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作者:真实情感研究僧

《豆汁记》这篇小说是优秀的京味小说,描绘了清朝灭亡到文革期间一户老北京旗人家庭的生活画卷,期间叙事穿插着一些清宫的秘史和美食的制作过程,充满着老北京的生活气息。被称为老舍之后最有京味的小说。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叶赫那拉氏家族

小说的作者叶广芩,本姓叶赫那拉,他的爷爷叫叶赫那拉·桂祥,正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他的父亲是叶赫那拉·麟祥,是桂祥的小儿子,而她则是麟祥的第6个孩子。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 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桂祥的女儿)的亲侄女。因此,她又被称为"格格作家"。

《豆汁记》描写的老北京生活,其实也是叶广芩自己家族的变迁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多少风云变幻,曾经显赫的身世带给叶氏后人的,除了荣华富贵,更多的是家族没落后,所面对的悲凉和无奈

而《豆汁记》里面,"我"的父亲叶麟祥,在面对家族的衰落无法逆转时,依然能保持平常心态,刻苦学习,漂洋留学,回国任教,刻苦钻研成为陶瓷大家,并为我国的陶瓷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既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又能在在内心中坚守着做人的良善品质和精神追求,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犬父虎子,没落贵族苦学成才


桂祥虽贵为慈禧太后的亲弟弟,但他为人极为怕死怯弱,烂泥扶不上壁的那种。当年慈禧太后顶着重重压力当"扶弟魔",给桂祥谋了极好的肥差,在慈禧四十大寿的时候,任命桂祥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掌管全国的货币调度,相当于现在的银监会主席了,是肥得不能再肥的差事。然而没多少文化的桂祥如何能玩得转全国"金融老大"这个位置?这个异常烧脑的工作将他绕得晕头转向,上任仅仅一年就对不上账,只能灰溜溜地走人。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坑姐的桂祥

后来慈禧又给弟弟安排了"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的职位,位高权重,负责统领慈禧的嫡系部队,但桂祥上任两年,都是在"混吃等死"的状态,别说操训士兵上场杀敌,就连到军中大帐去晃晃都懒得动,惫懒之极。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朝鲜半岛被占领,北洋水师损伤惨重。光绪皇帝下令让老岳父率兵抗敌,桂祥率军磨磨蹭蹭,用了30多天才抵达战场,完全不懂领兵作战,结果被杀得大败而归,丢了官职。

丢官后的桂祥生活不再风光,但他日子稍苦便进宫哭求慈禧救济,毕竟是亲弟,心软了的"扶弟魔"只得又给他安排了"崇文门监督"这样的肥差。搞得朝廷上下敢怒不敢言,这家伙也真是坑姐界的鼻祖了。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扶弟魔”慈禧太后

虽然老子不争气,但叶麟祥却跟他父亲不一样。他和哥哥叶麟趾走得最近。他们青少年时,正处于桂祥家族走向衰败之时,当时的八旗子弟普遍腐化坠落,吃喝玩乐,好嫖恶赌。从小很多世家的子弟来找他们玩乐,都被他们赶跑了。叶家兄弟俩却并没有沾染上这些纨绔子弟的恶习,他们都是自幼聪明之辈,耻与坠落的八旗子弟为伍,每日刻苦读书,经常至深夜仍在房中苦读,为学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842年,清末思想家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1870年,根据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的建议,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联名上书发起洋务运动,请求选派学童去美国留学。分四年共派出120名学童,后来归国留美学生92人,只有詹天佑等二人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甲午战败后,举国震惊之余开始瞩目日本

,维新运动皆以日本为楷模,而日本政府为缓和中日对立情绪,逐邀请中国派遣学生留日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推动洋务运动的人物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叶家两兄弟紧追时代潮流,立志苦学报国。1904年,16岁的叶麟趾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陶瓷专业学习。不久后,叶麟祥紧随哥哥的步伐,也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项目,在

日本京师高等工业学堂机械科学习。

学成回国后,叶麟祥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授陶瓷美术。北平艺专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当时的校长是徐悲鸿,著名画家齐白石、徐燕荪等都曾在此任教。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大智若愚,用慈爱和胸怀温暖家人

叶麟祥娶了三房太太,育有14个子女。他的正室瓜儿佳氏出身八旗名门;二太太张氏来自桐城世家,精通考据之学;叶广芩的母亲是第三房太太,出身北营房外小门户。全家上下几十号人,这么一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如果没点手段,各种关系如何处理?然而他平日性情谈泊,竟从不知自己有多少财产,每日花出去多少钱财,全放权出去了。但毫无疑问,他却是个非常慈爱有度的父亲,情商极高,大智若愚,沟通协调能力极强。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青年叶广芩

比如莫姜来历的事情,叶麟祥就要求莫姜不能告诉自己的太太,"莫姜说,四爷全知道,只是不让告诉太太,说太太心底浅,装不下这么多事儿。"他知道自己的三太太心眼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处理事情的圆滑,实则体现出对妻子的熟悉和关心。

