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一個跨國商業案例

《鹿鼎記》:一個跨國商業案例

《鹿鼎記》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勢已經不可逆了,但是走出去如何融入到當地去?如何去承擔本土的社會責任而不是掠奪式的商業模式,如何讓當地社區真的接納我們?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鹿鼎記》的另一個解讀其實也可以看作大清這個品牌作為外資擊垮本土品牌大明後如何融入和鞏固本土化運作,得以更加融入當地社區的過程,其中就有大量的行為同樣可以從商業角度來思考。

一 故事背景

大明集團自朱元璋董事長與1368年創立以來,一直一家獨大經營著中原的“稅收”業務。1628年崇禎被推選為新任董事長接管公司,當時的大明集團由於公司經營長期虧損,公司不得不決定開源節流(裁撤驛站等),並且提高產品銷售價格(提高稅收)。

李自成本來是大明集團郵政系統的一名公務員(驛卒),由於公司為了開源節流決定裁員(裁撤驛卒數萬人)而成為下崗工人。因為對大明集團的裁員政策不滿意,李自成聯合公司被裁員工一起組建了大順公司和大明集團對著幹。

由於大明集團之前提高了產品銷售價格(加稅),加上內部管理混亂,失去了大量的客戶(民心),到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公司幾乎把北方的“稅收”市場都佔了(攻陷北京),自此中原“稅收”市場形成南北寡頭競爭格局。

大清集團是海外一家經營“稅收”業務的公司,集團CEO多爾袞一直看好中原的“稅收”市場,但是之前迫於大明集團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沒有找到好的突破口進入中原市場。當他看到了中原南北寡頭格局之後認為機會到了,但是大清的“稅收”產品由於專利技術問題不能直接進入中原市場。

這個進入中原的產品技術專利一直掌握在大明集團山海關分公司總經理吳三桂的手裡。吳三桂得到消息說自己在北京最喜歡的二奶(陳圓圓)被大順集團董事長李自成給包養了,一氣之下加入大清集團,用自己掌握的專利幫助大清集團的產品進入中原和大順集團展開競爭(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多爾袞也對吳三桂作出承諾,事成之後讓他做大清集團雲南分公司總經理,而且授予極大的自主經營權,

大順公司在佔領了北方市場後內部管理層出現了問題,享受之風盛行,董事長李自成帶頭包養“情人”陳圓圓,而且對客戶服務(出現搶掠行為)意識薄弱。而大清集團的銷售團隊是最有戰鬥力的,內部分成八大銷售子公司(八旗),在他們強烈的進攻下,大順很快丟失了北方市場,最後公司徹底破產。

在攻下北方市場後,大清集團一鼓作氣把原屬於南方市場也拿了下來(南明被滅),而且為了表示對中原“稅收”業務的重視,大清集團決定實施本土化戰略,把公司總部由海外遷到中原北京。但是不管怎麼樣,大清集團本質上在中原的消費者看來它還是外資企業(滿洲韃子),尤其是一些高端客戶(讀書人),他們不希望“稅收”這個產業被外資佔領了。

大明集團雖然倒閉了,但是“大明”這個品牌還在,而且在中原還是有很多粉絲的,因此很多大明的原高管出去創業依然沿用“大明”這個商標和大清集團搶市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有下面幾個:

1.鄭經集團:董事長鄭經是大明集團原高管鄭成功之子,其父鄭成功先生因為攻佔臺灣市場有功,被任命為大明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其父仙逝後其子鄭經被選為新任臺灣分公司總經理,代表人物是董事長二公子鄭克爽總經理。

2.天地集團:鄭經集團在中原大陸全資子公司,董事長陳近南也是鄭經集團的副總裁,在中原十八省都設有分公司(天地會十八省分舵)。

3.沐王府集團:董事長沐劍聲,其祖輩沐英是大明集團創始成員。

4.長平自媒體:創始人朱媺娖,原大明集團董事長崇禎先生最喜歡的女兒(長平公主),大明倒閉後留學西域名校“鐵劍門商學院”攻讀MBA,師從著名商業導師木桑教授(木桑道人)。

大清集團內部管理層權力鬥爭也是非常的複雜,由於集團前任董事長順治先生英年早逝,其子康熙在八歲就被選為董事長,但是實際的控制權是在CEO鰲拜先生手裡。當年幫助大清集團打進中原市場的三位中原功臣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分別被任命為雲南分公司總經理,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福建分公司總經理(史稱“三藩”),而且被集團授予了極大的自主經營權,經過多年經營後公司競爭力很強,具備挑戰總公司的實力。

而在大清商業系和大明商業系之外還有幾個比較有實力的市場競爭者:

1.神龍集團:對外宣傳是直銷公司,本質上是傳銷公司,集團創始人是洪安通先生,其妻子蘇荃女士一直協助其管理公司,每一位新員工加入公司後就進行洗腦精神控制(服用豹胎易經丸)。由於其組織性質見不得陽光,因此將總部設立在神龍島上,管理架構採用董事長負責制,下設青龍,黑龍,黃龍,赤龍和白龍五大事業部制,其企業使命是:“董事長仙福永新,壽與天齊”。

2.俄國集團:屬於海外一家巨頭公司,實力雄厚,一直期待“稅收”業務擴張到中原,之前迫於大明集團的壟斷地位不敢進入中原市場,其代表人物是董事長侄女蘇菲亞女士。

3.蒙古集團:其屬於原大元集團的子公司,大元集團在和大明集團的競爭中失去了中原市場後退居海外市場(明朝滅元朝),而後因為大元集團拆分成三個子公司,公司品牌沒有競爭力,故轉而代理經營(受明朝冊封)大明海外業務。大明集團破產後,蒙古集團試圖成立自身品牌獨立經營,其代表人物是蒙古集團董事長之子噶爾丹。

4.西藏集團:大明集團原西藏總代理(受明朝冊封),在大明集團破產後,試圖成立自身品牌獨立經營西藏市場,代表人物桑結副總裁。

雖然整個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但是真正掌控著市場格局的是大清集團。就在大家眼看著整個商業形式可能朝著大清壟斷局面走的時候,市場上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傳聞當年大清集團在吳三桂專利(打開山海關)的幫助下順利進入中原市場之初,大清集團並未獲得中原政府(百姓民心)的准入牌照,因此剛開始屬於非法經營(槍殺掠奪),在此期間獲得大量的非法收入。

而關於這部分非法經營的財務資料(龍脈)和資金賬戶信息(寶藏)全部存在海外一臺服務器,而這臺服務器的密碼採用的是當今最可靠的區塊鏈技術進行加密,基本無法破解,除非找到秘鑰。而秘鑰本身被拆分成八個獨立的鏈(八部《四十二章經》),分別由八大銷售子公司的總經理(滿洲八旗旗主)負責保管,只有湊齊這八個獨立的鏈才能打開服務器。

在大家都認為大清集團將要壟斷中原市場之際,這樣的消息無異於石破天驚,市場競爭者認為這個是搞垮大清集團唯一的機會,因此大家一方面參與公開市場競爭,另外一方面都組建了情報團隊試圖找到打開服務器的秘鑰。

《鹿鼎記》就是描述在以上這樣一個國際國內大背景下中原“稅收”業務的商業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