嶙峋蜷缩在床上。留下了他还有年幼的弟弟,那时他十二岁,弟弟七岁,母亲也早就没了。

没了父母的支撑,他便带着年幼的弟弟每天去山上去寻找野菜,寻找能让他活下去的东西,他想活下去。

因为他知道自己死了,他年幼的弟弟便活不下去了,所以他每天光着脚在晚上所有人都睡下的时候去挖野菜还有树根,因为他怕自己寻到这些东西被抢,他打不过他们。

爷爷给我讲了他很多曾经的苦难,我都会认真听,看到他那张满脸皱纹的脸布满了生活沧桑,还有那双手因为曾经拔树根布满了很多伤口,伤口早已经结疤,我知道这段苦难的曾经,爷爷将永远不会忘记,因为我常听着爷爷念叨着:“如果我爸爸能活到现在该来多好,就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呢!”

余华《活着》这本书里富贵苦难的一生,不单单代表着只有富贵,更代表着那年代成千上万地生活在底层的百姓苦难的人生。他们勤劳,挥汗如雨劳作田里;他们心怀希望,努力生活;他们坚强,他们隐忍。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一叶扁舟风风雨雨,无法喘息却又生存地顽强,就如富贵一样即使被命运掐住了咽喉,被生活的苦难剥夺了很多,但他们仍然坚持下来了,因为活着便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