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隨著全國各地高三、初三畢業班的回校,教學秩序逐漸恢復穩定正常,其餘中小年級也開始陸續回校。但許多學生家長對於學生們的回校,雖說表面上很開心,畢竟擺脫了在這延長假期裡與神獸們的鬥智鬥勇,心理上其實對孩子的回校安全問題還是比較擔憂的。畢竟疫情形勢雖說已基本穩定,但是還是有風險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家長,尤其擔心孩子沒有自控能力,會搞出什麼么蛾子,比如帶個白色的口罩出門,晚上回家就變成了黑色。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學生們戴口罩上課

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們來說,特別是一二年級甚至是幼兒園的學生們,對於口罩防護的謹慎意識還是不高的。對於疫情的認識,儘管被科普了很多次,也還是很模糊的。而孩子們愛玩、好奇的天性,對口罩新奇有趣,甚至當做玩具來玩的可能也會存在。

很多小學年級開學後,也根據高中生的模式,校道紅外線檢測,排隊進校,課桌椅分散,大班變小班,然後加上唸叨似的科普,不能摘口罩,不能嬉戲打鬧,不能怎樣怎樣。但是我們人的大腦是聽不懂“不”字的啊。試想一下,我們平常叫學生上課不能講話,上課不能走神開小差,回到家後要求他不能磨蹭,不能玩橡皮,這些“不能”的要求背後,是不是學生們都沒做到?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形式主義?

所以各學校如果不論年級,不論學生自身年齡情況,高中生都有生活自理能力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的後果,讓小學生也走高中那一套流程,這不就是走“形式主義”路線嗎?這看上去學校工作做到位了,但其實沒有針對學生年齡特點來進行分析安排,實際效果是不會不太理想的。

但杭州養正小學的做法就拋棄了“形式主義”,別出心裁地讓學生們戴“一米帽”上課,不少網友看到後也不住讚歎,“要被可愛的孩子們萌翻了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可愛的一米帽

我們可以看到,養正小學的學生們頭上戴著寬度長約一米的手工紙質帽子,這也是“一米帽”的名稱由來,一米長的帽子。學生們戴著這樣的帽子,意味著各位同學與老師都要與我保持一米的距離啦,這種直接通過身體語言就提醒了孩子們要防止親密接觸,要比口頭的重複叮囑好多了!而且趣味性更強,孩子們更能接受。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符合孩子天性的一米帽

養正小學的創意真可謂兩全其美啊,因為防護更有效,還可以科普一波歷史。這種“一米帽”其實早在晚唐期間、特別是宋朝就已盛行。這種帽子的正式名稱為“展腳幞頭”,就已“長”聞名。相傳趙匡胤當朝時為了防止官員們交頭接耳便使用這種官帽,也與今天疫情情形正好“不謀而合”,防止學生們的竊竊私語,從根本上解決了接觸問題。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宋朝的展腳幞頭

隨著各省小學生們也開始陸續返校,除了常規的紅外線檢測、心理輔導課、老師叮囑等“形式主義”防疫流程,這種“一米帽”的“實用主義”方式是否也值得各大小學去模仿學習呢?各位看官老爺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發表您的寶貴看法~

小學生回校如何確保安全?這學校拋棄形式主義,被大家紛紛點贊

各小學是否也可以戴一米帽?

圖文編輯丨小梁,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