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本文乃作者琪琪聊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陶瓷工藝品巴司地區古陶瓷藝術自成體系,特色鮮明,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巴蜀陶器生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戰國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種類豐富,製造精湛。漢代巴蜀陶器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漢代巴蜀陶俑多用作陪弊品,俑的種類十分豐富,有樂俑、舞俑、文俑、武士俑、泡時傭、執鋤俑、執箕俑等,包括人物塑像以及各種動物塑像。其中,最為精湛的足各種樂鮮俑(後詳介紹)。俑的陶質多為細泥紅陶和細泥灰陶。火候不高,但制浩上藝先進,多為模製,把圓雕、淺浮雕、線條三種方法結合起來,陶傭造型豐富,以寫實特徵為主,也有的比較誇張,形態生動,尤以臉部雕刻最為生動。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陶瓷

陶俑造型是漢代現實社會中人群的再現,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漢代基葬隨葬的陶器中還有陶燈、陶樓、搖錢樹樹座、陶瓦當等器型,或為墓主人生前用品,或為仿生前用品製作的明器、曲儲和鎮基儲。1969年, 新津縣垡了山東漢崖墓出土了多件陶俑。其中有1件“曲偏”,迪高99釐米,傭頭部飾巾,身著短衣,帶鉤橫穿,帶下懸掛削刀,見在腰部東帶,懸掛環首大刀。該傭原飾彩繪,大部分剝蝕,衣領處尚存紅色彩繪痕述。

部曲是佔代軍隊的編制單位,後演變為豪門大族的私人武裝。這件曲俑說明了基主人生前是一位有著私兵的貴族。該俑造型,形體高大,身材勻稱。雕刻精細,面部神態豐滿芙俊。衣物搭配協調。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新津縣

整個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上義風格和審美價值,在出上的大量俑中足罕見的珍品。堡子山崖桌另有1件鎮基陶傭。通高60釐米,一手持劍,一手持蛇。蛇首向上曲捲丁儲身旁,造型極為特殊,表現議人以蛇為鬼,執劍擒蛇,化兇瞬邪,以鎮桌、青衣瓦當。

1979年, 寶興縣城關鎮發現1處漢代聚落遺址,出上了大量陶器,其中有兩件青衣瓦當非常別緻。瓦當為圓形,犯質灰陶,直徑13裡米,面上有廊,分成4格,每格模印隸書一字,反旋方向釋讀為“青衣瓦當”四字,正中有一個直徑4匣米的乳突。此物應為青農羌人遺物,價值不菲。

陶燈,漢代的燈形態多樣,構遺複雜,陶燈一般出十於基勢,為附舞品。 .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寶興縣

1989年,二介縣新德鄉一座單室用總出土40餘件陶器,其中有1件西王母檯燈,高24釐米,合模製成,西土耳端坐於龍虎座上。西王母和龍、虎頭頂各頂一燈,另座下4個人體神獸中有兩人頭頂小圓燈。 此燈共有五燈,為豪華燈飾,同整還出土龍虎畔邪陶燈2件,搖錢樹應陶燈1件,造型生動,雕刻精美,都是漢代陶器中的精品。

搖餞樹座。搖餞樹座也是常見於墓葬中的陶器,出土數量比較多。其形制服為維體,底平口小,可插入搖錢樹。樹座上:雕刻圖案,多取材於神話傳說故事,如取材丁鯀化黃熊神話傳說的樹座造像,酷似-一隻能頭。

大型陶馬。1965 年,成都西郊出土1件大型陶馬,高122裡米,長96釐米,馬休中空,燒結程度較好。馬的造型比例準確,形態逼真,只有熟練的雕刻技巧和寫實風格,也是一件藝術珍品。樂山、綿陽、遂寧等地都有陶馬出十,可見馬也是漢代雕塑常月的動物題材。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大型陶馬

陶水井。1959年, 成都市天回鎮一號基出土1件陽水井,通高62.5釐米。

井為圓簡狀,有井架,上有輻轤。井的構造完整。各個部件都消晰可見。最為生動的是方形井口右側有一唇口,下放一圓腹平底小罐,消涼的井水彷彿正從這裡流出。

漢代陪葬器物當中有許多生活器只的寫實性雕塑,其精緻程度已達相當水平,如上述井架上的滑輪、吊繩都清淅刻畫出來,不僅只有觀賞價值,還是研究漢代科學技術的實物資料。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陶瓷

東漢時期,巴蜀已有瓷器。最早的瓷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青瓷,具有南方青愛的特徵,釉色有青綠色、綠色,肩部飾紋,紋飾有弦紋或夾水波紋等,出土的碗、缽等器物的內底支痕有8至10個,四橫系外增加兩豎系。而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現的內底支痕一般是3 個,多為四資系,說明巴蜀瓷器已具有地方特色。

1973年,大邑縣五龍鄉漢基出土兩件青瓷鱷,墓磚上刻有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年號。其中一件為青瓷六系罐,即有6個對稱橫系,通高30.4釐米,直口豐肩,灰白色眙,質地堅硬細膩,火候較高,器身滿飾壓印小方格麻布紋。肩部有兩道凹弦紋。古袖原搏不均,濃淡不一。兩件瓷器均為原始瓷器,對於研究吉流的發展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秦漢時期巴蜀製陶業快速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陶俑和畫像磚

大邑縣

巴蜀地區出土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數量多,題材廣,內容豐富,技法多樣,在全國同類出土文物中頗有影響。在巴蜀文化藝術門炎中,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也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它以現實上義的創作風格,奠定了中國藝術創作發展的基礎,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總之,秦漢時期,特別是漢代,開啟了巴蜀文化發展的又一次高峰。考古文化的輝煌成果為我們描繪出議代巴蜀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畫卷,為我們提供了一部直觀巴蜀歷史的教科書。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