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雲南有這樣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雖然出生於上海,卻用40多年的時間,踏遍了紅土高原的山川大河。

在魯布革、漫灣、小浪底、小灣等工地上,他的名字總和水電工程中多個“第一”“之最”緊密相聯。因為有了他的付出,雲南的水電事業從弱到強,與改革開放共成長。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能瀾滄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學識才幹詮釋水電人生

1967年,馬洪琪從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被分配到祖國的邊陲,投身雲南水利水電事業建設。他本來躊躇滿志,但旋即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十年間,大家只知道水電工人馬洪琪,卻不清楚這個年輕人究竟有怎樣的能耐。

不過,馬洪琪沒有因此灰心喪氣,始終在默默耕耘。機會垂青了有準備的人,之後他接到了去緬甸和喀麥隆援建小水電站的任務。而在1985年結束6年援外工作後,擁有豐富經驗的馬洪琪終於被委以重任,擔任魯布革水電站技術處副處長。也正是這次任務,拉開了馬洪琪和雲南水電開發相伴大半生的序幕。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馬洪琪開始進駐不同大型水電站開發項目,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接連收穫大獎。在小灣水電站300米級拱壩建設中,他和課題組一起成功攻克了700米工程高邊坡穩定、壩基岩體開挖卸荷鬆弛處理和高拱壩混凝土溫控防裂等關鍵技術,使電站提前2年建成。在糯扎渡水電站建設中,他和他的團隊在多項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土石壩施工質量高標準控制的重大創新,電站提前2年發電……

馬洪琪還先後主持並參與建設魯布革電站、漫灣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等大型水電工程,探索完善了各種地下工程和各類土石壩施工技術。同時,創立了多種項目管理模式,豐富和發展了項目法施工科學管理的內涵。作為一名水利水電施工專家,馬洪琪這個名字和全國20多座標誌性水利工程連在了一起,成為了這個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

耐得寂寞成就一生事業

馬洪琪的名字與水利工程連在一起,也與雲南緊密聯結。他是雲南基礎設施建設的親歷者,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他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雲南的水電事業經歷了從弱小走向強大的過程,尤其是2000年至今,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為綠色能源基地奠定了基礎。目前,雲南的電力裝機已經達到了80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到1億千瓦,雲南的水能資源的開發力度將達到90%。“雲南在打造‘綠色能源牌’方面,我認為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馬洪琪說。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請回答2018|馬洪琪:在雲南最艱苦的地方成就最偉大的事業


進入新時期,馬洪琪更希望能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參與到改革開放當中來,在專業領域發揮作用,為國家做出貢獻。“愛國精神是知識分子的基本要求,只有國家進步和發展了,才有自身的進步。”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為此他會勉勵年輕人都應該有理想、追求和目標,並在追求目標這個漫長和困難的過程中,學會取捨,抵制住外界的誘惑,堅持下去,最終走向成功。“對於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要踏實地在崗位上工作,不要企圖一下子就有成果。”

他說一個人的成長是知識和經驗積累的過程,雖然枯燥乏味,有時甚至會感覺看不到曙光,但只要持之以恆,抱著既定的目標努力下去就會水到渠成。“人在取得成功的時候,就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雖然會有很多挑戰和困難,但是當我們建成了宏偉工程時,而且自己為它盡了一份力,就會覺得很驕傲和自豪。”

雲南網記者 夏方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