而且他很会调节家庭气氛,他们家曾经是皇亲国戚,保留着八旗子弟醉心文艺的传统。他吟诗作画,鉴藏古玩,雅好戏曲,还拉得一手好胡琴。每每在晚饭后,叶家老小各扮角色,笙笛锣镲一应俱全,一台"家戏"就此开场,热闹的场面,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他的这种艺术气质还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去昌平弄回3只又老又骚的蒙古羊,在家里营造"三羊开泰"的吉祥;比如去游妙峰山拉回几棵白皮松种在院里;比如去清虚观"请回"两条蛇,"大仙爷二仙爷"当蝈蝈养着。这种看似异想天开甚至是搞笑的事情,实则显示出他性格中浪漫热情的一面

在他的这种开放、温暖的文化气质影响下,叶家子女深受影响。比如老三和老三媳妇,都在巸和园从事文艺工作。而叶广芩的文学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据叶广芩回忆:

"每次他来园子里,就给我讲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西游记》里的好多妖精都是他自己编的。他在颐和园里的玉澜堂住了一晚,回来就说那里鬼气森森,老太后、光绪帝、袁世凯和王国维聚在一堆聊天喝茶。"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巸和园

叶麟祥在花甲之年才得来叶广芩这个小女儿,自是当作掌上明珠一般。在颐和园里时,他经常牵着小女儿在大园子里四处走动,告诉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副楹联上是什么字,哪座坟里埋着谁。甚至还哄她去找一种叫做"哈拉闷"的东西,小姑娘到处找来找去,最后才知道这是满语里的一种小水怪,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小姑娘就这样在父亲的带领下进入文化,很有意思。"

至于对待家里的其他人,作者在《豆汁记》里有描述。就算是对于刘成贵这个渣男,叶麟祥却是以礼相待,从不轻慢半分。他经常找刘成贵聊吃饭的事情,什么满汉全席134道热菜,48道冷荤,并且认真记录、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史资料。

他当然清楚刘成贵的过去,也明白他对莫姜做过的混蛋事情但他的胸怀、格局不一样,他懂得刘成贵的本质并不坏,

只是在吃喝嫖赌上,是受当时八旗子弟坠落风气所影响。而且他也知道刘成贵是有真本事的人,他的那身厨艺,就是一座行走的宝库,多跟刘成贵聊天,他就能在刘成贵那里多整理出些有价值的资料贡献给国家。

而于刘成贵而言,四爷做的这些却是对他莫大的"知遇之恩"。因为彼时的他已年老体弱,颠不动勺,一身赖以生存的高深厨艺无用武之地。正是跟叶麟祥聊天,"刘师傅长,刘师傅短"地叫,对他的这份尊重,才让他唤起了"当年之勇",才感觉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所以他对四爷乃至叶家心存感恩。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每天艰难拖着老弱残躯给叶家送豆汁和麻豆腐。这其中除了莫姜的原因外,也有回报叶麟祥"知遇之恩"的缘故吧。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叶广芩

叶广芩在《豆汁记》中描写自己因为莫姜的关系,非常不待见刘成贵。刘成贵在进入叶家时都得躲着他,甚至当着叶麟祥的面时,她还拿话挤兑、羞辱刘成贵。"让他站着,没让他跪下就便宜他了!"结果,叶麟祥狠狠批评了她:

"父亲惊奇地看着我,不满地说,你什么时候学得这样刻薄,老刘师傅头发都白了,你跟一个老人家能这样说话?有工夫我得上你们学校一趟,跟你们的校长谈谈,把学生都教育成这样不行。"

正是这种是非分明的家庭教育,对叶广芩刚正的品格影响很大

后来叶麟祥离家去彭城磁州窑工作时,叶广芩跳上电车送他,不成想,这次相送竟是永别。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兄弟接力,献身祖国陶瓷事业


在我国陶瓷业的研究和发展上,从发现定窑遗址,到献身磁州窑的发展,以及致力于陶瓷工业复兴,叶麟趾、叶麟祥兄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叶麟趾先生(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1909年,叶麟趾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到中国陶瓷的研究制造上,1924年,他考察了北京周边地区陶瓷原料的情况,在房山附近地区首先发现了瓷土原料,并采用当时先进的还原焰烧成技术,烧制出了青白瓷。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叶麟趾在天津工业试验所研究陶瓷。期间,他同试验所瓷业科科长刘雨辰,共同研制出了在坯料中加入微量氯化钴,用氧化焰烧成技术,使瓷器表面泛出青白色的工艺方法,改良了北方传统陶瓷的胎质和釉面。

那时候交通不便,为了改良现代陶瓷技术,叶麟趾经常全国各地到处跑,采集古瓷片作为实验标本。1934年春,叶麟趾来到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在这里意外发现了著名的定窑遗址,并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发表了《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在书中第一次向世人公布了定窑遗址这一重大发现,改写了中国陶瓷研究的历史。

