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很多家長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聰明太難管了,包括作為教育權威的老師們有時也束手無策。

大家都覺得是現在的社會模式造成的,比如單親家庭,老人寵娃等等。

又或者是電視以及電子遊戲的出現,太多的信息圍繞在孩子們周圍,影響了他們。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像小時候一樣順從父母,如果你沒有給孩子這樣的榜樣,為什麼要強求孩子都聽你的呢。

自從人權運動以來,更多的人嚮往平等的關係,大家更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也一樣。

另外,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

由於物質的豐富,更多的孩子無需付出努力,也不用為家裡的生計發愁,覺得獲得的一切理所當然。

所以孩子才會看起來難管教。

孩子的變化造成了教育方法的變化,家長們不是太嚴格,就是太嬌縱,這兩種都會使孩子更加缺乏責任感。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育兒界非常火的書《正面管教》。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我原來只是覺得這本書很火,當我開始讀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是一部寶藏作品,值得反覆閱讀,在這裡,我先給大家分享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以及如何在親子關係中把他用好。

作者簡•尼爾森是7個孩子的母親,18個孩子的奶奶或者外祖母。第一次看到這組數據我就覺得這個人在育兒方面肯定很有經驗。同時她是美國傑出的教育家、心理學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的理念也讓數百萬的孩子、家長和老師終身受益。

正面管教是一種建立在成人和孩子之間有效溝通的方法。兩個人要面對面坐在一起解決問題,解決的方法需要對雙方都有利。

正面管教的原則就是和善而堅定,和善是為了給孩子尊重,堅定是為了給自己尊重。


經常聽到有的家長吐槽,只要我說東,他肯定往西。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出現相反的結果,往往是因為把孩子當成了競爭對手,你現在回想一下,在出現分歧時,你是不是想贏了他們,所以你會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比如你再不寫作業今天就別玩了,你打碎了茶杯,今天不要吃甜點了。

這種方法往往一用就見效,家長也會出現小小的成就感,覺得孩子被我征服了,其實你只是在欺負小孩。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來自花瓣網

這樣的方法一般只是短期有效,多次之後孩子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叛逆或者盲目服從

我們應該做的是贏得孩子,這兩個的不同點在於,贏得是需要維護孩子的尊嚴,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孩子更心甘情願的合作。

比如書中有一位馬丁內斯太太,他的女兒琳達放學後跟他抱怨老師在全班面前對他大吼大叫。

如果你是這位太太,會有什麼反應,是覺得女兒一定做錯了什麼,還是想著找老師理論去。

這個時候她採用了贏得孩子的方式。


首先她以一種友善的態度說道,“我敢肯定老師當著其他人吼你,你覺得很丟臉。”(表達理解,並且向孩子確認自己分析的對不對)。


馬丁內斯太太突然轉變的態度,讓孩子一度懷疑。她接著說了自己在小學四年級一次考試中,因為站起來削鉛筆,被老師怒斥,感覺很丟臉。(表達同情,但不是寬恕,讓孩子覺得你也有跟他類似的經歷。)


於是女兒琳達說出了她的經歷,因為自己上課向同學借鉛筆,老師吼了他,她覺得莫名其妙。


馬丁內斯太太說,“我很理解你肯定會這麼想,你看能不能想一想,找到一個辦法,讓自己以後不會這麼難堪”(讓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


琳達說:“我想我可以多準備幾隻鉛筆,這樣就不需要找別人借了。”



馬丁內斯太太談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找到解決的辦法,現在她的目標達成了。而且是在和諧的,孩子非常願意合作的狀態下完成。

大人往往陷入自己的誤區,我們要善於調動孩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其實孩子有時更善於解決問題。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忽視一個問題,鼓勵的力量。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與人合作,為社會作貢獻。

孩子如果沒有鼓勵是無法生存的,鼓勵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我有能力,我能貢獻,從而增加了合作的機會。

日常生活中讓家長鼓勵有時候很難,因為大人總是喜歡用負面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是找到背後的原因,想辦法激勵他們。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而且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大部分人認為懲罰來的更快更有效。

那麼到底該如何有效的利用鼓勵呢?

