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邵武市民研中心編創三角戲《白衣天使伴你行》,弘揚醫德、宣傳防疫知識。 視頻由邵武市民研中心提供

東南網4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陳豔 通訊員 劉建飛 劉曜涵 )從小看戲、學戲,不僅可以頂戲,還可以指點大人;在鄉村演出曾獨奏一場戲,後自制“獨門樂器”,練就“絕活”;記下舊譜,譯成新譜,留下珍貴的文字記載資料,讓傳承更容易且現代化……他,就是邵武三角戲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虞東生。

3月31日,迎著淅淅瀝瀝的春雨,我們來到邵武市通泰街道長坪村下樵嵐自然村,拜訪虞東生老人。聽說我們要來了解三角戲,老人便來了精神。他撐著中風未愈的身子上樓,打開一個木箱,向我們展示他的“獨門樂器”,並講述他學習、傳承三角戲的故事。

頂戲教大人 “小戲迷”考進劇團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虞東生和徒弟合影。受訪者供圖

“之所以叫做三角戲,是因為原先只有生、旦、丑三個角色。”虞東生一邊搬出他的“寶貝”,一邊和我們解釋道:“它是由花鼓戲、黃梅戲、採茶戲、邵武民歌融匯演變而成,講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主角們都是農民、小商販、土財主之類,很受老百姓喜歡。”出生於1944年的虞東生,自小就與戲結緣,介紹起三角戲來,更是如數家珍。

虞老說,他從小就是個“戲迷”,常常在戲臺旁邊看邊模仿。“10歲時,我整天泡在村裡的戲團學戲。”虞東生回憶,“雖然年齡小,但是我記性好,學唱腔、動作、樂器都比大人快。跟黃師傅學習1年後,我就能在排戲缺人的時候頂戲,有時候還教大人表演。”

1960年的一個晚上,虞東生到城裡觀看越劇後,詢問越團負責人是否收人,得到的回答是“只要女的,不要男的”,難過和失落湧上心頭。當時,他便抱定決心一定要進劇團。

“沒過多久,我又找到三角劇團團長黃敏傑。他說進劇團要考,我學過戲當然不怕考試!”下半年,虞東生便抱著父親買的二胡進了邵武縣三角劇團。

進劇團後,虞東生追隨羅雪官、付子卿、周老三等師父學習三角戲,以扮演老生為主,也客串些其他角色。由於對樂器的偏愛,他利用業餘時間向樂師學二胡、笛子、鑼、鈸、嗩吶等;每到一個地方演出,他還會向當地老人或前輩請教戲藝和曲譜,並把所學的樂譜都記下來。

獨奏一場戲 練“絕活”一心多用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虞東生年輕時練功。受訪者供圖

“‘文革’期間,三角劇團解散,我先後在新華書店、長坪村工作。1972年落實政策,又被安排在市一建公司做電工。”虞東生說,工作之餘,他每年還會和一些民間文藝團體到各鄉鎮演出。上百場演出常在晚上或週末進行,休息時間被佔用是常事。然而,更讓人發愁的是,由於是民間劇團,演出時常出現演員、器樂手到不齊的情況,讓他面臨了不少“塌場”的尷尬。

一次,胡書公社演完下午場後樂師們回去了。虞東生請當地樂師幫忙打鼓救場。“當時演一場戲一個人的工錢是2元,臨時樂師要價5元,我咬牙答應了。可是,這人一個鬧場都打不下來就走了,說賺不了這錢。我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虞東生把京胡、二胡、鎖吶、鼓、鈸等全套樂器放在自己旁邊,手忙腳亂地堅持了4 個小時,累的滿頭大汗,硬是把一場戲撐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就想自己學了那麼多樂器,能不能想個辦法身兼數職?”平時演出,一般的器樂手最多可以同時打擊3種樂器,虞東生卻想著同時使用所有樂器。仗著對電工的手藝,一番嘗試後,道具做出來了。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虞東生演示“絕活”。劉建飛攝

“我試著把大鑼、小鑼、大鼓、小鼓、叫鑼、鈸和板等樂器焊接到一套道具上,自已做‘獨門樂器’。像這樣,一邊用腳踩擊大鑼、小鑼、大鼓、小鼓、叫鑼、鈸和板,一邊用嘴吹笛子或嗩吶。”虞東生一邊說,一邊擺弄著他的“獨門樂器”給我們演示。

