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大獎《探索者》:詮釋出科幻真正的意義

【書遊分享的第15本書】

《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探索者》

虛擬空間、生化實驗、末世危機、未來世界、時間旅行、宇宙探秘、人工智能、地外文明…各種話題構成了我們時下最流行的科幻話題。可是,你並不知道,這種類型的小說僅出現不到200多年。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正式拉開科幻文學的序幕。

有人肯定不服氣,說中國的《山海經》《西遊記》都比這些要早。是的,中國的這些文學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崇高地位,但他們更多的是魔幻。真正的科幻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湧現的。

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應該是梁啟超在《新小說》上發表的《新中國未來記》。雖然這是部帶有政治意味的小說,卻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想像與期許。與當下大家所理解的科幻不同,它所採用的是不同於自然科學的人文科學。

而現今拿到的這套書籍,特色非凡,彙集了諸多文學大師,國外國內高手雲集、思想交流碰撞,故事離奇有趣、引人入勝。

一、科幻是對現實生活深深的思考與憂思

科幻是科學幻想的簡稱,是科學與文學、幻想與現實的完美結合。科幻並非只是假的、虛構的、胡思亂想加胡說八道的,更不是小孩子的玩意。科幻也絕非空中樓閣,而是有一個較為模糊定義的事物。正如這套叢書的編者吳巖所說:科幻小說是一類容易指認、卻不容易定義的文學作品。

魯迅說過,神話大抵是一個人長了三顆腦袋或者脖子加長了幾尺。正如《山海經》中提到的奇異生物,《封神演義》中的各色截教門徒,《西遊記》中的各種妖魔。科幻同樣如此,只要你留心觀察,總能在那紛繁富麗的幻想背後捕捉到現實的影子。看起來科幻天馬行空,或者是胡說八道,跟蹤現實很遠,其實它離現實很近。

書中收錄了理論物理博士提沙的《向上!向上!》,講述了主人公卡爾夥同商人鮑瑞一起去上層界尋找鯨魚的故事。

問及“尋找鯨魚”這個事,不得不提人類的捕鯨“產業”。早在史前時代,北極的人們就開始了這項工作,當時只是為了食物。到了20世紀浮動工廠的出現,利用整條鯨魚的技術才被完整開發出來。20世紀60年代,世界最高年捕鯨量達6.6萬餘頭,主要品種有藍鯨、鬚鯨、抹香鯨、座頭鯨、鰮鯨等。

捕鯨業在歷史上有所起伏。17世紀,荷蘭人和英格蘭人已組成過龐大捕鯨船隊。18世紀,捕鯨船被安上了提煉爐,鯨油開始可以在海上提煉與貯存,由此捕鯨船可以在海上停留長達四年之久。19世紀,由於石油的發現、過度捕撈等,捕鯨業有所衰落。20世紀,隨著生命科學和藥學等的發展,人們發現鯨產品的新用途,於是捕鯨業又悄然興起。

鯨魚在人類的捕撈下,面臨絕滅危險。平時,我們不要看到《藍色星球》等紀錄片上,鯨魚在海上多麼漂亮,實際卻很難拍到這樣的場景。為了加強對鯨魚的保護,國際成立了捕鯨委員會(IWC),經裁定全球自1986年開始暫停商業捕鯨。但由於日本、挪威一直有捕鯨傳統,每年都會安排少量的科學研究或民俗使用的配額。中國也早在1981年就開始停止了商業捕鯨。

科幻小說大獎《探索者》:詮釋出科幻真正的意義

小說《向上!向上!》中提到,隨著科技進步,先進設備使用,無意破壞了自然資源。作為生命之源的熱壘,開始產生降溫的現象。隨後,各種危機頻現,尤其是能源危機,導致熱量不足,糧食逐年減產。

由於食物缺乏、環境惡化,上層界基本沒有生物了,人類紛紛住到了地球的中、下層界。人們可吃的食物越來越少,於是,大家開始找尋可以供給生命能量的其他食物。人們發現鯨魚非常大,如果能從鯨魚身上找到食物也許問題就解決了。

可是,人類從來沒有見過鯨,並且認為地球上根本不會有鯨。即使教科書上出現過鯨的介紹,他們也認為是騙人的。但是卡爾卻一直相信鯨魚的存在。他認為只要找到了鯨魚,就能找到食糧。他和鮑瑞兩人也一直為此而努力著。最後,他們突破現實束縛,探索著新的世界。

故事看似有結局,卻也留下無盡幻想。我們從故事的背後,也看到了作者的思考:人類在追求進步進化的同時,必須注意環境保護,不能一味地追求創新而忽視環境。

二、科幻是對未來藍圖的熱切期盼

哲學家說:生活在別處。暢銷書作家為我們描繪:既可朝九晚五,也可浪跡天涯。於是,不羈的人打點行裝,說走就走,踏上征程,開啟探險之路。而這只是現實,不如科幻之人,他們走得最為遙遠。他們走過時間停止之前,他們走過空間消失之處,他們走到了想像力的極限。

人們在幻想,是因為現實中還有許多事情辦不到。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用“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來評述神話。這份評述同樣適用科幻。因為科幻裡最能顯示對自然力的支配與征服。

