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诗人屈原被流放以后干了些什么?今人:为火星探测任务“起名字”

“天问”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名字,很庆幸我生在了一个非常重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不仅可以见证国家科技的强大,还可以肆意畅游于文豪书写下的诗歌美文。譬如“《天问》”、“《九章》”等。

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这一“单”全部归屈原,连“配件”也从屈原处“采购”!

就着屈原的诗歌《天问》名字-“天问”被命名为火星探测任务,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被叫为“天问一号”,而首次火星探测的标志也“就近”取了与屈原古诗《九章》和《天问》的结合体,为“揽星九天”。标志的造型精致富有动感,仅一个标志的图形看起来似乎让人已经畅游于太空,旋转而上,犹如着陆于目的地-火星。

火星是类地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靠近太阳的第四颗行星,要说距离,离我们地球不远,而且据科学家解读,火星相当其他太阳系行星来说在未来航天技术允许的情况下更适合人类居住。

所以全世界人都将目光放在了我们的近邻火星,愿能有一天移居于灿美的火星之上。为此,今人常常将目光和希望放在火星之上。尤像古人屈原一样寄希望于深邃的太空,时而对着浩瀚未知的天空畅望,浮想联翩。

为此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最富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家屈原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以及《九歌》等壮美的诗篇。作为一个战国时期,夹杂在狼奔豕突的武伐时代,于起伏不定的政治活动中,屈原能做到童心不抿,初善之举伴随到老,实在难得。

既是政治家,又是像小孩子一样的天文爱好者,可谓身份“复杂”。然而屈原却是伟大的,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楚国时,祖国凋零,屈原生无可恋,投下汨罗江。

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生前的屈原写下了浪漫诗篇《天问》,以及常被鲁迅“拿来”赞叹的“无韵之离骚”的《离骚》等。今天这个具有丰碑意义的航天时刻,我们借用了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将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希望探测器能像先贤的智慧一样带着世代中国人的宏愿以赴使命。

火星探测是与时俱进,人类向太空探索的伟大举动。宇宙之深邃,自然之神密,都需要科学者一步一步探索得来,它的意义巨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外太空话题之一。

我国的火星探测是继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苏接连失误之后,人类又一次向太空进发的壮举。

阅古知今!

无论今天乃至未来的科技如何的发展,都离不开前人的基础,当我们自大于当今科技先进时,殊不知,这种局限来源于无视历史的“鼠目寸光”。放眼过去,爵嚼历史已经成为增加智慧的必经之路。

读史使人明智!

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在消逝的历史画卷中,我们错失了很多伟大的发明和断更了无数的经典。为此从历史深处找答案为时未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也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创作了一个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即便在世界文坛也是文学隗宝的诗作。

史学家和文艺评论者认为,长诗《天问》文学结构严谨,诗句蕴含的词汇元素和显现的意义深远旷达。真不像是文明程度和社会建设相当落后的公元前之人所做,叫人慨然,叹喂不已。

这首诗是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以及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这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在为人立世方面也足叫今人膜拜。

公元前278年,劝说楚王连齐抗秦无果后,楚都被秦人攻下,屈原不屈,投江溺亡随国家而逝。

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楚怀王时代的屈原官至三闾大夫,兼管楚国内政和外交。 吴起之后,屈原主张“美政”,他提出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因遭贵族排挤陷害,先后被流放到汉北或沅湘一带的水域及旷野之中。

此时的屈原并未失掉天真与淳朴,保留天性,向天问,感慨太空的深邃和茫茫宇宙的无涯。那句引用至今的哲言便问世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九章》、《离骚》、《九歌》和这首《天问》的诞生,一代诗人俨然成为了满腹才华的哲学者、天文学家。

《天问》语言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不用语尾助词,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全诗通篇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内容奇绝,显示出作者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表现出超卓非凡的学识和惊人的艺术才华,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如今我们再怀念先哲,想必用其诗作命名的现代重器,似乎更能接近他,更能走进他深邃的思想和眼界,希望现代航天设备能载着他对未来太空的钻研探索扶摇直上九万里,探测任务不负重托。

屈原: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你好!

火星探测器取名“天问”,倒不如说伟大诗人屈原在为今人的先进科技“取名字”。温文尔雅的又充满的对遥远星空的问惑,如果诗人得知,想必也很享受此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