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文 | 不逃姐姐(原創不易,請勿擅自轉載)


劉邦項羽是經久不衰的歷史奇談,從他們的歷史事蹟可挖掘出管理學、社會學、軍事學等等許多方便的智慧,除了衍生出戲劇和文學,現代對二者的電影創作更是絡繹不絕。

電影《王的盛宴》是由陸川執導,劉燁,張震,吳彥祖,秦嵐,沙溢等主演的史詩大片,於2012年上映。

影片再現了劉邦與項羽、韓信三位歷史人物的一生。但影片不是對《史記》中鴻門宴等段落的簡單翻拍,而是依據近年來最新的考古資料,對這一段史實的重新演繹。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兩千年前,秦王暴政,諸侯起義。項羽(吳彥祖飾)和劉邦(劉燁飾),兩個反對秦暴政的起義領袖,帶領各自勢力一路廝殺至秦王宮——那座象徵著無限慾望的王朝核心。

劉邦率先進入關中,卻迫於項羽軍隊實力,將戰果拱手相讓。剛烈而衝動的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錯失了殺掉劉邦的機會,最後換來的是烏江邊與自己深愛的女人虞姬(何杜娟飾)含淚訣別。劉邦和他的呂后(秦嵐飾),他的謀臣韓信(張震飾)、張良(奇道飾)、蕭何(沙溢飾)等人,成為了象徵權利和財富的秦王宮最終的主人。

然而,在那座慾望與夢魘交織的宮殿裡,帝王劉邦似乎早已忘卻和曾經盟友並肩戰鬥的歲月,甚至漸漸開始對身邊的兄弟們滿腹狐疑。另一段殺戮,由此開始在森森聳立的帝國高牆內,無聲蔓延……

包括這部電影在內,後世很多作品,以及很多人的印象中,劉邦得天下了,但令人懷念的卻是烏江自刎的“西楚霸王”項羽,“成王敗寇”的歷史定律似乎在他們二人身上失效了。

為什麼呢?這要從暈輪效應說起。

一、何為“暈輪效應”?

何為暈輪?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

人們會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對他人進行認知判斷,並以此推論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誌為正面的,他就會被正面積極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反之亦然。

和暈輪效應相反的是惡魔效應,即對人或物品的某一特質有壞的印象,那麼人們對這個人或事物的其他特質,也不會給予什麼好的評價

項羽和劉邦分別對應二者。以二者在歷史記載中的出場方式(此出場特指成年後的秦王暴政時期,非《史記》記載的童年開始)便可窺見一斑: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劉邦:

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但不事生產。平時愛喝酒,喝酒愛賒賬,其父訓斥為“無賴”。

項羽:

出身楚國貴族,年少即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擁有超強武力、戰力,擁有英俊的外貌,擁有最美的女人,是當時百姓心中神一樣的人物。

二者的出場方式可謂天與地的差別,一個貴族、一個“無賴”,一個年少成名、一箇中年還是賒酒的貨。兩人的人物特點一開始就定下了,一個是光芒四射的英雄,一個是老於世故的平民。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二、為什麼是項羽?因為他是自帶光環的明星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像聚光燈下的大明星,往往自帶光環,展現給眾人的總是光輝靚麗的一面,所以觀眾通常會忽略他們身上的其他特質,甚至缺點。

01 人類的知覺特徵具有整體性

人類的知覺特徵具有整體性,這是暈輪效應的形成原因之一,我們在知覺客觀事物時,並沒有單獨感知認知對象的單獨一個部分,而是傾向於把一個知覺擴散到整體,以掩蓋其他不同屬性、不同特質的部分。舉個例子,你現在閉著眼,我給你一個蘋果,你聞到了蘋果的香氣,是不是腦海裡已經聯想到這是圓乎乎、成熟、紅色的蘋果?實際上我給你的有可能是青蘋果。

知覺整體性作用使我們能夠迅速明瞭地知覺客觀事物,"窺一斑而見全豹"。

由於項羽的出場方式太過耀眼,勇武絕倫,力大無比,個人兵器是一杆重一百餘斤的畫戟,坐騎是烏騅馬,以致於大家一開始便通過這單一的形象對項羽進行人格“擴散”,將他與歷史上其他完美的英雄人物等同起來,與“英武神威”“有情有義”“高貴正氣”等美好詞彙關聯起來,後面發生了很多暴露他缺點的地方,也很容易換作類似卻正面的詞彙去形容。

例如鴻門宴放走劉邦,便是一個典型的政治決策失誤。鴻門宴並非《史記》描述的那般冷靜,“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試問一個人揮劍招招指向你,對你不懷好意地笑,你驚悚不?劉邦是求生欲極強的人,而電影正把這種緊張的場面真實刻畫了出來。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當項莊(聶遠飾)如同狼看見生肉一般貪婪的面孔從盾後出現,觀眾與席上的劉邦一起繃緊了弦。軍帳裡殺機四伏的宴席,項羽的“亞父”范增多次暗示殺之(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鴻門宴》),項羽理嗎?

