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那就说说读书的事。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到了现在的年过五旬的知天命之年,才发现自己并不爱读书。

年轻时爱读书,尤其是学生时代,捞着一本小说就看得废寝忘食,别人的小说自己捞不着看急得搓手搓脚,一旦拿到手就会一气呵成地读完,哪怕不吃饭,哪怕不睡觉。我曾经一个晚上打着手电看完一本五六百页的小说,看完已经天光大亮,导致一整天疲乏无力。

那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读书而是没书读。全县就一个四五间门面的新华书店,除了农业科技生活方面的书,文艺类作品可供选择的东西寥寥。第二大的问题是没钱买书。不是我没钱买,大多数人都没钱买,所以那时候书可是奢侈品。我记不得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暑假,我在家里那个几十年历史的的木箱里翻出一本纸页泛黄、已经有虫子屎的书,叫《朝阳花》,书很厚,大约有四五百页吧,小说,全都是繁体字。我拿到手里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读起来。那时识字有限,又都是繁体字,开始读得磕磕啪啪很慢,但根据前后文连猜带蒙,竟然也大体读懂了是什么意思。我兴趣大增,每天抱着这本厚厚的书费劲吧啦的读,还给家里人讲其中的故事,自己觉得很自豪。书是讲红军革命的,主角的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开始部分写到一个叫金阴人的坏地主,把女主角一家剥削压迫得没有活路。我记得读到这里时,正坐在土灶前用柴草烧锅,一边读一边被故事情节感动得热泪直流。家里人说我读书读魔怔了。这本书可能不是太有名,但对我影响很大:一是从此爱看小说,二是从此认为凡地主老财有钱人必是坏人,也就是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吧。三是“认识”了很多繁体字。当时尽管你单独写一个繁体字我可能不认识,但在书本上具体的句子里,我能猜出它对应哪个简体字。这个本领让我以后有了很多出风头的机会。

上学时没书读,就格外喜欢读书,见邻居或同学家有书一定要没皮没脸地借来读。这大概就是袁枚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境界吧。因为是借来的,后面还有人排队等着,是连猜带蒙,连蹦加跳,生字词不管它,不喜欢的情节跳过去,所以读书的速度极快。我记得几个同学挤在一起看连环画,就是那种上面是画儿下面是说明文字的小人书,他们都是一眼看一两个字,我是一眼看一句话,因此我总是最先看完正看的那页的说明文字,催着赶快掀新页,看得慢的同学就叫着不许翻,他还没看完。其情其景,如在目前。

因为爱看书,写作文的水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从五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拿着在班里当范文读,那种荣耀和得意,真是难以言表。最让我引为自豪的,是高三预考时,我的一篇考场作文,被语文老师拿着在三个班级(当时高三三个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一个复读班)读,一时风头无二,被同学们赠以“文豪”的绰号。三十年后同学聚会,还有同学以此绰号叫我,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

后来在师范读书,正经的东西没学到多少,但我把学校图书馆里的藏书看了不少。因为几乎每天都去借书还书(学生每天只能借阅一本),连图书馆的老师都和我熟悉起来。有一次我要借阅精装大厚本的《鲁迅全集》,老师说:这书本来是不借给学生的,你爱读书,特殊,可以借给你。但一定要爱惜,图书馆就这么一本,你弄丢了或弄破了就不好了。我诚惶诚恐地向老师保证,一定爱惜,一定不会出问题的。《鲁迅全集》到手之后,也许是因为我看得太急,再加上理解能力限制,我却没能好好地读下去,白白浪费了老师给我的这个机会。也说明,我当时读书那么急切,可能也有逞能的心理,显示自己不同一般。现在看,我真的很一般。

师范毕业回到乡村学校,又没有书可以读了,只好买。但工资那么低,家里穷,哪有闲钱买书?我每次进城,都要到新华书店逛一逛,有钱就买一本价格低廉的书或杂志,没钱就拿本书翻着看一看,蹭书读的感觉很复杂,既有得偿所愿的快感,又有占人便宜的愧疚。但书店里和我一样蹭书读的人不少,身在其中,时间一长,那种愧疚感竟然烟消云散。

看久了就想写,不知是家务多没心情,还是本身就没才华,不拿笔的时候跃跃欲试,拿起笔来就脑中空空,或者勉强写一点,自己都觉得难以卒读。尝试几次,就心灰意冷不写了。

但写不出,读书的欲望仍然压抑不住。因为贪读书,也耽误了好多正事。

当年新华书店处理旧书,有一套鲁迅作品的单行本,我记得价格好像是五毛一本,大概买了五六本,有《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三闲集》《二心集》等。当时没怎么看,后来工作了,漫长的暑假无事可干,从责任田里劳作回来,带着浑身酸痛直挺挺地躺在凉席上休息,就手拿过一册单行本来读。鲁迅作品初读不觉得好,但静心读过两三遍之后,就会发现,魅力无穷。一篇文章读过十遍八遍,不仅不生厌倦,相反更觉有味道。这味道不是酸甜苦辣,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熨帖感觉,让你越读越想读。那几本小册子,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觉得够。有时读着就睡着了,翻个身书本就压在了热汗涌流的身子下面,书页被浸渍的发黄发乌,有的被搓揉掉书页。虽然觉得可惜,但疲倦的手在困乏时也不能动动把书拿开,于是类似的命运又在别的册子上重演,变色、褶皱、破烂、

我的读书生涯


我的读书生涯

掉页,慢慢都变得不完整了。后来扒屋盖屋搬家运输,那些书竟然再也找不到了,那些沾染着劳作后读书时光记忆的书,风流云散。有时写点东西,有老师说你的文章有点鲁迅杂文的感觉。我虽然口说哪里哪里,但我知道,那些暑热日子里散漫读过的鲁迅作品,实实在在给我留下了一份馈赠。

近几年,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我们教师工资也涨了不少,仅从数字看,可能不下100倍,手头宽裕了,就又买了几本大部头的小说读。但我发现,自己不想读书了,倒宁愿在网络上看那些乱七八糟、内容浅显的资讯。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你永远看不完,相关的链接越看越多。就像一座大迷宫,只要你进了一道门,就有无数的门等着你打开。有时候读到半夜,身体和眼睛疲倦不堪,还是欲罢不能,网络和电脑的魔力就在于此。也许正因为此,对纸质书的兴趣再也提不起来了。

所以,我不敢说我热爱读书,要说也只能说曾经热爱过。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年轻时候对书的那份痴爱捡不起来了。不知道是年龄使然,还是旧爱不敌新欢,现在我对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情有独钟,就喜欢那种散乱不规则、漫无目的的阅读。这种阅读有往年读书的底子,自然会让它们在我的阅读版图里各安其位。回到现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和年轻的网友,我还是要说,趁年轻,多读点好书吧,书本里的知识和观念会给你的人生大厦打下厚重坚固的地基。不然,碎片化无系统的网上阅读,可能会使你的大厦断裂、倾斜甚至坍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