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因80後長大成人而形成的那批人口紅利以及中國在加入WTO後釋放出來的利好政策,使得各類外資企業紛紛投資中國,建立廠房,招聘員工。得益於那個企業增長的時代,從2008年入職一家老牌日資企業開始,我兜兜轉轉地在德資、比利時資、臺資和意大利資的外企任職,可以說我十幾年間的大部分時間都受聘於外資企業。這些企業帶來了很多具有外資企業文化的招聘方法,例如:第一次面試、第二次面試、終試;HR評估、用人部門評估和總經理評估等。這些方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人自己的企業中,豐富了很多國企和民企的招聘手段。

2008年深秋,我參加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外企面試。當時這家企業在天津已經運營了16年,從1992年正式在本地註冊到20世紀末,它給員工提供的薪資在天津一直高於平均水平。這是一家以組裝和生產電子產品為主營業務的工廠,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於其薪水較高,吸引了很多員工入職,人數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3000人左右。熟悉這種電子加工廠的都知道,由於每年所接到的訂單總量不同,廠裡會根據工作量裁減和招聘員工,所以員工的流動性很大,在需要招聘員工的時候會比較急迫。我是在天津紅極一時的泰達人才網上發現該企業的招聘信息,就直接投遞了簡歷,很快便收到了面試的邀約通知。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面試的時間是下午兩點,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崗位共需要招聘多少人,和我同時到場的就有八九個人之多。大家來的都比較早,前臺人員安排我們在前廳稍候,我環視了一下參加面試的這些人,他們的樣貌都很年輕,年齡差不多都在二十三四歲上下,有的像是剛剛畢業有些拘謹地坐立不安,有的和我一樣已經工作過一年,踏實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大家彼此都不認識,大概也都知道是過來競爭相同的崗位,如果聊起天來難免會尷尬,索性彼此都不寒暄。我們等了沒多久,一位身穿著綠色工作服的年輕女員工從前臺側面的門走出來。她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眼睛既不看這些準備參加面試的人,也不注視腳下的路,胳膊下夾著一個淺藍色文件夾,慢悠悠地走向這些求職者,好像這幾步路熟悉得不能再熟。我們這些人不約而同都站了起來,當中有幾個年齡稍長的微笑著向她點頭示意,由於沒有得到她的任何回應,就馬上收斂起來了笑容,大家或前或後地圍攏著她,但是沒有人主動開口和她說話。這位女員工掃視了我們一眼,只冷冷地說了一句:“都跟著我到會議室來吧。”她的話不多,態度像極了某些名字冗長又權力頗大的部門辦事人員一樣,讓我們看了生氣,又不能發作。大家急迫跟著她的腳步,但是都不敢跟得太近,彷彿小學生跟著老師要去到辦公室受訓一樣。

走進會議室以後,我發現這間屋子很大,中間佈置了一張傳統的閉環型會議桌,桌子旁邊整齊地排放著十幾張皮革轉椅,看得出來這些傢俱已經使用了多年,但是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屋子前部的牆面上掛著一塊墨水筆專用白板,上面殘留著一些看不出什麼字的塗鴉。內部所有的牆面都用暖白色牆紙覆蓋,牆上沒有什麼裝飾,只掛了一個黑字白底的圓形鐘錶,顯得格外醒目。那女員工吩咐所有求職者坐下,然後打開手裡的文件夾,拿出十來份試卷和表格,給大家分發下去。大家傳遞著試卷與表格,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筆,這時聽她又開口說道:“這是一份心理測試試卷和個人信息表格,你們先填寫個人信息,並且把期望薪資寫在表格左上角。一會我會打開錄音機,請大家跟著錄音的提示作答試卷。”也不等任何人提問,說完就走出門去了。可能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這個測試環節,都以為是類似於高考中英語聽力考試的題目,於是趕快閱讀手中的試題。翻看之後我發現這些試題都是一行挨著一行的數字,每個數字的數值最大不會超過兩位數,而且大家手中的試卷完全一樣,看來這考試也毫無規避作弊的意願。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那女員工出門不到十分鐘就返回了會議室,手裡拎著一臺卡帶式錄音機,這陣勢簡直酷似中學時代的英語課老師準備播放課文錄音,給學生們練習聽力的樣子。她也不問大家是否準備好了答題,直接說了一句:“現在開始答題。”隨即按下了錄音機的播放鍵。錄音機裡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聽上去不像平時廣播電臺或者電視臺那種具有磁性的播音員聲音,而是像由一個聲音宏亮的電話推銷員發出,緩慢地介紹說:“試卷一共有20道題,每道題由若干隨機數字組成,請答題人員聽到‘叮’的一聲後開始答題,把相鄰的兩個數字相加求和,並且把求和的結果寫在這兩個數字中上方空白處。每道題的答題時間有限,再次聽到‘叮’的一聲後開始作答下一道題。”

