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民間工藝遺存 曹小勁《陝西民藝》出版

記錄民間工藝遺存 曹小勁《陝西民藝》出版

陝西民藝是指分佈在陝西各個地區由藝人代代相傳的民間手工藝術,是各種民俗活動的形象栽體,具有原生態生活屬性。該書對陝西民間美術及相關傳統技藝、內容、題材、藝木特進行了挖掘、整理、歸類和總結,分別從陝西剪紙、泥塑、皮影、木版年畫、石雕、木雕、民居、面花、刺繡、布藝、粗陶瓷、年俗紙紮、社火美術造型等多方面對陝西民間手工藝術進行了研究論述。並通過對其所對應的習俗文化、歷史源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揭示民間美木的審美特徵與文化內涵。

該書是對散落民間的工藝遺存的星點記錄,也是對陝西民間手工藝術研究的補充。正如作者曹小勁所說:希望通過本書傳播傳統手工藝術文化,留住傳統手藝,留住民族文化的根。

曹小勁,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陝西書籍裝幀協會理事。長期從事設計教學工作,多年來一直投身於民間美術理論研究,並主持、參與多項相關省部級、地廳級科研及教改項目。

附《陝西民藝》前言、後記

前 言

陝西民藝是指分佈在陝西各個地區由藝人代代相傳的民間手工藝術,是各種民俗活動的形象載體,具有原生態生活屬性。它植根於民間土壤,包含地域與族群共同的文化理解和鄉土情感,且從歷史生成和發展演化的過程看具有本原文化特質。其本身亦是複雜紛紜的民俗事象。

傳統民藝形態多依存於民俗活動之中。比如年畫離不開年節習俗、繡品在紅白喜事中才彰顯出來,彩燈點亮於十五燈會,剪紙用於祛病的巫術之中,社火臉譜、服飾需要在走村串戶舞動中觀賞。對於老百姓來說,無論民間藝術品的形式、造型、色彩如何,關鍵在於必須承載一定的社會價值,也就是說藝術形式不能獨立存在,它始終處於服務地位,這與現代美術是有本質區別的。

在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應用價值多是用“紋飾”來表現民俗內容,審美價值則相對穩定。因此,老百姓常以“口彩”(功利)和“美眼”(審美)評價身邊的藝術品。約定俗成的符號通常需要一個漫長的同化過程,然而這種紋飾一旦形成,就會長久地穩定下來,並被廣泛地傳播開,為所有民間手工藝術形式所應用。如“蓮生貴子”的題材在磚雕中普遍存在,其造型語言與面花、泥塑等其他民間藝術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繫,又如“鹿銜草”在剪紙、皮影、磚雕、木雕、刺繡等多種手工藝術形式中均有表現。

傳統民藝以歌頌自然生態及借喻的題材最為豐富,如魚蓮結合,除有上古生殖崇拜遺留外,還有“連年有餘”寓意;鳳鳥與牡丹結合,則象徵幸福、吉祥、美滿;表現自然生態美的以花鳥蟲草為最多;獅、虎、猛禽在窗花中被裝飾美化為可愛的動物,辟邪驅瘟,其裝飾富含想象力,線紋壯美簡潔,藝術特徵似當地東漢畫像石的傳承。

傳統手工藝術造型要求盡善盡美,無論窗花、繡品、石雕、木雕、年畫或是皮影雕刻,都充滿鄉土生活情趣,是真誠的心靈與大自然的擁抱,是天人合一的藝術結晶,促生命成長與繁榮,給人間帶來無盡歡樂的精神享受。

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手工藝術輝煌的過去已漸行漸遠,成為一段模糊的鄉土文化史,但它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味和難忘的印象。這些豐厚的遺存,是給後來者留下的寶貴文化資源。

本書分別從陝西剪紙、泥塑、皮影、木版年畫、石雕、木雕、民居、面花、刺繡、布藝、粗陶瓷、年俗紙紮、社火美術造型等幾個方面對陝西民間手工藝術進行研究論述。

書中整理了大量民間工藝品資料,這些資料是家父曹海水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蒐集整理的珍貴資料,很多資料原物已在民間消失。父親是陝西民間美術研究專家,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開拓者稱號。他對陝西民間美術有著深厚的感情,幾十年來深耕於陝西民間美術沃土,輔導、培養了大批民間美術幹部,早期採訪記錄過著名民間藝人如胡深、庫淑蘭、萬德雄、徐文嶽、李佔文、邰怡、邰立平等,整理了大量珍貴資料,發表研究論著,對陝西民間美術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陝西民藝博大深邃、絢麗多姿。本書是對散落民間的工藝遺存的星點記錄,也是對陝西民間手工藝術研究的補充。希望通過本書的影響,傳播傳統手工藝術文化,從而留住傳統手藝,留住民族文化的根。更期待有識之士關注傳統民藝、投身傳統民藝,讓傳統工藝文化的種子,在現代文明的土壤裡再沐春風,再創輝煌。

曹小勁

2019年2月22日

後 記

《陝西民藝》一書從採風、蒐集資料到整理、編纂成書,歷經數十年,其間曾得到多位非遺專家、民間藝人的支持及斧正,最終得以完成書稿。

書中多數資料來自20世紀50~90年代,家父曹海水先生行走於陝西鄉村民舍之間的採訪口述與筆錄。正是這些極具年代感而彌足珍貴的真實歷史記錄,形成了此書的靈魂與核心。

20世紀90年代,我隨父親、哥哥多次往返於關中東、西路各縣、鄉(村)收集民間美術品,走訪民間藝人,,以期嘗試整理當地民風民俗之發端、發展及現狀,為當今陝西地域文化及本土民藝的未來前景釐清脈絡。走訪期間接觸並儘量保存了大量優秀、珍貴的民俗手工藝品,諸如稚拙生動、頗具藝術想象力的剪紙,豐滿精美、花色明朗鮮豔的枕頂花、鞋墊繡花,還有古風依舊的木版年畫,簡明誇張的泥塑玩具以及雄渾古樸的磚雕、石雕等。那些極具鄉土氣息並有著豐富寓意的民間藝術品,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魂,時過境遷仍恍如昨日。它們在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同時,也使我有了撰寫此書的初衷。

民間藝術是藝人們以其淳厚的思想和樸拙的藝術手法表現出的對於大自然、對於生命的情愫,經過歷代勤勞智慧的手工藝匠人的錘鍊和打磨,在悠悠歲月裡延續、流傳,並深刻地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傳承血脈中,成為鄉土文化史中的寶貴財富。這些記錄著已經或即將消失的民間藝術的珍貴資料,為鄉土藝術、地域文化以及風貌習俗的發展和歷史變遷提供了參考。

本書對於陝西民間美術及相關傳統技藝、內容、題材、藝術特徵進行了挖掘、整理、歸類和總結,並通過對其所對應的習俗文化、歷史淵源進行深刻研究和探索,以期揭示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徵與文化內涵。同時,將這些優秀的民間文化遺存記錄、保存下來以管窺陝西民間藝術的變遷及現狀,亦為民間美術研究提供一孔之見,使這朵湮沒於世俗凡塵的不朽之花再現璀璨。

本書的排版設計及圖片攝影由我的學生周鵬傾力完成。周鵬先生是十分出色的設計師和廣告人,他為這部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書中所對應的大量圖片資料尚有缺憾。另外在編著過程中,筆者雖經反覆推敲、句比字櫛、數次易稿,錯誤和遺漏仍不可避免,且陝西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不足之處將留待後續再版以做補充。

希望各位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

編輯:慕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