1.時機


鼓勵的時機很重要,如果大人和孩子都在氣頭上,針鋒相對,肯定想不起來鼓勵,這時候就要充分利用積極的暫停

很多家長會用“不要做了,快結束,快停止”這樣懲罰式的暫停來解決問題,完成的結果不言而喻。

那什麼是積極的暫停呢?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讓我靜靜。

回想一下如果你跟老公吵架,在氣頭上會不會說一些傷人的話。那面對孩子如果你非常生氣,當然也不會心平氣和的講話,而且你這時候不會理性的去想解決辦法,只是一味地找孩子的錯誤。

所以我們要學會積極的暫停,大人和孩子可以回到各自的房間,先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聽音樂,看書,玩玩具等等,等到大家的

理性思維都在線的時候再回來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和挫折不可怕,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解決。

要記住,無論是怎麼樣的表達都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

2.改善,而不是完美


有了錯誤或者遇到挫折,我們想辦法解決,但不一定一次性到達完美,因為完美本身就是一個極不現實的事情。

讓孩子學會跟自己比較,今天是不是比昨天的穿衣服更快了,是不是起床早了5分鐘等等,只要有改善就要鼓勵他。

我們把眼光放在優點上,善於發現不良行為背後的優點,並利用起來。

比如在班級裡經常淘氣的孩子,往往是有一定領導力的,所以他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這個時候老師不妨給他一個班委的職務,也許他比有的學霸做的更好。

3.教會孩子彌補


孩子們犯錯之後不願意承認,逃避或者撒謊,有時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件事情做錯了他該如何彌補。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引導他,比如摔碎了茶杯,我們不要聚焦於他的不小心,可以讓他幫助你拿來抹布,掃帚,然後一起收拾。

做錯了事情讓孩子做一些事情來彌補,而不是懲罰,可以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4.獨處的時間


在餐館吃飯時,如果成成非常乖的自己吃飯,剛好鄰桌有一位同齡,但是不好好吃飯的小朋友,他的家長就會說你看人家小朋友都自己吃了,你也得自己吃。

這個方法在小寶寶身上似乎挺奏效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也許是因為感受到了同齡人的壓力而不得不做,並不是他本身願意的。

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選擇一個單獨的空間,1V1,面對面的討論問題,不要有外界的壓力,更不要有所謂別人家的孩子。

說到獨處,我們一定要安排特別的親子時光,這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這個在2歲以下的孩子身上效果並不明顯,因為他們對於時間的觀念不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你和他們在一起很快樂。

2歲以後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計劃這樣的時間,可以每天只有10分鐘,這段時光不受打擾,比如睡前共讀。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上小學之後,孩子可能不需要每天都有特別的時光,但是要讓他們之後這段時間就是為她設計的,比如上下學路上的閒聊,分享小點心等等。

5.鼓勵和讚揚


鼓勵和讚揚不同,鼓勵聚焦於孩子做的這件事,比如今天衣服穿的很快,而讚揚聚焦於做事的人,比如你真是個好孩子。

也許大家並沒有發現他們會造成什麼不同的結果。聚焦於事情的評價能讓孩子明白他對於這件事情的努力被人看到了,他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區分的鼓勵和讚揚最簡單方式就是在說話前想想這句話你會對朋友說嗎?這個方法挺有效的。

6.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機


即便孩子在家裡沒有遇到衝突,他也有可能會在外界遇到挫折,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犯錯誤不可怕,錯誤出現才是學習的最好時機

就像很多學生害怕考試,考前一天甚至會緊張的睡不著覺,其實我們就可以讓他們看到考試的本質,其實就是檢驗你在學習上的錯誤和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個好事,因為你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去哪個方向努力。


孩子其實想要的並不多,也許只是一個擁抱、一句溫柔的問候、一個簡單的微笑,我們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心情,善於利用鼓勵,你會發現你也有天使寶寶。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這麼多,下次我們一起來解讀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秘密。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寫下你和寶寶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