所有人握緊了手中的筆只等發號施令的一刻,隨著“叮”的一聲響,我心跳加速,奮筆疾書,唯恐時間不夠做完這100以內的所有加法題目。但是另一聲“叮”根本沒打算讓任何人完成第一題,堂而皇之地響了起來。雖然有些不捨,但是根據我多年來應試的經驗,對於無法完成的題目,一定不要徘徊。同樣的,在沒有完成第二題的情況下,第三題的答題信號已經給出。在答過了前幾道題之後,我發現每道題中,多則可以完成10次求和,少則8次。忽然間我恍然大悟,這只是測試心理素質穩定性的把戲,只要答題數目大體相同,那麼就說明這個人心理狀態比較穩定,至於答題數目的多與少則根本不重要。於是我再也不和時間賽跑,對每道題只完成9次或者10次求和運算,然後安安穩穩地等著考試結束。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很快地,錄音裡傳出來“停筆”的指令,有些人不明所以,還在不捨地拼命作答,搞得那女員工很不耐煩:“說你呢,趕快停筆!你們都停筆,把試卷和表格都交上來,到外面等通知。”大家紛紛把手中的紙張傳遞給她,然後站起身來,陸陸續續地走出會議室,回到剛才就坐的前廳。大家回到前廳之後,像學生們剛剛完成了期末考試,想和別人核對一下答案一樣,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之前的沉默被一掃而空。我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他們每一個人發表見解。先是有一兩個人抱怨時間太短,題目太長,根本做不完。而後有一位穿著夾克衫牛仔褲的瘦子,穩穩地坐在沙發上,翹起他的右腿搭在左腿上,慢條斯理地說:“你們根本沒有必要做完,這就是要看你每道題答題的數量是不是大致相同。如果前一道題你全答完了,後一道題你只完成了一半,那說明你心理素質有問題,情緒容易波動。”說完了,他向椅背上一靠,右手食指和中指有韻律地敲打著自己同一側的大腿,擺出一副說文解夢的模樣。

這時候,那位女員工應該是已經完成了所有資料的整理工作,又重新走出會議室來到我們面前,手裡拿著一份表格,“誰是XXX?”她高聲問道,打破了正在進行的答案核對。一個高大的小夥子走了過去回答到:“我就是。”這女員工依然是頭也不抬,說了一句:“跟我到會議室面試。”扭頭便走。那小夥子慢慢跟著她,我從側面看過去,這兩個人的高度差了兩個頭,氣勢卻剛好相反。大家看他們走遠,又開始東一句西一句地聊了起來,聲音高的時候,前臺的員工會過來制止。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沒多久,那大高個子從會議室出來,有幾個人圍過去問他面試的情況。對於那些比較關切的薪資問題以及能否上崗的問題,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沒聊幾句就告辭了。我心中想,或者他能通過面試,只是不願洩露面試題目,而增加其他競爭對手的勝算;或者他根本就通不過,連面試問題也不知如何作答。這時候那女員工又出來叫人面試,被叫到的跟她去,沒被叫到的依然留下等。

經過了幾個人的面試,終於輪到我了,我隨著那女員工來到會議室,只見白板前面已經坐定了兩位男性員工,都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白色電工帽子。其中一個無所事事地擺弄著自己的手指頭,身上的穿戴有點髒;另一個則託著自己的下頜若有所思,頭上的帽子尤其顯得乾淨,像是剛從全新的包裝袋裡取出來一樣,帽子上面印著一行信息,我只瞧見了“經理”二字。女員工指示我坐在這兩人正對面的座位,然後把手裡關於我的試卷和資料轉交給那他們,轉身走了出去並關好了門。

那位衣著較為汙穢的男性先向我發問:“介紹一下你自己吧。你以前都學過什麼?做過什麼?”對於這次面試,我其實早有準備。我在上學期間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打了幾份和本專業關係不大的零工,感覺完全沒有發揮出所學專業的優勢,不利於以後的就業。於是我思考再三,把專業課中比較熱門PLC的程序設計拿了出來溫故知新,又查找了一些電控方面的視頻課程去學習,以此為求職的重要籌碼。而且我在網上瀏覽了一些面試的技巧,提前準備了一些回答問題的方案。面試官剛問完,我就按照以往準備的,加快語速說了出來,生怕他們打斷我,使我忘記了答案的內容。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然而衣著乾淨的那位經理還是打斷了我,根據我所提到的一個小車自動運行和停止的項目,他問道:“你剛才說小車在遇到軌道終點的開關會停止前進,你覺得自己說得對嗎?”一時間我無法作答,不知如何是好。他見我答不出來,笑了一笑說:“小車在遇到開關後絕對不會停下來,而是因為慣性繼續前進。”我恍然大悟,心裡面立刻忐忑不安,既埋怨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面試準備,竟然忘記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常識;又恐怕失去這次入職的機會,需要重新再找工作。我只能以“是是是,您說得對”搪塞這位經理,他可能恰好來了興致,剛好找到了一個能夠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便站起身走到白板前面,拿起一隻墨水筆畫起圖來。他畫的正是小車在軌道運行的示意圖,只不過在軌道的盡頭,畫了兩個開關,不同於我那只有一個開關的設計。畫完之後,他轉過身來繼續對我說:“你可以在軌道盡頭附近安裝兩個開關,小車遇到第一個開關的時候,給它一個‘減速’指令,讓小車開始減速。在小車遇到第二個開關的時候,給它一個‘停止’指令,小車就可以正常停止了”我在畢業之後又被人指點了上學時的課程,實在很是尷尬,只好賠笑說道:“您說的沒錯”。這經理幾步又回到座位出坐好,看了一眼我的簡歷,問我是不是住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當我肯定地回答他之後,又聽他問道:“你到這來上班,能加班嗎?”我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可以加班。”他看到我在期望薪資上寫了2000元,抬頭問我:“你這要求2000元,是稅前還是稅後?”我回答他:“稅前。”他聽了很滿意,回覆了我一句:“我給你2200,你回去等消息吧。”聽到這裡我如釋重負。但是比起那句簡短的入職邀請,當時我更期盼從會議室放我出去的指令。

出來之後我冷靜了一下,也沒有和任何人搭訕,慶幸自己找到了工作,愉快地回了家。過了兩天,我果然收到該公司入職的邀請電話,叮囑我帶好個人的畢業證等相關證明,在某天到公司報道入職。從此我便開始了在這家日資電子廠的歷練與成長。

那些年經過的面試(其一)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