不理。

項羽和劉邦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納諫,儘管是自己十分敬重的亞父,只要他認為是對的,任何人都勸不了他。項羽剛愎自用,看著宴席上劉邦驚慌無措、冷汗直流的樣子,自以為其不成氣候,鴻門宴放走了劉邦,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失誤。

但被暈輪效應矇蔽的人會怎麼想呢?他們認為項羽捨不得殺劉邦,重情重義。不排除重情義,但戰場大事,怎能簡單以情義論之?

影片中我們看到,劉邦隱忍、裝傻,別人劍指著他他還得樂呵呵地笑,帶著的幾位兄弟在他人軍帳不佔優勢,於是謊稱酒醉趁機逃跑,跑的模樣也是慌慌張張。影帝劉燁沒有給這一代開國皇帝什麼輝煌演繹,反而將人性本質的求生欲表演地酣暢淋漓,也就不可避免出現醜態。然而,退,是為了以後更好地前進。這不是簡單的貪生怕死。

又一次赤裸裸的對比,項羽身上的暈輪效應又一次遮蔽住劉邦的優點。

02 內隱人格理論在作祟

內隱人格理論是指主張個體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關於他人心理和行為假設的理論。認為個體會刻板地認為別人的人格品質都是相互關聯的,一旦瞭解其中的一種品質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質及其行為表現。

這是形成暈輪效應的原因之二。人的有些品質之間是有其內在聯繫的。比如,熱情的人往往待人親切友好、風趣幽默、樂於助人;而"冷漠"的人大概會我行我素、不善言談、較難相處。所以當我們對他人有了“熱情”或“冷漠”的印象以後,容易冠之以其他關聯特點。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新聞上出現高材生犯罪會驚愕,因為人們總是將高智商與高情商進行強關聯,一旦出現諸如博士生殺人、大學生偷竊案件,就會唏噓不已。

項羽是有軍事韜略的,這裡舉例他著名的兩次勝戰。鉅鹿大戰中,項羽行破釜沉舟之舉以幾萬楚軍大破秦軍四十萬,一戰奠定了滅秦大業。彭城之戰中,項羽從戰略被動,完美轉變成主動,以三萬兵力追殲劉邦五十萬大軍,最後打得劉邦都差點被俘。

因著這卓越的軍事韜略,人們容易聯想到他也有卓越的政治遠見。但請別忘了,為何他自稱“西楚霸王”,就是因為他的宏圖並不是一統天下,而是帶領將領回到秦統一江山之前,各自為王、各自使用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太天真了,自稱“西楚霸王”,別人就會對你俯首稱臣嗎?倘若項羽贏得楚漢之爭,實現他的理想,到頭來還不是回到戰國割據的局面。

劉邦不同,他使用一切看似“狡詐”的計謀,都是為了一統江山,可以說,他是真正繼承了秦始皇遺志的人。

現實生活中被“內隱人格理論”矇蔽雙眼的人可不少,“媽寶男”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女孩子相親時看中對方老實巴交聽話,便覺得這人適合過日子,可是結婚以後才發現,他的“老實巴交聽話”全部源於“媽寶”性格,一切由母親管控,沒有自主,更別談在婆媳矛盾中站出來做主,導致最後女孩子在這個家過得相當痛苦。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三、暈輪效應不僅讓我們對歷史產生偏見,更不利於我們的日常交際

歷史上的暈輪效應還有,例如對孔子的盲目追捧,“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這樣重男輕女的實錘(雖是實錘但歷史因素也無可厚非)都要刻意給他掰正咯。

所以暈輪效應不利於我們客觀看待歷史,更不利於我們的日常交際。暈輪效應有三大弊端:遮掩性、表面性、彌散性。

01 遮掩性

有時我們抓住的事物的個別特徵並不反映事物的本質,可我們卻仍習慣且錯誤地舉一反三。這類情況最常發生在戀愛中,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尤其在愛而不得的追求過程中,由於對方的某個發光點,往往忽略她的其他特點。一旦深入瞭解,就會發現問題,導致爭吵、分別,傷身又傷心。

這方面筆者我太有話語權了。大學談戀愛時,由於對方是熱愛旅遊的旅遊協會會長,經常到處遊玩,覺得他是嚮往自由的特立獨行的男孩子,繼而忽視了他同時也是不愛工作、沒有什麼規劃的人,這與我的生活觀大相庭徑,後來也便不歡而散。