書中收錄了著名科幻作家韓松的《尋夜》,講述人類尋找“黑夜”這一破壞“完美”時機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中國科技人員運用時間編碼器,將美國的白晝拿來使用。從此,讓我們的國家黑夜也變成了白天。而美國的白天卻永遠的變成了黑夜。從此,美國成為長夜世界,而中國進入了永晝經濟模式,也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由此,中國成了全球光明的唯一來源,成為真正全向性、支配性的的世界大國。這原本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情,但是,因為日照量的改變,地球上的生態圈也發生了鉅變。很多熟悉的動植物都滅絕了。為此,科學家們運用高科技合成了很多新物種,用來適應永晝。

表面上,實現永晝是一件近乎完美的事情,實際上卻暗流湧動。

沒有黑夜,人類不得不進入永不停息的工作狀態,大量孤獨者出現。他們對黑夜極度地渴望,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也願意。

於是,有人開始偷偷製造“黑瘤”。它可以讓人們短暫地享受黑夜的安寧。不過,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時間,成千上萬的“黑瘤”閃現在每一個角落、縫隙中。以碎片化形式存在的夜,對國家構成了威脅。他們害怕超過某個限度,新世界的平衡會被打破。甚至,如果這個“黑瘤”和美國的夜聯合起來的話,會對我們自己國家造成侵蝕和反噬。

於是,國家派人去摧毀一個又一個“黑瘤”。但是,工作人員發現,那些享受“夜”的人,留下的遺囑卻無不透露則對夜的讚美。他們在黑夜中感受到幸福、神秘、愛、恐懼等,各種人類消失已久的情緒。

這個幻想中的“超級大國”看似符合“完美”的要求,卻不一定是正確的。人類對未來期許,也許是個理想國,但能否真正做到盡善盡美,更多的需要理性的思考。如何真正做到世界大同,保持辯證思維,是每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也許有人說,達不到“完美”是正常的,但人類可以期待“永生”。是否在科幻中可以實現。《探索者》收錄的文章,雖然沒有《第六日》所講的一代代地克隆與複製,卻也有另一個對該類問題思考的視角。

科幻小說大獎《探索者》:詮釋出科幻真正的意義

科幻作者王騰在《夏日往事》中講述了一位老者在極地探險的故事。

星球上“宇宙不會永生”的結論,導致陸地人和極地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戰爭。這位老者因某種機緣結識了一位叫星藍的姑娘。他們結伴前往北極之外“無人能及的死地”進行探險。整個過程充滿了奇妙色彩,他們不僅見證了世界的盡頭,也知曉了宇宙未來的命運,而且在生命最後擁有一段短暫而精彩的時光。

也許未來並不能“完美”,世界也不能“永生”,但當下應當珍惜。每時每刻,都是生命給我們的饋贈,都是不可逆轉的存在。只要我們繼續活下去,好好地活著,就是走向未來的最美藍圖。

三、科幻是啟迪孩子心智實現領跑的密鑰

季羨林在《走向天人合一》中提到:人類自從成為人類以來,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人與自然,二是人與人的關係,即社會關係,三是個人內心思想、感情平衡與不平衡的關係。科幻也是這樣,他能帶給人們思考。

還記得自己在讀中學的時候,書桌上放著一本《校園科幻大獎賽作品集》,邊櫃裡有著無數的《科幻世界》《奇幻世界》。新家裝修後,書櫃特地開闢一角,放上舊時的、新買的科幻書籍,比如《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銀河帝國》等。

在孩提時代,也許從小喜歡的是神話,包括我們也愛給孩子講《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煉石補天》。可到了認字的時候,我們更喜歡的是自己去想像,自己去探索未知的領域。而《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恰好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們讀這套書,可以從對世界的探索開始,當一名對未知的《探索者》;在探索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當一名未來的《創造者》;創造的過程,需要打破舊的思想,需要有巨大的勇氣,因此,孩子們還需要當一名《勇敢者》;勇敢並不代表能主宰一切,而是要學會順應自然,學會當大道之聲的《傾聽者》。

科幻小說大獎《探索者》:詮釋出科幻真正的意義

讀這套書,我們可以收穫非常多。比如,提高孩子對科學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科幻小說、科幻故事,讓孩子產生對科學的興趣,進而想像科學、投身科學、獻身科學。未來的世界需要想像,更需要科學創造。

又比如,幫助孩子提升創造力。創新創業是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對未來的期待。中國的孩子在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開發得比國外少,我們的教育很多時候將孩子的思維栓住。因此,我們需要科幻來“還原”孩子愛想象的天性,幫助孩子找回“奇思妙想”,插上通往高能未來的翅膀。

再比如,培養孩子辯證思考能力。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許多社會與倫理方面的問題,有些不僅引人深思,更發人深省。科幻有不合邏輯性、不合常理性的內容,這些真真假假的世界,需要孩子學會思辨。

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孩子們需要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需要知道,事物是有兩面性的。孩子們成長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家長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科幻小說中優秀的部分,並加以運用。

我們的時代,是科技飛速發展、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孩子在這個時代出生,在這個時代成長,需要有科學素養,也要有人文修養。那些優秀的科幻作品能帶給孩子成長過程不一樣的陪伴。

讓我們陪著孩子,盡情揮動想像之翼,共同走向未來。

【如果你有想聽的故事,如果你有好故事分享,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分享,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