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这是一个关千108户人家住在一块面积仅0.5平方公里的天然巨石上的传奇。丽江宝山石头城纳西语称为“拉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城内瓦屋鳞鳞,巷道纵横,丽江纳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古朴自然,奇绝无穷。丽江宝山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宝山石头城建于元朝初年,当时为云南行中书省丽江路宣抚司所辖七州之一宝山州治所。管辖今大具、大东、鸣音、宝山、奉可五个乡的范围。宝山州在长江第一湾的怀抱之中,三面环江形似口袋底,境内山川纵横,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气候十里不同天,山头冷凉,河谷干热。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宝山石头城位于云南省丽江自治县东北约12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据史书记载,宝山石头城建于元代,当时为丽江路宣抚司所辖七州之一--宝山州治所,纳西预交"刺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而"刺伯"即宝山。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纳西族先民大约在公元五六世纪时迁徙到这里,那是宝山州内山脉纵横,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依山负险,酋寨星列,不相统摄"是汉唐时期纳西族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的历史写照。南宋淳佑十三年(1253年),忽必烈亲率中路军抵达金沙江边,纳西族首领麦良亲赴石头城江边的喇伯渡口,打开寨门援引蒙古军队,留下了"元跨革囊"的千古绝唱。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宝山石头城是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十分精巧,三横五纵的街巷设置,使整座城街路畅达,巷道通幽。房屋家什的筑造,更令人备感奇妙。地基从大石头上开凿出来,阶石、柱石、房檐石,都是石头所造,再看看房内那些石床、石枕、石槽、石桌、石凳、石灶、石缸、石穴,一样一样,都是那样的浑然天成,精妙绝伦。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汽车在这里毫无用处,而马跟骡子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为什么会在悬崖上修建城寨?石头城的本意是为了抵御外来侵袭。先人发现此处形势险要,兼备攻守,就决定利用这块巨石的独特地理优势,下令依山就势,在险峻天生的石堡上造门筑墙。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这里的人淳朴善良,没有城市里的尔虞我诈,也没有都市里的那些欺骗的套路,有的只是邻里间互相的信任和包容,以及那简单快乐的生活。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一面临水,三面是悬崖。进入村庄只有左右两个石门可入!于是也成就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宝山石头城。这里的房子层层叠叠,落差很大,但每个房子都可以看得到对岸的风景,石头城的城墙虽然只有1米多高,却因为地势险峻而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城墙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石头城的周围是大片梯田,都是他们一锄头锄头挖出来的,加上独特的灌溉系统,利用当地优越的水土条件,梯田可以一年四季耕作,满足石头城所有居民的粮食菜蔬供给。他们开垦的土地围绕着这座城,周围方圆百里目光所及,凡能开垦的全都辟为梯田,一直延伸到江边,远远望去鲜绿的梯田阵犹如石头城的巨大裙幅,十分壮观。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出城耕种土地,到下午进城就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园。出城,进城就是一个标准石头城居民的一天。


云南宝山石头城:最后的纳西族乐土


大概唯一的遗憾就是这里交通不便,前往石头城的道路更是崎岖险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