02 表面性

當自己對某個人的瞭解還不深入,其外部特質也很容易成為我們的判斷標準,簡言之就是“顏值論一切”。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面目可憎,未必心狠手辣。簡單把這些不同品質聯繫起來,得出的整體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我父親常常會馬雲的外貌感到疑惑:“奇怪,怎麼他這種面相的人也會發財。”父親比較迷信面相學,常常對電視上的人物進行面相分析,一到馬雲這兒,就“不靈了”。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也有了解,二十年前的馬雲的確遭受了不少冷眼,怎麼這麼一個瘦小、面龐短、鼻樑塌、嘴唇薄的“醜”男人,最後卻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富豪之一,不僅實現了自身和很多商家的富裕之路,還在慈善的路上開闢自己的“阿里公益”大道。

這就是表面性在作祟。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03 彌散性

對一個人的整體態度,還會連帶影響到跟這個人的具體特徵有關的事物上。成語中的"愛屋及烏"就是暈輪效應彌散的體現。

《韓非子·說難篇》中講過一個故事。衛靈公非常寵幸弄臣彌子瑕。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病重,他得知後連夜偷乘衛靈公的馬車趕回家去。按照衛國律法,私駕君王馬車的人要判斷足之刑。但衛靈公卻誇獎彌子瑕孝順母親。

又有一次,彌子瑕與衛靈公同遊桃園,滿園香甜使他忍不住摘了個桃子吃,可是吃到一半想起身旁的君王,就把咬過的桃子獻給衛靈公嘗,謊稱“與君同享”。衛靈公自作多情地說:“你忍著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

後來,彌子瑕年老色衰,但他始終把衛靈公當成自己的一個朋友看待,在君主面前無拘無束。可是衛靈公則不一樣,年齡和相貌是他寵人、厭人的根據,由於不喜愛彌子瑕的外貌而不喜愛他的其他品質了,從而對他所做的同樣的事情表現了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甚至以前被他誇獎過的兩件事,現在也成了彌子瑕的"欺君之罪"。

四、克服暈輪效應,拒絕做盲目崇拜的人

看電影時看到彈幕有人說,如果是項羽稱王該多好。這種人是典型被項羽光芒罩住導致“歷史失明”的人。前文也說過,如果是項羽稱王,歷史會回到戰國割據的局面。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深受暈輪效應影響,便很容易成為一個對事實選擇性失明、盲目崇拜的人。因此,克服暈輪效應我們需要從這兩點做起:

01 注意"投射傾向"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人對他人的知覺包含著自己的東西,人在反映別人的時候常常也在反映著自己、而這種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覺的。

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舉個簡單的例子,辦公室公用空調,如果你一個人覺得冷,便覺得大家也冷,執意調高溫度,於是出現大家熱到流汗而你一人舒適自在的尷尬場面。

又或者向他人推薦你的偶像時,將自己喜歡的偶像特質講個不停,殊不知大家對這些特質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有你一個人感興趣,但你卻認為大家肯定都喜歡,久而久之大家便會厭煩你這種行為。

如果自己的"投射傾向"不加註意,沒有清醒地、理智地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製造出暈輪效應,出現各種偏見。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02 注意"刻板印象"

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面後所形成的直觀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印象。由於它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因而往往比較深刻。

一般說來,人們先得到信息進行加深記憶以後,容易對後面補充的信息誤判,第一印象也就刻板地粘貼在你的腦海中,後人對項羽劉邦的印象便是如此。

演藝圈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柳巖。柳巖沒火之前是一名小主持人,後來因為身材火辣,公司強行給她打造性感人設,所以那些在她火了之後才認識她的人,都憑那一身性感打扮就判定她是個靠出賣身材搏出位的人,甚至將她跟“騷”“沒道德”等負面詞彙掛鉤。

再有,提起教師便想到"文質彬彬",說到商人就是“無奸不商”“唯利是圖”。在日常交往中,我們也需要冷靜、客觀地對待第一印象,切勿一腦熱地根據第一印象貼標籤。對他人要產生確切、深刻的認識,勿忘人性的複雜性,請不斷修正頭腦中由於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吧。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五、寫在最後

回到電影,我們回顧一下項羽和劉邦的特質。

項羽身上有著我們不曾有的卻一直憧憬的氣質:貴族自信,對愛情從一而終,因此我們忽略了這些氣質背面的副作用;而劉邦使的是兵不厭詐奪天下,顯得似乎有些勝之不武,但大家卻忽略了他為人大方、親民、任人唯賢的氣質,這才是他奪得天下的能力。

暈輪效應使後人看待這一段歷史時常常存在偏見,不利於自身建立正確的歷史觀。人說“讀史明鑑”,錯誤地歷史觀又怎麼“明鑑”呢?而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避免陷入暈輪效應,客觀看待他人、不輕易評價他人,更不能盲目崇拜。

電影《讓子彈飛》表達了事情慾蓋彌彰,唯有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才能穿透真相。看待人也是如此,避免暈輪效應,讓人心這顆“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