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祕密

1987年8月的一天,山西的晉中市榆社縣東北部一個當地人俗稱“三角坪”的地方,有座磚瓦廠。磚瓦廠有個工人韓四子,這天上午在取土時,從挖出的土中,淘出一把青銅劍。

韓四子把劍擦乾淨,發現劍身上還有兩行字,如同天書般難以辨認。

他提著這柄劍,問周圍的鄉親,但無人辨識。

很快,韓四子挖出青銅劍的消息就傳了出去,傳到了當時還是縣文管所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王太明的耳裡,這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他立即趕到現場,找到了韓四子。

按照《文物法》,青銅劍當然屬於國家,而且韓四子對這種“埋在地下陰氣重”的東西也不感興趣,但他卻懂得上繳文物國家有獎勵的規定。

王太明走得急,沒帶幾個錢,他到路邊的小商店裡,花8.5元買了一條香菸,韓四子挺大度,“就拿你這條煙換這把劍吧!”

當時人們並不清楚這把青銅劍的真正價值,只是憑直覺,“劍上既然有銘文,肯定差不了”,等到辨認出劍身上的字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榆社縣博物館裡的專家,對24個銘文的深入研究,這把劍內在的光芒彷彿突破了覆蓋在劍身上的綠色銅鏽,穿越時代,照亮了2500餘年前那段幽暗綿長的歷史。

它是一把吳國的王侯級佩劍,還是目前全國銘文最多的春秋時期青銅劍!

更是全國唯一的一把吳季子劍

它的主人季札,被孔子盛讚稱為“君子”,也被後人尊為江南人文始祖,日本學者眼中的“君子中之君子”。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通過這把劍,我們看到季子掛劍,被徐國國君喜愛的劍是什麼樣的。

也窺探到,當年吳國鑄造的青銅兵器有什麼樣的魅力。

這把傳奇之劍,更是蘊藏著鎮江一個天大的秘密。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季子的劍

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吳王餘祭四年),33歲的季札作為吳國大夫出使中原,周遊列國魯、齊、鄭、衛、晉,徐國是必經之路。

季札禮貌的拜見了徐國國君。徐國,國都位於今天的江蘇省泗洪縣境內,是一個“王”國。

徐國是夏朝所封的諸侯國,比周朝更早建立,據說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這樣悠久的歷史,讓徐王見識淵博,眼界非凡。

季札禮畢,發現徐王的眼神,始終落在了他腰間那金光耀眼的劍鞘上。

光是劍鞘就已不凡,劍,是什麼樣的神兵呢?

徐王向季札提出觀看一下這把寶劍,季札解下向徐王呈上。

季札佩戴的劍,應該是吳劍中的最精華——”出使之劍“

當時,吳國逐漸掌握了先進的鑄劍技術,步入春秋先進軍事強國的行列。季札出使列國,要展示本國最雄壯的形象,自然要佩帶吳國最好的劍——因為他攜帶的不單單是一把劍,這是一把吳國的王侯級佩劍,是一張吳國的國家名片。

徐王緩緩抽出寶劍,只見一道寒光在劍刃上閃動,劍身刻有銘文,徐王定睛一看: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只見這把劍鋒刃銳利,劍身柳葉形。中起脊,斷面呈扁菱形,菱形窄格。柄兩端呈喇叭形,圓首。劍身後半部一面有兩行銘文,共二十四字:工吳王姑發訾謁之弟季子肵(qi)扃(jiong)後餘厥吉金甸曰其元用劍”。

徐王大驚失色,佩劍如此精美,劍上還有這麼多銘文,這樣的能工巧匠舉世罕見啊!

季札向徐王介紹這把劍的來歷:“有一次,季札的哥哥吳王諸樊得了疾病,讓他向祖先祈禱福祥,求得永貞,免去災難。

行肵之禮後,季札親自開窯,參與鑄造,製作了這把劍,從此這把劍成為他的專用配劍,這次出使,也作為出使劍佩戴出行。”

徐王捧著劍細細的觀賞,良久開口:這柄劍啊,是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

徐王將劍還給季札,致謝。

季札還禮後,離開了徐國,開始了中原之旅。

但徐王觀劍的一幕,總在季札眼前浮現:徐王,是一個懂劍的人啊。

知劍,懂劍,這是知己啊。

等出使結束,再經過徐國的時候,一定要再拜訪一下徐王,好好的向他請教請教。徐王懂劍愛劍,那這把劍一定要送給他!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季札像.清.孔繼堯,顧沅輯《吳郡名賢圖傳贊》(道光九年刻本)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吳國的劍

相傳,吳國始於周朝王室的泰伯,三讓王位的周太王長子泰伯,和二弟仲雍南奔,斷髮文身,“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司馬遷認為:“餘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處與荊蠻句吳兄弟也。”

吳國處於齊、楚、越幾個國家之間,經常與其發生戰爭,為此,戰車、弓箭、劍、戈、戟、矛、鉞等武器需求量很大,促進了吳國青銅冶煉技術的發展。

為什麼吳劍精良?因為吳國地處長江三角洲,河網縱橫,水系發達,影響了戰車的機動性和衝擊力,所以交戰短兵相接的機率大大增加。青銅劍作為近身武器,受到了吳國的重點關注,投入了很多技術攻堅。

