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中唯一講述諸侯爭霸的小說,可以說戰役眾多,其中不乏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最為著名的當屬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最為著名。

兩場戰役在戰術細節上多有不同,但是在戰略格局上,失敗方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過於輕敵,急於求成,而最終導致優勢盡失,一敗千里。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官渡之戰

參戰雙方:

袁紹、曹操

參戰兵力:

袁紹軍約110000人

曹操軍約20000人

戰損情況:

袁軍約十萬

曹軍約八千

戰爭結果:

曹操奠定統一北方的基礎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戰役起因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奉衣帶詔討伐曹操,派陳琳書寫檄文並公開發布,檄文中把曹操罵得無法忍受。袁、曹兩家公開宣戰。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戰役相持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都。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 。九月,曹軍再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 。

戰役轉折

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夜宿於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也有說是八萬人 。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曹軍3大功臣

荀攸獻計:“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曹操依計行事,果然大破袁軍,斬殺顏良、文丑。

荀彧提醒曹操:“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最後幫助曹操堅定信心,繼續堅持。

許攸投奔曹操。許攸透漏出烏巢為袁紹囤糧之地,應當速速燒掉袁紹軍糧。曹操依計而行,深夜直奔烏巢,放火燒糧,最終,使袁紹不戰自敗。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勝敗分析

曹操:知人善用,膽氣過人,戰略格局高,戰略眼光遠。

曹操擅於聽取身邊謀士的建議,並不因為自己是主公而剛愎自用,同時面對許攸的投誠,給予深度的信任,從而一舉改變戰局,以少勝多,反敗為勝。

袁紹:自持過甚,輕視對手,近功近利。

袁紹從起兵開始,在實力上絕對領先曹操,所以並未足夠給予曹操重視,認為曹操不過是運氣好先迎回了天子而已,自己可以輕鬆消滅曹操,並且急於消滅曹操,因為消滅了曹操,袁紹天下再無敵手,有登基坐殿的機會。因此,在絕對的優勢下,袁紹對於身邊的謀士,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無需計謀勝券在握,從而導致身死家亡。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赤壁之戰

參戰雙方:

曹操、孫劉

參戰兵力:

曹操軍約200000人(號稱百萬)

孫劉軍約50000人

戰損情況:

曹軍約一半(多為荊州降兵)

聯軍傷亡很少

戰爭結果:

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戰役起因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於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揮軍南下,八月,荊州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到達新野縣,劉琮就以荊州投降曹操,曹操接受劉琮的投降。劉備被迫退守駐軍樊口,聯合東吳一起抗曹。

戰爭相持

曹操發書勸降孫權,孫權不降,之後雙方常有小規模的戰鬥,留下了"草船借箭"、“蔣幹盜書”等膾炙人口的故事,直至“周瑜打黃蓋”詐降,到龐士元獻“連環計”鎖船,赤壁之戰到了關鍵的時刻。

戰爭轉折

黃蓋於冬日詐降,火燒連環戰船,一舉攻破曹軍,曹操領兵敗逃,三足鼎立雛形初現,這裡最有名的典故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聯軍3大功臣

周瑜,東吳主站中堅力量,以計策指揮黃蓋詐降,為奇襲獲勝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遊說東吳形成聯盟,運用天時火乘風勢。

龐統,獻連環計,讓原本的火攻變成了火海,一戰定輸贏。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勝敗分析

曹操:應天時,帶大兵,一統天下之心日盛,戰略高卻忽略了戰術。

曹操此時不同官渡,疆域廣闊,兵多將廣,乘勝追擊,正要一鼓而下平定天下,即便是在赤壁之戰,也是在冬天發動,因為冬天不會有東南風,所以對於可能的火攻沒有防範,也是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並且急於天下大定,畢竟這時候曹操年歲已高,且舊疾纏身。

孫劉:據地利,憑天險,兩方聯合矢志不渝,能人異士借得東風。

孫劉聯合屬於抱團取暖,所有的奇謀都指向一個目的,就是利用轉瞬即逝的天際,一戰定輸贏。正所謂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加之諸葛亮精通天文曆法,在冬至一陽生之機,計算出東風將至,由此反敗為勝。


三國2大以少勝多戰役,必是官渡赤壁,袁曹皆因急功近利雖強必敗

戰役總結

袁紹之敗,無有辯解,四世三公,成其家業,也毀其家業,自視甚高,急於求成,自然一敗塗地。

曹操若有官渡之心,斷不會有赤壁之敗,看來古今英雄,在功業將成之際,都難免一步登天。

成功之前,如曹操於官渡,善聽人言,勇於進取,敢作敢為;

成功之後,如曹操於赤壁,大權在握,雖有遠見,卻有近憂。

人生於世,如袁本初、曹孟德。

若承襲祖業,承襲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應該風骨;

若白手起家,初期的謙卑成功之後,更應該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