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投資達人的自我反思

一個投資達人的自我反思

最近接觸了一些機構投資人,對機構投資的procedure慢慢有了一些瞭解,感覺有時候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角度確實是不太一樣的。以前我創業沒有融過資,做二級市場投資的時候也沒細想過這個差別。一方面我逐漸在理解機構投資者角度和創業者的差別,這對我是新的、陌生的,另一方面我在回想之前做二級市場投資時自己的思路,好像和創業是一致的,沒什麼太多差別。現在看來也許自己接受的投資和做企業的教育是相對小眾的,但從過程的時間來看,它又是大概率上有效的。所以,我想把之前做投資的思路和創業的思路記錄一些下來。對照一下,也許是件有點意思的事兒。

一個投資達人的自我反思

一,如創業的投資

我理解巴菲特說買股票就是買part of the company,要有長期持有的心態去尋找好的生意,好的合夥人。這其實和創業很像,一方面要關注生意的模式,選擇正確的生意模式(不是所有的模式都是通的),要花大量時間去研究這個生意模式的細節。另一方面要挑好的“合夥人”,在投資的時候要去把founder、CEO當成自己未來的合夥人,自己是不是願意和他們長期在一起做一些事。如果這個創始人、CEO的人品或者文化讓你長期合作感到難受,那最好第一天就別買。這和創業一樣,如果你感覺一個人長期並不適合團隊,但有一時之用,這樣的同事招進來往往令自己後悔,如果這個不合適的人是合夥人,那就不光是後悔,而是後悔莫及了。

一個投資達人的自我反思

投資除了關注好生意,好團隊,還需要在乎是否是好價錢。這一點看起來是和創業有區別的,但細想其實又是一樣的。巴菲特很多地方提到,Charlie Munger使他的猿進化到了人,是Charlie Munger讓巴菲特意識到應該用一個合理的價錢去買好公司,而不是花時間去撿菸蒂(價格便宜,有些殘餘價值的、但往往不那麼好的公司)這在創業裡是更加容易體會到的,如果一個業務特別容易做,也不需要付出大的代價,往往不是長期帶來大量現金流的好業務。好的決定往往是艱難的,需要付出痛的代價的。一個好的公司應該去花力氣去解決/克服那些正確又難的問題,而不是四處撿一大堆芝麻(四處撿芝麻的心態往往是連芝麻都撿不到的,這和積小勝為大勝是完全兩碼事)。投資另一個和價錢相關的點是看這個deal in loss是否是整體上可以承受的。這個用創業的角度去看會更具象,即投入一個事業的時候要看會不會把自己搞死,活著是創業的第一要務。同時往往又要以另一個角度來評估,即能不能贏,有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投入去贏。

二,如投資的創業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和投資特別要關注business model一樣,創業本身對行業及生意模式的選擇也往往決定了很大一部分結果。也就是說要花大量時間去研究什麼是正確的事,然後再去想如何把事做正確。在正確的方向上逐步前進遠比在不正確的方向上狂奔要好。巴菲特說他見過很多一般的人,在金融行業賺了不少錢,也見過好些很聰明優秀的人在不好的行業裡苦苦掙扎。在創業的路上很多時候也如投資,選擇比努力重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哪怕慢一點,猶如投資中的複利連續20年20%的年回報是很厲害的,遠比今年漲100%明年跌50%來得收益高。

巴菲特和Bill Gates在某次和MBA同學的對話中問臺下的同學一個問題,大意是如果你把你的每一個同學當做一個公司,然後你要把自己當前所有的錢投給一個“他”,佔5%,你會選哪一個?往往你不會選最聰明的或是能力最強的,而往往你會選最可信賴的。這個比喻對於創業選合夥人來說尤為適當,往往我們要的是可信任的長期搭檔,而不是看似能力很強卻永遠不知道他會不會背後捅刀的人。

巴菲特在談到投資標的的時候,時常會提到一個概念:生意的護城河(moats),如果把創業過程中的各種決策都當做是投資決策,那麼我們得去分辨我們用時間和錢換來的東西哪些是資產(asset)哪些是費用(cost),那些隨著時間流逝、對加深生意的護城河有利的往往是“資產”,那些時間越久對自己越不利的可以看成是費用。在資產的購置上,錯誤的浪費其實是不太會的,最多隻是買貴了一些。而在費用的浪費上則是非常可惡的,往往還有負作用,創業過程中有一類特殊的資產是在某一種文化下團結起來的人,也有一類費用是用來購買勞力或技能的成本。這兩者的分辨和轉化是很有意思的事兒,也是ROI特別高的事兒。如果費用都變成了可增值資產,那估計我們的CFO、投資人都要笑得睡不著了。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時候投資的時候,對這樣重大的、差異的分辨又往往是草率且權重遠遠不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