青銅劍的優劣取決於青銅合金中錫的含量,以及劍的鑄造工藝。

青銅,實際上是一種銅錫合金。錫多了,增加了硬度,減弱了柔韌性。錫少了,加強了柔韌性,降低了攻擊力,所以吳國的兵器生產基地,還配置了專門的青銅劍研發項目組,反覆澆鑄,不斷實驗。

這個生產兵器的地方,是吳國的機密之地。幾千年來,不為人所知。

基地很隱秘,有寬寬的環壕保護,核心地帶有一圈土牆,土牆高半丈,宛若後代的城牆。

牆內是一個聯著一個的土臺,臺上有窯、爐、蓄水池。

窯、爐邊放著用來澆鑄劍、戈、斧、錛的陶範和石範,熊熊烈火將工匠們的臉照映得亮堂堂的。

季札捧著古代祭祀時盛裝心、舌的器具的“肵”,虔心向上蒼和祖先禱告。

當季札停下祈禱,工匠們猛力鼓起風囊,陶鼓風嘴發出轟響,爐膛中的火舌呼嘯著竄起。

周圍“鏜鏜”敲擊青銅的聲音時起彼伏,如同一曲春秋時代的“兵與火之歌”。

這座吳國“國家級”的青銅兵器冶鑄“工廠”,在兩千多年後的2015年被發現,發掘於鎮江新區丁崗的孫家村,我的朋友大美女朱玲,第一時間做過報道。

擁有”季子劍“的季札,縱橫諸侯之間,揮斥方遒,如雷霆之震,四封之內,無不賓服。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季子掛的,不是劍

公子季札的出使,留下了不少故事。

比如在魯國,他留下了著名的音樂評論;在鄭國,他又與子產一見如故;在晉國,他還幾句話驚醒孫文子,令他終生不聽琴瑟,躲過了未來可能的殺身之禍……

這次中原之旅,他還給後人留下了一連串的成語:秋風過耳、泱泱大風、自鄶以下、歎為觀止、一見如故、禮尚往來、燕巢於幕、披裘負薪……

待他回程之時,特別經過徐國,想再拜見徐王,並贈送他的佩劍。

哪知道進城後,之間城池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喪的景象——原來,徐王不久前已經去世。

季札心中滿是失落遺憾。

他的隨從問:“既然徐王不在了,贈劍之事也就作罷了吧?”

季札搖了搖頭,他進宮拜見了新的徐王,並解劍相贈。新王感激,卻因先王並無遺囑,而不願收如此貴重的禮物。

季札無奈,最終將劍掛在了徐君墓前的樹上,以踐當時心中的許諾。

附原文: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選自《史記·吳太伯世家》

後來,徐國便有人作詩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季札之誠之諾,令人慨嘆,而從流傳後世,膾炙人口,併成為各種官方或民間物件上的題材,比如以他的故事為題材創作於三國時期的“彩繪掛劍漆盤”,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三國·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三國時期吳國右軍師左大司馬當陽侯朱然墓出土。

這次出使,是季札一生中最燦爛的時刻之一,列國被他的風度、言談、見識和德行征服。

當時季札33歲,魯國有個叫孔丘的兒童,才8歲。

從小喜愛歷史的孔丘,常聽人說起季札的故事,身不能至,心嚮往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成為了季札的粉絲,動不動就給季札隔空點贊:贊天民、贊義正、贊習禮。

季札是一位仁者,享有高壽,在他92歲高齡的時候,懷有一顆仁心的他不顧年邁,出面做了一件仁義的事:“救陳國”。

《左傳》記載“吳救陳”的經過:前485年冬季,楚將子期伐陳,延陵季子救陳。

季札對子期說:“吳楚兩個國家的君王都不講道德,為了自己的霸權將陳國爭來搶去,但這些國家的人民有什麼罪過呢?我請求你退兵,這樣可以成全你的有德而愛民的美名。”

92歲的季札擁有那個時代最高的威望,果然子期非常給老爺子面子,撤離戰場。

就在這一年,年邁的季札往來奔勞,嚴重消耗了元氣,回到延陵後不久就一病不起,最終與世長辭。

孔子聞訊,手書“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用”君子“的稱號,最後點讚了一次偶像。

孔子,是季札的知己。

如今,見證這段歷史的吳季子劍,靜靜躺在榆社博物館中。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但人們沒有忘記季子,每年農曆四月十三的“季子誕辰”,鎮江的省級非遺——延陵九里季子廟會(嘉賢廟會),這個堪稱江南廟會之首的活動,都是熱鬧非凡。

季子掛的不是“劍”是知己“情”這個故事,蘊藏丹陽一個天大秘密


在新中國成立前,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三和八月十六都是吳姓後人舉行祭祀儀式的日子,後來又增加了農曆三月初六為“九里廟會”,形成了傳統的民俗活動。

現如今,九里把每年農曆四月十三“季子誕辰”,作為一年一度的吳氏後人祭祖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吳氏後人都前來祭拜先人。千百年來,人們讚歎和敬仰季子,紀念著這位仁風賢明的君子。

天民、義正、習禮、君子的季子美德,在民間傳承不息。

作者: 小李探花愛讀書 鎮江風情 編輯:丹陽市古代契約文書收藏館 孫國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