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文|江徐

我不太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尤其不看外国小说。可是当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看完《小小小小的火》,首先想到的,是木心先生这样一句话:“凡是令我倾心的书,都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还是它在理解我。”

世上书海浩渺无垠,说到底,真正的书只有一本,那就是我们自己。一读倾心的书籍、百听不厌的音乐、流连忘返的风景,不过是人生的注脚。

这部由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所写的长篇小说中,我读到自己的影子。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作家伍绮诗

这些影子,在一页页翻阅过去时,不经意地投射在字里行间,不期然而然地遇见,有温柔又孤寂的抚慰,也有懂得且共鸣的触动。又或许,在那些抚慰和触动背后,是每一位闲读它的人曾经都有过的悸动与挣扎。

暗恋、早恋、代孕、打胎、死亡、保姆、纵火,这些夺人眼球的话题裹挟着家庭教育、追求梦想、种族矛盾、生命尊严等等各色各样的社会问题。正因为这些,加上作者细腻敏感的笔触,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产生一种在观看电视剧的感觉,男女主角也好,配角也罢,哪怕一个跑龙套的,作者都愿意赐予他丰富且个性化的生命,带来非常爽快的阅读体验。因此,《小小小小的火》夺得2017美国亚马逊年度小说桂冠。

总之,这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世间万象,看似纷繁复杂,剥除光怪陆离的表象,回归人生本质,问题其实只剩下一个:人该如何选择与放弃?

面对人生,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坚守什么、放弃什么。——这是小说的内核,也是现实中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故事结构的角度看,这部小说围绕两位母亲,讲述了两个家庭内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故事,人物各色且各有特色,伏笔多而不乱。

理查森太太是一名报社记者,丈夫是律师,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生儿育女。老大莱克西聪明漂亮,老二崔普帅气阳光,老三穆迪敏感沉默,老四伊奇任性暴烈,是一个“内心暗藏破坏欲望的颠覆分子”。至少,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热闹、幸福、富有的大家庭。

他们住在中产阶级地区,在此扎根,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尤其是理查森太太,她敬畏规则,遵守秩序,追求完美。务实是她的行事原则,正确是她的生活作风。在她影响下,儿女们“非常重视穿正确的衣服、说正确的话,与正确的人交朋友”。通过一系列的“正确”,创建美好人生。小女儿伊奇是个异类,她代表反抗,也代表理查森太太的反面。

如果没有遇见米娅,理查森太太也许永远复制这这样的生活,从不思考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更不会扪心自问是否快乐?

米娅是一位艺术家,也是单身妈妈,和女儿珀尔常年过着“周游式的艺术家生活”。她俩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很低,一辆汽车,载着娘俩和全部财产就能随时上路。长期的流浪生活让米娅学会不留恋,不管物质还是情感。虽然没有生活保障,可是足够自由自在。虽然没有体面事业,但是能够以诗意的灵魂,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如果理查森一家代表遵守规则、循规蹈矩,那么米娅母女俩则代表打破规则、随心所欲。

当米娅带着女儿,流浪到这片居住着中产阶级的小镇,当她以钟点工的身份介入理查森家的生活,当她女儿珀尔与理查森家的孩子产生友情甚至爱情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要么互相接纳,要么彼此碰撞。

当两种生活环境与观念中的人遇见,必定产生关联、对望、比较、质疑、羡慕、向往。珀尔羡慕理查森家的孩子所拥有的安稳与富裕,理查森家的孩子呢,有的在自己所处的家庭中感到满足和安逸,有的对米娅和珀尔母女随心所欲的生活产生羡慕。

芸芸众生,来来往往,生活总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假若自己站到对面那个山头,却又得陇望蜀般觉得还是原来的好。

具有独立思考和反抗思想的伊奇,一心想从秩序井然的家庭出走,跟随米娅步伐,去寻找自己要找的东西,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相比于伊奇的勇敢与清醒,她的母亲理查森太太胆小而苟且。她只做正确的事情,为了获得体面的工作、漂亮的房子、安稳的日子,放弃了自己都不知道的想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自由。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不管哪一种,都没有对错,关键是要选择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有选择,就有放弃。聪明诚实的人,愿意听从内心所想,放弃外在浮华虚荣。在现实生活,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理查森太太的模样,心里却深藏着一个米娅。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刚刚拿到这本书,面对书名,就感到很好奇——小小小小的火。

这个火,代表什么呢?

为何是小小小小的?

梵高曾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当我读完此书,发现“小火苗”这一意象贯穿整部作品。它是情绪中想要爆发的因子,是母亲腹内生命的种子,也是“为公义而战,为不公平斗争”的信念,更是寻找自己、渴望自由的念头。

生存不易,很多人宁愿选择将火苗暗藏,甚至扑灭,然后务实、正确、循规守矩地过着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小说里,理查森太太选择了安稳,自觉扑灭了自己内心有过的火苗。小女儿伊奇却将它继承,所以伊奇反抗规矩,渴望自由,踏上征途去寻找想要的东西。

那种反抗与继承,让人感动,也让人在思考中有所觉醒。心胸宽阔的人会明白,世上诸事,并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若要问心无愧,只有听从内心召唤,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人最大的诚实,就是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在这条道路上奋力前行,为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小小小小的火》:诚实的人,总会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