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宜君县马泉村:村容村貌变了 发展劲头更足了

陕西网讯(记者 袁晨)4月14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首场陕西省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发布会现场,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马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张凌忠分享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铜川市宜君县马泉村:村容村貌变了 发展劲头更足了

马泉村处于山区,是宜君县镇村改革前为数不多的人口上千的村,辖6个村民小组273户1037人,耕地面积8300亩,主导产业以玉米、核桃为主。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户213人,其中低保贫困户8户21人,五保贫困户4户4人。2018年脱贫退出57户20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实现整村脱贫退出,剩余8户11人贫困人口计划2020年脱贫退出。

马泉村是宜君县最边缘的贫困区,没有实施移民搬迁项目和脱贫攻坚前,村上都是土坯房,破烂不堪,下雨的时候群众穿的都是高筒雨鞋,特别有两个自然组,群众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走上水泥路,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我觉得当好一名村干部就是要守住自己做人的良心、做事的公心、待人的真心,保持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本质本色,公道做事、厚道做人,把事当事干,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些实事。”张凌忠说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张凌忠认为一定要抓住党中央历史性改变农村面貌的百年机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环境。

首先想的是把村上通组道路硬化好,改变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经过多方联系协调,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对口扶贫项目,有了资金支持,村里的巷道都硬化了。路硬化之后,村上的整体面貌看起来就好了,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几年内,多次跑县、市,把全村各个自然组道路、文化广场、路灯、安全饮水等建设到位。往昔“下雨便是泥,刮风就是土”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植遍布,鳞次栉比的房屋排列整齐,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群众在闲谈中说,天下雨再也不用穿雨鞋,晚上串门不用打手电。我听了这个话之后心里暖暖的。这就是脱贫攻坚的共享成果,这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张凌忠讲述着。

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后,马泉村结合“三变”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促增收,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宜本村土壤、气侯的中药材,大力种植密植高产玉米和优质新品种核桃产业,发展生猪养殖,实施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确保群众长远脱贫致富基础更加坚实。

张凌忠表示,下一步将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在增加村民收入上多想办法,使村民日子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