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男童被埋壓,真相不能也被埋壓

河南4男童被埋壓,真相不能也被埋壓

儘管河南原陽4位男童已於4月21日下午安葬,不過,神秘人推搡記者、被搶走的記者手機遭遇刷機、受害人直系親屬“失聯”、溫莊村突現多名“口罩人”等一幕接一幕上演的“滅火”劇情,再次讓這座河南縣城在輿論漩渦中愈陷愈深。

這中間,很多事情猝然發生,讓人難以預料,也難以理解。而在這一連串看似極為怪異、有悖常情常理的“組合拳”背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背景?人們也愈發懷疑,真相到底是什麼?當地為什麼那麼害怕記者靠近現場?

其實,梳理整個事件的過程就會發現,這些問號並非僅僅出現在“記者被打”之後,而是貫穿事件始終,從一開始發現4名孩子遇害到現在,一直透著難言的神秘感。

比如,警察為什麼不讓家屬第一時間辨認屍體,這是出於什麼考慮?又如,有關部門為什麼不讓家屬看視頻監控?為什麼不向媒體公開視頻?還有,工地那麼大,當地何以能夠精準地找到孩子遺體?整個事件的證據鏈充分嗎?

問號一串串,但解釋卻少得可憐。家屬那邊自不必說,前往採訪的記者則要麼被安排到賓館休息,要麼被尾隨、被阻攔,乃至被毆打。

在抵達真相的路途上,障礙很多,“滅火員”很多。這也讓人擔心,真相或許真的會遭遇被糊里糊塗埋壓的命運。

4名男童不幸遇難,不管是家屬還是社會,有一些憤激,有一些疑惑,並非不可理解。當地要做的,絕不是簡單地出一個結論,再處理幾個人,然後把孩子埋葬,而應該多一些將心比心,多一些信息披露,多一些證據說話。

只是給出了一個結論,卻不給出支撐這個結論的證據,更不允許媒體記者介入,這未免讓結論的可信性大打折扣。而當地不計後果地封堵現場、隔離記者的做法,更是加劇了輿論質疑。直到出現毆打記者的直接衝突,這一事件“成功”地演變為一起輿情事件。

很多時候,公眾和媒體並非不願意相信地方的說法,但這需要更多的“實錘”、更多的公開透明作為支撐。動輒捂蓋子、諱莫如深,甚至直接打跑記者,則無論地方實際上辛辛苦苦做了多少工作,終究是無用功。

越是簡單粗暴,越是容易產生傳言;越是遮遮掩掩,越是會讓人覺得這裡邊有事。

當地既然已經調查清楚,並找到了事故的原因和肇事者,就應該坦坦蕩蕩地把這些都告訴公眾,何必一誤再誤?

向媒體公佈視頻資料,披露查找遺體的過程,讓犯罪嫌疑人現身說法,這些都很難嗎?記者可以打跑,公眾的知情權能消失嗎?如果說,僅僅靠懟記者就能平息事件,則未免太天真了。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說說而已,更不是在現實中背道而馳。對於一個深陷輿論漩渦的地方而言,消除質疑的關鍵,首先在於信息公開。僅僅靠“滅火”行動“搞定”媒體,不可能讓問題消失。

據披露,當地表示將徹查此事。也希望河南方面能啟動更高級別的調查,還家人一個說法,還社會一個公道。

4個可憐的男孩稀裡糊塗地告別了這個人世。不要讓真相像小男孩一樣,也遭遇埋壓。

(作者為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資深媒體人,評論員)

(來源:荔枝銳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