“工具做出來後,練就 ‘絕活’還得靠自己。剛開始練的時候非常難,不是忘了手就是忘了腳,總是配合不好。但是我堅持每天都練,練到腳打抖,抬腳都難。”就這樣足足練了四個月,虞東生的“絕活”終於練成了。他一人能攬下6個人的活,同時演奏8 種樂器,成了“一心多用”的器樂手。中央、省、市多家媒體都曾對他這一絕活進行報道。

虞東生還有另一個 “絕活”——飾演《天官賜福》裡的天官。每當鄉村開新臺,這個節目是必上的。節目裡只有天官一人主唱,其他十三個演員圍著天官轉。能扮演天官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藝人,除現年90歲的老前輩劉明外,村裡只有虞東生能演天官。“這麼多年,只有我會在開新臺時表演。”說到此事,虞老頗為自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潛心譯舊譜 教徒弟傳承文化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邵武三角戲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賈秀嬌在三角戲《六斤四》中飾演縣官。邵武市民研中心供圖

光自己練就“絕活”還不夠,將三角戲發揚光大才是虞老心心念唸的大事。“原來師傅帶徒弟都是口口相授,沒有書面教材。我想把記下來的樂譜譯成新譜,讓學的人瞭解古曲、新曲,看得更明白,聽得更懂,學得更輕鬆。”

原來的曲譜為工尺譜(即上、尺、工、凡、五、六、億),要把它們翻譯成羅馬譜(即簡譜1、2、3、4、5、6、7),如果按正調、斜調、假調等不同調門分,一個原始曲譜要翻譯成49個曲譜,完成每個曲譜至少要2個小時。20多年潛心譯譜,虞東生已積累了50多種原始“三角戲”曲譜,譯製完成新譜40多本。這些編譯的曲譜也成為三角戲珍貴的文字資料。

1992年至1994年,虞東生多次在周邊鎮、村組織培訓班,培養出一批批三角戲青年演員。城郊鎮芹田村村民趙有華回憶:“我參加了虞老師辦的芹田和鶴林坪培訓班。他請來高茂旺、丁愛蘭(已去世)、虞美鳳老師教我們表演和唱腔。虞老師鑼鼓點掌握的特別好,他常指導我們唱腔、表演和鑼鼓點的配合。”

此外,在邵武市藝術團(後改名為邵武市三角戲(儺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虞東生也培養了一批三角戲演員。如今,在邵武、光澤、泰寧等地,虞東生的徒弟有上百人,入選邵武三角戲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陳紅、賈秀嬌就是他的徒弟。

“三角戲的說唱道白用的是‘土官話’和邵武方言。我原來是唱越劇的,又是浙江人,對這些不瞭解。”傳承人陳紅說,“是虞老師從動作到唱腔、說唱道白,一點點、一字一句地教我;給我講解三角戲的地方特徵,讓我懂得更多三角戲的特點,表演才慢慢正規起來。”

融入現代因素 三角戲推陳出新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虞東生和徒弟合影。受訪者供圖

近些年,虞東生配合民研中心創新三角戲的內容、形式,融入現代因素,創新創作了《六斤四》《重回藍天》等劇目參與到旅遊產業中。在南平市第二、三屆旅遊發展大會上、在和平古鎮戲臺上、在邵武市櫻花旅遊節上以及雲靈山漂流和帳篷節活動中,人們都能看到“邵武三角戲”的身影。

“由於虞東生、龔茂發(邵武儺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民間藝人的堅持,三角戲、儺舞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也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邵武市文體和旅遊局文化藝術股股長王繼斌說。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景區的居民樂於學習和表演三角戲、儺舞等非遺文化,三角戲在各旅遊活動中漸露頭角。創新的戲曲形式迎來商機,景區戲臺表演產生的經濟效益反哺於當地百姓,帶動當地人學習、表演非遺文化,逐漸形成了氣候。

虞東生:練就“絕活”譯曲譜 創新技藝迎商機

賈秀嬌和她的學生們。受訪者供圖

在虞東生的指導下,民研中心先後傳承並創作了多個三角戲劇目,在省內外各比賽中頻獲獎項。然而,在多元化現代文明的擠壓下,三角戲也面臨步履維艱的窘境。邵武民研中心主任何鳴翎表示:“戲曲表演成材難,成材率低,工資收入低,高付出和低迴報之間的巨大落差,使得許多有天賦的青少年望而卻步,三角戲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我現在最愁的是 ‘絕活’還沒有人學。我的大兒子對學樂器一點就通,但他在供電局上班沒空學。去年,我又中風了,都沒力氣啦。希望我早點恢復,更希望有人來找我學 ‘絕活’。”分別之際,虞東生顫抖地握著我們的手憂慮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