40年代,叶麟趾为培养陶瓷专业人才,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陶瓷科任教,后来到到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任教授、主任教授。

在他的影响下,弟弟叶麟祥转行到中央美院陶瓷系任讲师。

后来叶麟趾继续对河北的另一个名窑磁州窑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彭城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叶麟趾为磁州窑的整体规划发展,为改良瓷土原料结构配方,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也透支了他的健康。他本身有哮喘病,在彭城又得了肺气肿,因为又冷又艰苦,叶麟趾病情日益加重,1952年,他不得不离开彭城回北京休养。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为了不让磁州窑的研究事业中断,叶麟趾想到了在中央美院陶瓷系任讲师的弟弟叶麟祥。叶麟祥知道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接替哥哥来彭城镇磁州窑,继续开展研究工作。而此时的叶麟祥已经61岁了,仅仅比自己的兄长小3岁。

叶麟祥到了彭城之后,为了提高磁州窑陶瓷产品的质量,解决原料问题叶麟祥带领技术人员跑遍了峰峰周围的山丘田野,勘探寻找优质的陶土原料矿藏,后来终于在界城镇苏村,发现了质量上乘的碱石瓷土原料。

后来叶麟祥与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对新原料的多次配比试验,试制成功细瓷原料配方,解决了彭城陶瓷由粗瓷转细瓷的根本问题,后来他在不断深入勘察研究过程中,又在彭城当地的白龙观黄土岗等处发现了高级耐火粘土原料,为这个没有生产过耐火原料的地方,提供了资源技术基础条件,彭城也由此一度成为了华北地区耐火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为了恢复继承和发展磁州窑传统艺术陶瓷,从1953年开始,叶麟祥又具体组织领导了仿宋瓷的研究试制工作,那是仿宋瓷器型、装饰无资料可查考,只能参照一些"宋瓷"的画册图片进行研制。叶麟祥竭尽全力寻找资料,设置造型,研究装饰技法,摸索烧成工艺流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吴兴让等老师傅和技术人员一起,终于成功试制数10种磁州窖仿宋产品,受到原国家轻工业部和美术界的好评,并于1954年开始出口日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磁州窖最早的出口产品。他们工作上的突破和成就都是在彭城当时非常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取得的。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叶麟趾先生在工作

1952年峰峰矿区公营企业管理局成立时,在彭城文昌阁办公,条件简陋,外来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就租住在老乡破旧的平房或窑上的窑洞内,吃饭要自己做,做不好就随便在街上买点东西吃。冬天取暖自己烧炕,烧不好,就得睡冷坑。叶麟祥是贵族出身,从小生活优渥,哪里会烧什么坑,然而为了自己钟爱的陶瓷事业,他付出了全部的心思,对于生活上的艰苦毫不在意。

有一次他的侄子叶喆民去看他,发现他就住在一个废窑里,像个圈似的,他在那里头搁一张床,就那么睡觉,可见生活条件之艰苦。长年野外的工作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本来身体就较弱的叶麟祥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1956年,他终因积劳过度,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5岁。

其实当时他到彭城不久,就到了退休年龄,就连叶麟趾也劝他按照国家规定,应该退休了。但热爱陶瓷事业的叶麟祥回了兄长一句:

"我要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果然,他实现了自己的夙言,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把宝贵生命的最后四年,留给了磁州窑的陶瓷事业。

在他逝世后,当地群众按照他的遗愿,用一座青砖砌成的坟墓,把他葬在彭城街南边俗称大头坡的一块狭长山坡上。可惜的是他的坟墓在1963年被大水冲得没了踪迹,而他也真正融入了彭城的山山水水。不幸的是,他的兄长叶麟趾,也是在这一年于北京病逝。

《豆汁记》叶麟祥:从满清皇族到为国献身,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叶麟趾、叶麟祥兄弟的铜像

叶家兄弟虽是昔日的皇亲国戚,但为了新中国的陶瓷事业发展,不惜放弃优越的京城生活,到艰苦的地区努力工作,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令人肃然起敬。如今,在河北邯郸彭城峰峰矿区,当地群众为他们立了两个铜像,以纪念叶家兄弟的突出贡献。

去年,叶广芩来到峰峰矿区,来到父亲和伯父的铜像跟前。她拉着父亲铜像的手,恍惚间,时间仿佛回到了70年前,那只温暖的大手正拉着她在巸和园散步,在告诉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父亲……”,这位著名的中国女作家,这位70多岁的沧桑老人,潸然泪下


(本文为本头条号原创首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参考文献:

1. 作者:圆角望《"叶氏家庭"的河北瓷缘》(2017.01.19)

2. 作者:许晓迪《叶广芩的京城旧梦》(《 环球人物 》2016年第2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